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第45届国际教育会议指出“:应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最初担任的职位和从事的工作将对其以后的培训和职业生涯产生决定性影响。应在他们任教初期就实行监护制度与专业指导。”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起点的见习期是教师形成基本专业行为的关键期,也是一个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重点。笔者认为,见习期教师校本培训要根据其阶段特点确定培训目标、要求和内容,尤其要凸显以下“五性”。一、思想性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在思想认识、言行举止、工作方法等方面离教师的职业规范还有很大的距离,会有一个过程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
走进新世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将引领“校本培训”模式真正成为教师在职教育领域里最具效益和活力的培训模式。本文立足于这一视角,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校本培训”模式走向“校本学习”模式的必要性及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经济而富有实效的形式之一。只有把“校本培训”放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校本培训”形式存在的客观基础;同时,也只有客观地评价“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校本培训”的应有功能。任何过分夸大“校本培训”功能与简单排斥“校本培训”模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校本培训,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场所之一。如何利用校本培训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校本培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京郊一所普通中学教师在经历了校本培训后,所进行的一节政治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为例,对相对“特殊环境”(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进行校本培训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描述和讨论。虽然不具备鲜明代表性,但作为校本培训中的一个现象,值得讨论和思考。陈老师是一位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在参加了多次校本培训后,产生了运用所学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对…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本培训是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结果,它是一种新的继续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相比,校本培训有自己的鲜明特性。高职院校要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选择适合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和满足教学实践需要的方式、内容开展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6.
“带教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它是有效利用本校骨干、优秀教师的优势资源,将校内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以发挥他们对青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缩短其成熟周期。目前被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所普遍采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学校对“带教制”的管理、认识不到位等原因,使“带教制”出现了低效,甚至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7.
校本培训:构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彦 《教育探索》2003,(10):99-100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现代学校应该强化教师的校本培训,构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平台。为此,要确立教师培训的现代理念,扩大教师培训的人文内涵,搭设教师培训的立体平台,构建教师培训的校本课程,把学校办成教师成长的又一所“师范院校”,办成名教师成长的摇篮,使教师个个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学术研究能力的专家型教师,使学校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教师成长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内省、内生的过程,教师成长与其工作环境——学校、服务对象——学生密切相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是“以校为本”的培训。校本培训是一种本色培训,是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的培训,是学校收益最大、见效最快的战略性投资。怎样以有效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徐瑛 《贵州教育》2012,(8):37-38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由校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它是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便捷而有效的途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省各级各类学校校本培训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校本培训效果总体不容乐观。本人认为,切实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应着力体现其“精”、“实”、“活”  相似文献   

10.
陈健 《江苏教育》2009,(6):57-57
众所周知,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里教师人数众多.个别培训不实际,就算是分类培训,也要相对集中。那么,如何在校本培训中既体现培训目的.又考虑到教师的个性化、操作的可能性和实效性?基于此.我校本学期新增了一种校本培训形式——现场阅读。  相似文献   

11.
一、对“校本研训”的认识和理解 “校本研训”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整合,是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的,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的自觉具有密切关系。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更应是专业自我的积极建构者。只有那些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的教师,才会具有较高的发展动机水平,并对外界刺激持积极、开放的心态,能够准确、现实地领悟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自主选择、自我平衡,具有自我价值感、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因此,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总是沿着自己内在需求与目的的指引而提高、发展其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真正驱力,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研训不仅要关注“校本”,更要关注“师本”。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开展有效的校本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质量、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同步发展呢?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的起点和终点都在课堂,因此构建立足课堂的教师培养体系是我们思考的基点。多年来,我们通过“定课而做”的途径摸索出了一条教师培养的特色之路.所谓“定课而做”就是每学期每位教师根据课程安排选择1节内容作为重点来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是教师成为反恩实践者,不断提升实践智慧,提高自我更新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培训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校本培训不仅充分发挥了学校在教师培训中的巨大作用,而且其特点也很好地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校本研修是一种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组织和专业引领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可持续性发展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活动,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相比,校本研修的研究味更强,教师的研究者地位也更突出,强调教师将科研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向研究者转变。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在农村能否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整体素质,而如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农村英语教师教育发展的不同环境、可以采用以资源中心学习模式、校本教研模式、校际研讨模式、自主发展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分层次培训模式、远程教育模式和跟踪指导模式等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秀芳 《继续教育》2004,18(12):53-54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的预定目标和发展规划为着眼点,目的在于满足于校内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在教育专家指导下由学校安排的各种实际培训活动。理想的校本培训,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部分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不十分到位,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他们对什么是校本培训都不清楚,他们认为,参加校本培训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几个学分,这比什么都实在,正因为如此,校本培训的效果对这些教师来讲是大打折扣的。  相似文献   

17.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教师校本培训不能是一种固定的、程序化的模式,只有满足实践要求的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方式.才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实践中,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8.
赵琴 《福建教育》2003,(3B):13-15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与以大学和教师培训机构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相比,校本培训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条件性局限。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应特别重视研究和解决校本培训的结构性要求、复合性要求及高层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这个教师成长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提高过程,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如何围绕课改把校本教研抓出实效呢?我们坚持在“反思”上做文章,以《新课程教师校本反思性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为栽体,以创新学习型为组织,做学习型教师为落脚点,以实现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走出了一条“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充分认识校本培训中心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国家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校本”意指“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而校本培训中的“本”应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校自培基地为本,以学校教师的“教、学、研”一体化为本,以“外引—内用—网络”的师训资源为本,以学校特色为本。一、以学校发展为本学校的发展能为校本培训提供更好的培训条件,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从而促进校本培训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可以说,学校的发展与校本培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