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俊是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的胞弟,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参加了金田起义,进军江南的战斗,在西征中战功赫赫,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天京事变后,被任命为后期太平天国五军主将的右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领导人物,但后来他叛变革命,成为天国的叛徒,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人们极少谈到他,文学界对太平天国后期的其他五军主将都有研究,唯独对这位五军主将没有专文谈到过。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我们应当客观地、历史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因为他后来叛变了革命而否定他以前的功绩。本文拟对韦俊作一个…  相似文献   

2.
程学启是太平天国的叛徒。程学启叛变太平天国革命后,先效命曾国藩的湘军进攻安庆,后又追随李鸿章的淮军攻陷苏州、嘉兴等地,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天国后期出现的叛降风潮主要是由于宗教信仰的崩塌,领导集团封建腐化以及“君臣相忌”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杰出领袖洪秀全的思想,迄今为止论著颇多,但专论他后期思想的文章还不多见。这可能是因为有关太平天国后期的历史资料比较缺乏,在研究这一问题时的确存在着困难;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思想没有解放,亦影响了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探索。但是,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革命发展到后期,由于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清军一步步地逼进天京,天国领袖为挽救这种劣势局面,曾派军取得了远征西北的战功。这一光辉的战绩,确实是太平天国革命后期一件重大的事情。本文想将自己搜集有关这一问题的一些材料,汇总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试论石达开     
石达开(一八三一——一八六三)是太平天国革命首义七人之一,后以功封翼王。他在整个革命斗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正的和负的),给整个革命运动的进程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他战斗的一生,从他对革命事业的功劳和贡献来看,石达开是一位出色的农民革命领袖,但又是一位有严重缺点的、犯有很大错误的农民革命领袖。他的错误曾给太平天国革命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正因为如此,所以和洪秀全、李秀成等相比,石达开是要逊色许多的。  相似文献   

6.
<正>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杰出的领导者是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成败影响极深的农民领袖。史学界对于洪秀全的一生有各着种不同的看法,但基本上持肯定态度。我认为他在天京事变前功劳占主导地位,是功大于过,而天京事变后,其错误占主导地位,是过大于功。本文仅就天京事变后的洪秀全的功过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两年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革命的烈火燃自拜上帝教。起义初期,太平天国的领袖集团寓革命内容于宗教教义之中,“天父天兄”曾给予广大革命农民以无穷的力量。但定都天京后,拜上帝教逐渐沦为太平天国领袖集团成员之间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的工具,拜上帝教教义中的平等原则践踏殆尽,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后期领袖集团的分裂与广大将士的离心,铸成了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定局。  相似文献   

8.
土地问题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正确地理解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与其历史作用的理解都有极大意义,大有展开讨论的必要。关于太平天国后期的土地制度,由于后期关于允许地主收租的史料很多,得出科学的结论还是比较容易的。惟太平天国前期的土地制度因记载较少,许多同志对其是否允许收租还存在许多疑问,尤其是主张太平天国曾经实行过“耕者有其田”制度的同志们又往往因为前期关于地主收租记载较少,而影响了他们对后期土地制度的看法。如罗尔纲先生在“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问题”一文里说:“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乃是太平天国原来的土地政策,允许地  相似文献   

9.
引言#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太平天国革命前期的主要领导人,他和洪秀全一起创立了“拜上帝教”并亲自建立了“拜上帝会”组织和紫荆山革命根据地。他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历山河之险阻,尝风雨之艰苦,去国离乡,抛妻弃子,数年之间,仆仆风尘,几经劳瘁。……历尽艰辛,坚耐到底。”表现了他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李秀成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革命高潮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今年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一百三十周年。太平天国这次震撼全球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革命火焰遍及十八省,持续斗争十八年,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的原因,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书中曾有精辟的论述。他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汇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局,以清廷战败被迫签订  相似文献   

11.
侍王李世贤是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关键人物。他是一方面军的主帅,他的部队是太平军的四大主力(另三支就是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的部队)之一,1864年天京失陷以后,更是接过太平天国革命大旗,继续进行抗清斗争的全军主帅。他“少勇刚强”,屡立战功;他“驭下也宽,众皆归心”,他临危不乱,新开局面;他机智灵活,善办外交。总之,他是太平天国史上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十七岁参加革命,殉难时才三十二岁,十五年戎马,年青英俊,一心报国,功勋  相似文献   

12.
一八五一年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不仅震憾了封建统治,而且直接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中外反动势力公开站在一起,把屠刀指向中国革命人民。然而,太平天国的正义事业博得了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在革命过程中,有不少“洋兄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踊跃前往太平天国地区,积极帮助革命,英国人呤唎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本文试图对呤唎其人以及他撰写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作一简略的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重要领导人杨秀清的评价问题,近几年来,一些单位曾先后组织了专门讨论,报刊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文章.对杨秀清的评价上存在着不同意见.现就其中争议较大的若干问题,略予综述如下.一关于对杨秀清一生的不同评价讨论中,对杨秀清一生的评价分岐很大,主要意见有:(一)杨秀清为太平天国革命做出过贡献,但又做了一系列违背人民革命利益的事情.特别是在革命发展的关键时刻,杨秀清搞"逼封万岁",制造分裂,企图篡夺洪秀全的权位,引起"天京事变",给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他终于由一个革命者堕落成为野心家、阴谋家,实质上成了  相似文献   

14.
略论冯云山     
冯云山(1821—1852年)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杰出的领导者之一,是一个杰出的革命宣传家、组织家和军事家。他是太平天国革命最早的参加者,并为革命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冯云山一名涣,又名逵。广东花县禾落地人。1821年(清道光十一年)出生在一个“家道殷实”的家庭。他自幼即饱读经史、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史上,进步知识分子为推动中国革命的巨轮滚滚向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韬奋就是其杰出的代表。他所经历的道路正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而他为民主政治和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一直影响、激励着后人。50年代后期,穆欣的《邹韬奋》出版,标志着系统研究邹韬奋的开始。80年代初,复旦大学新闻系又编出《邹韬奋年  相似文献   

16.
一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在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的青年将领,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支柱。 1851年在金田村所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是太平天国从进攻到防御、从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内讧”削弱了革命声势,清军即乘机反扑:在皖北,清军陷三河,困桐城,逼安庆;在长江沿岸,湘军陷武汉、九江,逼安庆;在江南,清军逼近天京,再建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相呼应,掘长壕围天京。这样,太平天国在军事上陷于被包围的形势,天京、安徽同时危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是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人民反对清朝统治者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一场大搏斗。太平天国建天京于南京,建立革命的中央政权,在反革命武装的重围中巍然屹立十二年之久。太平天国的革命烈火,燃遍十八省,持续十八年。太平天国的英雄儿女,奋勇争先,前仆后继,用生命和热血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绚烂画卷。太平天国的诗歌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的纪录和见证;是太平天国英雄儿女和  相似文献   

18.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京城——天京陷落了.不久,军事统帅李秀成也被湘军俘获.李秀成为了活命向湘军头子曾国藩写了一份以瓦解太平天国余部及捻军为中心的长达数万言的自白书.李秀成在自白书中除了对敌人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对太平天国革命大加诋毁,对革命领袖洪秀全肆意诬蔑外,同时还无耻地丑化太平军和革命人民.他说,太平天国革命初期参加拜上帝会的革命人民"俱是怕死之人".又说,内讧之后太  相似文献   

19.
一进军陕西,是太平天国后期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方针。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关系太平天国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太平天国主要在苏、浙、皖三省及湖北、江西的一部分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但在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部的斗争和分裂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革命形势迅速发生了变化。 1861年9月,太平军西线重要据点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曾国藩占领安庆后,接着采取了“欲拔根本,先剪枝叶”的战略方针,很快占领了桐城、舒城、太湖、宿  相似文献   

20.
清朝后期,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革命,但是关于这场起义的首发事件,即金田起义的具体日期,史书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记载,且出入很大,现代史学家对它的考订也不尽相同。本文从考辨各家“考”的基础上,重新考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太平天国革命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