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摧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详实的历史资料和有关学者的著述,全面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我国图书馆和文化典籍进行疯狂劫掠和摧残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文化财产的破坏和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到无条件投降的15年侵华战争中,诸如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的活体试验等闻名于世的罪恶活动,国内外学者已有大量论著予以揭露和批判。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文化财产的破坏的掠夺,也是极为惨重和惊人的,影响亦十分深远。然而,学术界对其揭露和批判的论文鲜有所见,屈指可数。因此,笔者就以图书馆、图书为例,并仅以上海为重点,对日本在侵华期间破坏和掠夺中国文化财产的罪行加以揭露和清算。图书馆、博物馆和珍贵文物都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象征和体现。因此,它们必然成为日本侵略者在战争中进…  相似文献   

3.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文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在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舍及藏书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我国文化事业遭到又一次重大浩劫。日军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摧残与掠夺的事实,罄竹难书。馆藏文献遭受劫难的情形大致有三种情形:(1)遭日军炮火摧毁;(2)在辗转迁徙途中受损;(3)沦陷后遭日军劫掠。这里,笔者着重…  相似文献   

4.
从1832年国内第一种中文期刊问世到1949年这一百多年里,我国出版的期刊数量相当大。由于旧中国图书馆事业落后,期刊采集保存等工作存在严重缺陷,加上政局动乱,交通不便,以及期刊出版时断时续,给征订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以致许多刊物未能保存下来。而频繁的战争使图书馆在大批的期刊又遭佚散,故当时的期刊保存至今的已不太多,大部份藏于国内几十个大型图书馆中。这批刊物记录了我国解放前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北平松坡图书馆简介 在中国图书馆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家名为"松坡图书馆"的纪念性图书馆.该馆分南北两馆,南面的松坡图书馆办在湖南邵阳,北面的松坡图书馆办在北平,即本文所称的北平松坡图书馆.松坡图书馆是为纪念护国战争著名将领蔡锷及其在云南起义中死难的烈士而设立的,馆名以"松坡"命名,是因蔡锷字松坡.  相似文献   

6.
在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中,他们各处叫嚣"今不如昔"。对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他们也说:"还不如国民党时代"。这完全是不顾事实的肆意诬蔑。其实,在旧中国图书馆事业最发达的1936年,全国图书馆也不过5,196所(根据1936年申报年鉴统计)。其中独立的图书馆1,502所,旧民教馆图书部990处,学校图书馆2,542所,机关附设图书馆162所。以后由于战争中的破坏,到全国解放之初实际已减少了很多。就是按1936年的情况看来,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无法和今天相比。为了驳斥这种荒谬的右派论点,特发表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正> 周国元是一位70高龄的老同志.他从1934年起就在同济大学从事图书馆工作,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了53个春秋,现在仍在发挥其热,精神不减当年.像他这样,一个人在一个图书馆里连继工作53年,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系统是凤毛麟角的.我校原址在上海吴淞镇,抗战时期数经搬迁.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了"8.13"侵华战争,一声炮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吴淞.周国元同志和同事们保护四万多  相似文献   

8.
梁文婕 《图书馆界》2011,(1):12-13,54
通过介绍小说《图书馆战争》的内容及其体现“图书馆自由”的案例,分析日本为何确立《图书馆自由宣言》的一些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区的图书馆事业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史上的一个独特的分支。台湾曾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工农业经济和文化事业都受过战争的破坏,它自身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基础并不理想,但是,近四十年来,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台湾地区的图书馆以较快的速度恢复和发展起来,它们  相似文献   

10.
曾凡菊 《浙江档案》2008,13(3):57-58
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残暴迫害中国人民,对于我国民族精神支柱的文化事业,同样给予极度的摧残,其中尤以沦陷区教育文化事业损失最为深重。然而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图书馆学人们仍在苦苦支撑,使学术薪火得以一直延续。受战争局势  相似文献   

11.
概述中国珍稀古籍流布世界各地,考察流散的轨迹主要有:自然文化交流传播、商人贸易走私、僧侣与传教士携带、外国探险队巧取豪夺以及战争时期大劫掠等多种形式,造成中国文化遗产严重流失,使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遭遇障碍。  相似文献   

12.
A wide variety of Chinese reference books is now getting in increasing number and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bibliographic control to them so as to bring about the strategic targets for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of reference books.A study of 3 problems is emphasized by the author:the history of guides to the Chinese reference books and the achievements made;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ow the refenrence books are used in China and the studies and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compilation of the guides to reference books of China. 7 refs.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20世纪初期中国大量翻译、引进日文书籍的研究,揭示了这一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突出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日文书籍大量引进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试图探明Altmetrics应用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探索如何应用Altmetrics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回顾及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六大挑战,但这些挑战并不会贬损其价值,而是提供了开展深入研究的空间。虽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挑战,但这些挑战是可应对的。应用Altmetrics可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伟烈亚力的生平以及他在华创办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该图书馆作为当时中国境内最好的东方学图书馆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变革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它带来了新型的管理方法,同时它是中国最早使用目录卡片的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文论述了蔡元培先生早年在故乡兴办教育,建立新型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的过程,探讨了蔡元培先生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深厚渊源及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undergraduates of a university in northern Taiwan for their reading habits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translated books. It is found that reading translated books is prevalent among them. Their experiences of reading Chinese translated books tend to be satisfactory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m think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ranslated books is fine.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confirms previous research that accuracy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ranslated books and translation mistakes should be avoided, but goes against the popular perception that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ranslated books in Taiwan is poor.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袁同礼的图书请援活动及历史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梅 《图书馆》2012,(1):28-3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机构遭受重创,文献资料极为匮乏。袁同礼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学术文化事业对文献的渴求,辛劳奔走,首先取得了国际图书请援的突破。他的图书请援活动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侧重于广泛征募图书,以请援为主;后期则是请援与互助双管齐下,将图书请援扩展为更广义的文化合作与互助。袁同礼的图书请援活动,为中国的文化抗战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简要分析大众类、教育类和专业类图书市场各自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特点及其定价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众类与专业类图书的定价进行实证探讨,并对比国外这两类图书的定价,提出我国的图书定价存在明显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对文化典籍传播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叙述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源流、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从私家藏书在传播文化典籍上的独特地位、典籍的传播途径和对文化典籍长远传播所起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私家藏书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广泛传播所作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