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在1970年4月11日发射了第三艘登月飞船——“阿波罗13号”.这艘飞船由高达110米的“土星V”运载火箭送出地球,在发射后56小时,离地球约33万千米处,飞船的服务舱二号液氧箱突然发生爆炸,把服务舱炸了一个大洞.情势十分危急:三组燃料电池炸坏了两组,仅剩的一组电池的电压急剧下降;飞船中三个宇航员赖以生存的水和氧气损失了一大半;服务舱不断漏气,漏气产生的反冲作用,使飞船失去稳定而翻滚起来;爆炸的碎片、泄漏的气体造成太阳光的强烈反射,挡住了宇航员的视线,使他们无法找到导航的基准星体……“阿波罗13号”面临着灭顶的灾难,一场紧张…  相似文献   

2.
2012太空漫游     
《小学科学》2011,(1):66-68
“太空船二号”是全球第一艘商用太空飞船。大小就像一架轻型飞机。船体长18米。船体尾部有火箭助推装置为飞船挣脱地球引力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升空,至今,中国已发射了4艘试验飞船,1艘载人飞船。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遨游太空21小时,环绕地球14圈,运行60万千米后安全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奇妙的旅行     
一、从“神舟”五号说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这艘飞船绕地球14圈、经过21小时的太空旅行后顺利返回地面,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期待了千年之久的飞天梦想。  相似文献   

5.
意外     
“总指挥,一切运行正常。”“好,继续前进。”这是索特比星球的一艘飞船,他们想要友好访问地球。突然。飞船开始上下振动。“机长,发生什么故障了吗?”“总指挥,地球上传出一种高分贝的声音,这种声波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操纵台。不过我们已经打开防护屏罩。情况还算好,我们可以与之隔离。”  相似文献   

6.
修涵 《神州学人》2003,(11):38-41
这位年近古稀、头发花白的资深航天专家表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飞船本身不是目的,研制、发射飞船都是为将来的空间站服务。“中国的空间站建成后,‘神舟’飞船将发挥两大作用。”戚发轫称,一是作为“公共汽车”往返于天地之间,将地球上的人和设备送上太空,再把太空中的人和实验成果送回地球;二是成为空间站的应急救生系统,飞船停靠、守候于空间站旁,相当于一艘救生艇,必要时可将空间站的工作人员及时送回地球。谈起已成功发射并回收的“神舟”三号飞船,爽朗随和的戚发轫就像在说自己孩子,亲切而自然。他介绍道,“神舟”三号飞船拥有13个…  相似文献   

7.
我的飞天梦     
这是梦,可又不是梦,它是那么的真切。2005年10月30日,这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居然代表全国亿万少年儿童,乘坐神舟7号”飞船,遨游太空,飞上了月球。清晨5时整,指挥员叔叔下了“点火”的命令。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声,我国最新研制的新型长征运载火箭托着“神舟7号”飞船,喷出一团红色烈焰,像一条巨龙,呼啸着直冲云天。说来我是最幸运的,自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爷爷乘坐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离开地球至今,一艘一艘的飞船,一个又一个宇航员飞向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可那都是外国的飞船,外国的宇航员。我们中华民族几千…  相似文献   

8.
数年前,好莱坞曾拍摄了一部名为《天地大冲撞》(英文名DeepImpact)的科幻大片,描述一颗能给地球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彗星即将与地球相撞,为了阻止灾难降临,宇航员毅然驾驶飞船冲向这颗彗星,最终拯救了地球。如今,一场真实的撞击彗星探测行动即将在太空中上演。一艘与上述电影同名的“深度撞击”号无人探测飞船正在茫茫宇宙中向着坦普尔1号彗星疾驶而去。7月4日,飞船上携带的一艘自主导航的小航天器,又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6月21日,“白色骑士”号运载飞机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起飞,把“太空飞船一号”航天器带到15公里的高空后发射。世界第一艘私人载人航天器——“太空飞船一号”以3倍音速的速度飞出大气层,在外太空飞行三四分钟后返回地球。至此,人类历史上首次私人航天器太空航行宣告成功。一直以来在人们眼中只有少数大国才能实现的载人航天梦,如今对普通人来说似乎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据悉,“白色骑士”在飞抵15公里高空时释放出“宇宙飞船一号”。飞船在火箭发动机点火后,速度增至3马赫(音速的3倍)左右。飞行约75秒后,飞船驾驶员梅尔维…  相似文献   

10.
材料一  1 999年 1 1月 2 0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号在甘肃省酒泉发射升空 ,绕地球飞行了 1 4圈 ,并进行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 0 0 1年 1月 1 0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并成功进入预选轨道。 1 6日准确返回 ,成功着陆。“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是我国的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它的发射完全按照在载人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神舟”二号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 ,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它标志着我国飞船向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 0 0 2年 3月 2 5日“神舟…  相似文献   

11.
公元2050年9月10日,S空间一艘飞船因缺少能源只好迫降地球.在安仔家的高尔夫球场,安仔和子弹头、弹弓狗、长腿正在做游戏,只见蓝光四射,一个大飞碟软着陆在球场,他们好奇地靠近飞船,突见舱门打开,走出一个宇宙人,一落地便滑倒了.此人正是巴斯,他也奇怪,为什么自己不能在地球上行走呢?难道地球上有摩擦吗?于是他接了一下“反摩擦”装置才得以站起.安仔一行四人惊奇地看他,他便用“宇宙翻译机”和他们对话:“我是巴斯,来自S空间,因飞船无‘反物质’能源,只好迫降地球,请求你们帮助.”子弹头回话:“我是子弹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从我国第一颗导弹“东风二号”、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见证这些足迹的是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人造行星 人类如何穿越恒星之间呢?在恒星间旅行首先要建造一艘巨大的飞船,实际上是一艘运行的人造行星,这艘飞船的建造需要150年之久的时间。在建造期间,数千亿吨燃料和建筑材料需要运送到地球近地轨道,并在那里进行安装,飞船最初的质量必须在1000亿吨左右(相当于2000万艘超级油轮)。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载人飞船是载人航天器的一种,另外还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下面我们通过一组邮票,来认识一下不同形状的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积较小,一般可乘1至3人,能独立地从事航天活动。载人飞船可以和其他航天器对接,两艘飞船对接,就组成了一个较大的航天器,此时两船人员可以互相往来。飞船的不足是不能重复使用。1961年前苏联发射了“东方”1号飞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载人飞船;美国第一代载人飞船是“水星”号,可载1人。从…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三艘“神舟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环绕地球飞行108圈后,4月1日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准确返回地面。“神舟3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  相似文献   

16.
科学事件     
日本明年开织太空“蜘蛛网”日本科学家打算于明年1月发射第一艘飞船,派出机器“蜘蛛”展开实验,以期在太空中“织出”结构十分复杂的太阳能电池网,从而为日本获得无限的能源!所谓的太空“蜘蛛”使命是一项规模庞大的从太空获取能源的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先发射一艘大型飞船,飞船入轨运行后,3艘小飞船从母船中释放出来,小飞船加母船各占一角,形成一个菱形,每条边40米,这就是太阳能板的原型。形成菱形之前,小飞船和母船会释放一根根“蜘蛛线”连接彼此,保持稳定性。然后,两个太空“蜘蛛”机器人从母船中爬出,顺着两边的“蜘蛛线”分别爬…  相似文献   

17.
2004年8月9日,在日本的鹿儿岛内之浦航天中心,人类发射了一枚不同寻常的小型火箭。在火箭升空100秒、高度达到122千米时,外层的三叶草状薄膜光帆开始展开,然后在太阳光的推动下徐徐航行。因为它不需要燃料,只要有太阳光就能运行,所以吸引了地球上许多科学家的目光。紧接着,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声称将在2004年年底向太空发射孕育已久的“太阳帆飞船”——“宇宙一号”。这艘太阳帆飞船由8片三  相似文献   

18.
8月3日,美国“信使”号飞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发射。这是近30年来美国宇航局向水星发射的第一艘探测飞船。按计划,这艘飞船在太空遨游79亿公里后将于2011年3月进入环水星轨道,对水星展开为期至少1年的科学探测。在这一过程中,飞船要绕太阳飞行15圈,其间一次飞经地球,两次飞经金星,2008年和2009年三次飞经水星。“信使”号的燃料预计2012年或2013年用完,届时它很有可能坠毁到水星表面。“信使”号此次水星之行肩负六大探测任务。任务一:探测水星密度科学家们曾推测,水星中有65%是富含铁等金属的内核,这一比例…  相似文献   

19.
章鱼逞凶记     
深夜,一艘UFO从天而降,偷偷潜入海底。这艘外星飞船来地球有个神秘的目的:为了研究地球上的海洋生物,设法将它们转变成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物种。  相似文献   

20.
生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生态意识,建立正确的生态观。生态意识是人类必须具备的意识形态,来源于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认识,来源于对生态危机的理解以及现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后果的反思和关注。生态意识决定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行为方式和对待生态问题的态度。例如:当人类认为地球是个聚宝盆,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时,便无所顾忌,乱采滥用自然资源,结果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当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时,便出现“宇雷飞船经济”理论,认为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艘“飞船”,人口与经济增长都会耗尽地球资源并造成污染,导致最后的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