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陈忠实的《白鹿原》,是在中国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的两部巨著。两者都反映了国家、民族的某一段沧桑史,寄寓了作者追求美好、进步生活的理想。文章就史实与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幻想夸张手法与其文化内涵,作者的创作经历与思想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资本论》和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两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巨著,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这两部巨著同时也是两部伟大的逻辑学教科书,它们都有着一个  相似文献   

3.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部书,不要混为一谈。《三国志》是一部史书,《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的史料而再度创作的文学巨著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4.
《春秋左传》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中西方以战争反映当时社会全貌的两部历史巨著。两部史书均承载了大量的历史内容,并通过战争透视出了中西方不同的战争伦理观、道义观,成为探究中西方权力与道德观念的源头之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实质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理论,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两部巨著中,这点体现尤甚。"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的最高主题,体现了他对新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彰显了社会主义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在今天以人为本社会里,它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爨文丛刻》最早指代的是《爨文丛刻甲编》,后来泛指《爨文丛刻甲编》和《增订〈爨文丛刻〉》两部书。《爨文丛刻》的主体是彝文经书,这些经书来源比较复杂,在其选择的过程中,反映出了《爨文丛刻甲编》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求大、求多,看重语言学价值。到《增订〈爨文丛刻〉》,则体现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追求更深更广的学术价值,使其成为一部真正的巨著而大大提升了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诗经》中的爱情主要集中在《国风》里,小雅里也有些,以《郑诗》、《卫风》里的情诗最为有名。这些诗主要是民歌,主人公基本上是对爱情强烈追求的青年男女。这些诗篇毫不掩饰地歌唱了人们心中的爱情及渴望。从《诗经》中看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古人的爱情观,未尝不是一件趣事。  相似文献   

8.
《战争与和平》作为列夫·托尔斯泰的第一部长篇巨著,无疑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托尔斯泰对于时间有着自己的解读,小说中的时间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方面,年龄又是诠释时间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与《魔戒》同属于神话魔幻体裁的小说,两部作品虽创作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但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围绕着"拯救"的主题展开。两部巨著的形式是魔幻的,但内涵是现实的,真正需要拯救的其实是那个时代。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拯救观。拯救观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部巨著具有不同的拯救目的、方式和结局。  相似文献   

10.
哈代的代表作《苔丝》与《无名的裘德》自成书以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解读该两部著作,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从国内与国外两个维度来阐述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对该两部巨著的研究现状,以期读者能更好地从多个角度理解这两部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美国经典动画片《狮子王》曾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征服了世界各国的亿万观众,同时唤起了人们对文学巨著《哈姆雷特》的回忆,莎士比亚的这部杰作在《狮子王》里留下了诸多印记。本文分析了两部作品的故事人物、故事情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探究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哈姆雷特》对《狮子王》的巨大影响,重温这两部经典作品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魔戒》与《西游记》分别为西方和中国的文学巨著,前人已从不同角度分别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过大量研究,如宗教、接受美学、翻译、交际以及主人翁分析等;也有论者从哲学和文化角度将两部作品一起分析。但至今未有作品从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视角来比较这两部作品,因此,本文从霍夫斯泰德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维度,比较分析《魔戒》和《西游记》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探讨其中的文化差异与差异根源。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诗经》中的爱情  相似文献   

14.
在亚洲教育思想史上,先后出现过三部《劝学篇》。这三部不同年代的巨著,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荀子在他的《劝学篇》中,强调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越数千年,近代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政治家张之洞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颇深,他在自己的《劝学篇》中表述"中体西用"的思想。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无独有偶,也发表了同名论著,对日本当时的教育乃至整个日本社会的变革,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与《简爱》是中外文学史上的两部不朽巨著。两部作品刻画的女主人公形象——林黛玉与简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二人都是孤儿,都曾寄人篱下,都像折断了羽翼的小鸟一样,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对世俗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文章主要就二人的身世遭遇、人格魅力、反抗精神和爱情结局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凝重的笔调展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兴衰的历史,叙述了三代人在婚姻爱情、人生理想及民族信仰方面的追求与抉择,然而无论从哪一角度而言,这都是一部充满深刻悲剧意蕴的长篇巨著。  相似文献   

17.
目下《史记》多被看作一部史学兼文学巨著,但史学、文学并不能涵盖《史记》的全部。从先秦以来的著述和司马迁创作的实际考察,《史记》实在史学、子学、经学和文学之间构筑一道互通互融的桥梁,并成就了"一家之言"的典范。《史记》具有史学的基础、子学的灵魂、经学的追求、文学的风神。《史记》是大历史与大文化、社会史与心灵史的高度融合,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与元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景西亚  陈凤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1):70-73,82
《熙德之歌》与《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文学巨著,两部作品对中世纪骑士文学和骑士精神着力进行了描写。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解读,探讨中世纪骑士精神的进步意义与消极影响,分析其对西班牙民族性格塑造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尤利西斯》虽非天书,但确实有许多难译之处。要将这样一部文学巨著译得处处令人满意几乎是不可能的,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笔者对萧乾与文洁若的译本片段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0.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牡》和《罗》)是世界文学史上讴歌爱情、追求自由的不朽名剧.它们出现于大约相同的年代(《牡》1598年,《罗》1594年),然而却出自于两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伟大剧作家之手.一为我国明末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年);一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1564—1616年).两位伟大的剧作家对于爱情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烈的赞美,而且都敢于冲破当时统治者的樊篱和剧坛教条,一反陈规陋习,谱写出充满强烈反抗精神的中西爱情之曲.三百多年来,这两部巨著经久不衰,已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世界剧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