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德育工作,充分发挥自主性德育、参与式德育的作用,建立新媒体与现实传统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和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立体德育模式,提升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气息和转变。高校的德育工作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教与学"单向模式朝着对等交流的新媒体互动模式转变。这种模式也应当遵循新媒体时代的协同创新、互动交流、常态生活化、服务化等微德育原则,采取新的有效手段来促进德育模式的转型与重塑,以期更好地服务学生,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生机和活力,但也面临诸多困境,一是教育者话语权受到约束和弱化;二是受教育者话语权失范和滥用;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导向认同面临危机。面对这些困境,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必须探索新的路径,创新话语方式,树立教育者话语权威;创新话语内容环境,关注受教育者话语行为规范;创新话语价值认同导向,加强新媒体平台和外部机制建设,切实增强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在对新媒体概念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对德育工作带来的冲击:新媒体拉大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的距离;新媒体占据学生信息获取主要平台;新媒体中缺失监管的互动易误导学生;新媒体削弱高校官方媒体对学生的吸引。针对冲击提出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策略: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德育队伍;利用校园网促德育工作占领各网络主要入口;开通常见新媒体应用,丰富德育工作开展手段;打造年轻化互动性强的高校网站。  相似文献   

5.
吕庚圣 《考试周刊》2008,(24):133-134
中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的特殊性显示了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不可或缺性,已成为中职德育工作者的共识.中职学生德育工作既要强调其重要性,更要强调其方法性,要走出"理论灌输"式、"规范约束"式等传统德育模式,建立以人为本、重视情感教育的"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使刚性德育与柔性德育相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效地促进中职学生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德育活动中各主体话语权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是德育得以完成的必要手段,是影响德育实效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却存在着行政话语权过强、教师话语权虚化、学生话语权弱化的现象。思想认识不到位,生存空间狭窄,"教育者"的话语霸权是导致学生话语权弱化的主要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微文化的渗透与新媒体德育开展,在高校大学生培养的作用中存在着相互依存并密切影响的关系。微文化的兴起,既给新媒体德育创设了机遇,又给新媒体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微文化如何应用于新媒体高校德育已成为摆在我国高等教育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本文以高校德育工作为例,在概述微文化、分析微文化在新媒体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微文化应用于新媒体德育中的路径与策略,对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是思想文化交融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全新场域。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形成了对传统的高校德育话语的冲击。新媒体时代"去中心化"交互淡化高校德育的主流思想意识,文化"多元化"打破了德育话语权力垄断格局,传播的"碎片化"消解了德育话语的时空边界。面对公共理性"缺场"、交往关系虚拟化、技术工具理性异化等因素导致话语缺失的现状,高校应当主动变革:探寻高校德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从话语价值、话语能力、话语表达途径等多角度切入,实现德育话语从"祛魅"到"返魅"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更能起到协调整合与价值导向的作用。网络时代带来了高校环境与学生特点的变化,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可以与网络技术以及其他话语实现有效融合,促进话语功能的实现;另一方面,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沦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树立起教师与学生"两个话语权主体"的思想,消除"霸权"意识,建立起"对话"机制,并且使网络技术与网络思维得到充分应用,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惠君 《巢湖学院学报》2005,7(4):154-156,148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社会生活的日益网络化、信息化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如何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质量,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地思考.树立德育首位的教育观念,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确立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教"的核心是"以德育人"。要创新成人高校德育工作格局,就要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走出传统的成人高校德育工作模式。提高成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隐蔽教育意图,改进成人学校德育策略;加强教育过程的自然化和情境化,改进成人德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创新成人德育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并逐渐影响各个领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已经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注入了无限活力。本文分析了新媒体下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树立理念,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拓展渠道,打造新媒体德育形式;打造队伍,建设新媒体德育队伍;加强管理,健全新媒体德育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德育工作者需要树立开放平等的德育观念,提高自身水平,在德育工作中有效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以建立有效的网络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技术已渗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实情况需要,出现了滞后、低效现象,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话语权的式微是其滞后、低效的关键原因。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要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要积极转变话语方式,提高话语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正在逐渐改变着学校的德育生态,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构成了挑战。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全员全程"德育工作理念,整合显性和隐性两个德育工作平台,提升德育工作队伍的新媒体能力,推行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微信、微博、直播等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国内各高校纷纷寻求新媒体平台来建设和传播自身品牌形象。高校的德育品牌形象直接影响高校品牌形象,这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利用SIS模式来建构和传播高校德育品牌,对于增加高校德育工作的美誉度、知名度、信赖度和粘合度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媒介在为高校大学生带来海量信息、宽阔视野的同时,也给高校传统德育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于社会、高校及学生而言,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降低将引发一系列的实际问题。高校亟需转变传统德育观念,通过将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课程内容框架、构建具有实际引导作用的校园新媒介体系、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新媒介运用水平等途径对传统的德育模式进行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现代性调整,以实现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德育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是新时期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二者可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我们要在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平民化“网络红人”现象引发广泛的关注与思考.从高校德育工作角度进行解读,凸显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坚持各方面协同配合.必须确实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不断提升德育在高校整体工作中的话语地位,所有教育者都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育人职责.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校同伴教育德育模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校已普遍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活动的开展较为普及,但开展的方式比较单一、开展的形式也仍需改进。除此之外,高校德育工作在实践性、内容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以及反馈系统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学生对同伴教育德育模式虽然感兴趣但却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即:树立现代德育理念,积极创新现有的德育模式,积极实践同伴教育德育模式;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同伴教育德育活动之中;重视德育教师在同伴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