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家华罗庚曾介绍过自己的读书方法:看了题目后,不急于看下去,而是先想一想、猜一猜作会怎么写,再去阅读,将作写的与自己想的、猜的进行比较,书上写得好的就吸收,不如自己的就跳过去。他的这种方法可谓高效的猜读法。虽然这种方法对阅读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但在新课改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今天,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猜想书的布局谋篇,然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和自己猜想的一样,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不一样,他就认真地读下去。华罗庚的这种读书方法叫“猜读法”。用猜读法读书,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力和想像力,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用“猜读法”读书,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1.看题目,猜内容。例如看到“爆竹和蜡烛”这个题目,就可以猜一猜:这篇文章可能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可能是爆竹和蜡烛在比本领的故事,然后读一读,检验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4期刊登了倪岗老师的《〈窗〉教学实录》,其最大的亮点正如观察者胡根林老师所说,采用了猜读法,即先整体猜读,再给出一节内容,然后问作者写了什么,还会写什么,以此类推,逐片段进行。学生猜读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碰撞出不少思维火花。这篇小说倪老师通篇运用猜读法进行教学,确有示范意义。但也如胡老师所说,整堂课的猜读设计还不  相似文献   

4.
猜读法例说     
所谓猜读法,就是不看文章内容,仅根据文章的标题、题材、体裁,有时还可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来揣摩文章可能写了哪些方面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运用此法,可以提高同学们  相似文献   

5.
猜读法是一种通过熟读精思、细心揣摩,从而达到融会贯通、透彻理解和掌握读物的内容和形式的阅读方法。猜,即猜测、揣度的意思。 人们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是一定要展开认真的思考的,但实际上,人们在读一篇文章时,并不是读一个字想一个字,读一个词想一个词,也并不是对文章中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子都平均使用力量在那里苦苦推敲。通常的情况,是比较快地逐句读下去,甚至是“不假思考”地一路读下去,而有些词句、有些提法、有些描写都能引  相似文献   

6.
陆林华 《教育艺术》2006,(10):75-76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提出,最好的阅读方法是猜读法。即由已知猜测未知,通过合乎逻辑的推测揣摩,最终理解所读材料的意义的一种阅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进行推想,最后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其中,“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就是学生的“已知”,“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是“未知”,“推想”就是“猜读”。它多用于文言文阅读,常指对某些词语含义及词性类别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快速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等技能的提高。因此,很有必要掌握快速阅读的几种方法,试从猜词义,成组视读,跳读,扫读,猜读法,浏览法等几个方面对英语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作较为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提出,使学生要“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在这四种能力里,大纲把读放在了首位,可见其举足轻重的作用。猜读,“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用文中的和自己脑里的已知知识去推测文中的未知部分,从而理解文意的一种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除了采用一般的阅读方法外,却很少用猜读,忽视了猜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因而,有必要倡导语文教学多采用猜读法,以便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猜读是时代的呼唤,教学的必然目前,我国的教育正…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阅读主体 (读者 )和阅读客体 (作品 )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是我们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解读作品的方法多种多样 ,如品读法、吟诵法、评点法等等 ,但我认为 :在诸多方法中 ,对话式阅读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好方法。对话式阅读的外延比较宽。本文着重谈谈怎样和作品对话 ,提高解读文本的实效性。与作品对话的主要方式有 :(一 )猜读式即在阅读作品之前或在阅读过程中 ,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揣测 :这篇文章会写什么内容 ?会怎样写 ?为什么那样写 ?或者 :作品下边将会写什么 ?会怎样写 ?为什么那样写 ?如解读魏…  相似文献   

10.
田小珍 《现代语文》2005,(11):78-79
猜读法指的是在阅读时,以所了解的内容作为前提,对文中未知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原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合理运用猜读法进行阅读教学,不但能促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还能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是一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古诗教学、文言文阅读较适宜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文言素养,提升其古文阅读能力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猜读法是科学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猜读法对教师"教"和学生"学"具有双向促进意义。本文阐述了猜读法运用于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巧用猜读法的有效策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一、揭示课题,猜想内容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出示图画)特意为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写的。(出示课题)猜想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看到课题,你猜一猜路甬祥爷爷会写什么。生:我猜想课文会写什么“是呼风唤雨”。生:我猜想路甬祥爷爷会写什么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生:我猜会写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猜想阅读,极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往往急于验证自己的思维,因而读课文的目的性更明确,阅读速度更快。猜后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与审读课文得出的内容形成认识差,这认识差将成为质疑和解疑的起跑器,激发…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不大认识的字往往是靠猜的,不太理解的词句往往也是靠猜的。“猜”,可以调动思维活动,激发求知的欲望,提高自学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猜读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出现的新知识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在猜读过程中,字的认读、词的释义、句子的理解、内容的领会、人物故事的品评,写作技巧的把握等等,其结论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猜”出来的。猜读法是语文教学科学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体现了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带着主观色彩的,人们无论怎样使自己的认识尽量去接近客观世界,但得到的只是“近似值”,而不是“绝对值”。如解释词语,只能说基本符合原文的意思;分析内容,只能说接进作者的意图;研究技巧,只能说主要的是怎  相似文献   

14.
一、遵照心理,激发读趣 我会给一个“金钥匙”——猜读法,读题目时想象课文内容,轻声读通顺课文,印证猜中了什么.例文《珍珠乌》的教学: 生:我猜中了这篇课文写了乌的外形. 师:能读一读有关的语句吗? 生:它小,就能轻易的……蓬松的球儿.代表了作者对乌的喜爱. 生:我猜中了乌与人的“信赖”.(生读有关语句)(出示本句中“流泻”“境界”等生字新词,学生读.) 这种独辟蹊径,采用“你猜中了什么”的猜读法导课,着实令人眼睛一亮.这种方法与“你想知道什么”相比,更有其优越性一是富有挑战意味,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的心理特点,吸引力强;二是需要反复读,来自内心需求,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相似文献   

15.
猜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小说阅读教学特别适合运用猜读方法。因为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学生容易接受,有猜读的起点,小说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猜读的趣味。教学时,可以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进行猜读。例如,看标题,猜测文本的体裁、大概内容;看文章的开头或环境描写,猜测小说的大概故事发展;看故事发展,猜测小说的人物表现、性格特征;看小说高潮,猜测小说主旨、写作意图等。然后将自己猜测的结果与原文作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自己所猜的内容、写法设计得比原文好,或原文的哪些内容、写法自己意想不到,独具匠心,值得深究。猜读方法的具体运用可分为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课文三步法"就是将阅读课文分为三步走:走近课文谈感知,钻进课文深理解,走出课文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一、走进课文谈感知感知的内容:感知写作思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语言。感知的方法:1.预习。预习是"走进课文谈感知"的开始,预习时提出明确要求:(1)标段,(2)勾画中心词句;(3)概括主要内容;(4)积累词语、走进作者。"1、2"记在书上,"3、4"写在积累本上,这四项内容每课必须提前做好,第二天上课才能水到渠成,不至于措手不及。2.自主阅读、以读代讲。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个别读、齐读、竞赛读、快速度、分角色读、听录音读、教师范读、自由练读等等,使学生顺利完成"走近课文谈感知"的任务。谈感知不但要说也要写,只有落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四种语言技能提出详细的描述,总结归纳"读"和"写"的要求,"读"是指认读、阅读、诵读;"写"是指能在四线格中正确写出字母、单词、句子及正确使用英语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相关主题的小篇章。在英语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何谓猜读法?它是指阅读者通过分析、辨识,运用各种语文知识技能掌握那些隐含于文内的某些观点的一种阅读方法。猜读,并非无根据的瞎猜。如果不疏通文  相似文献   

19.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里,我们把有创意的阅读,简称为"创读"."创读"与"实读"是阅读的两种方式."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努力读出文本的本来意思,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这是一种"再现式"的阅读.而"创读"则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知识积累等对文本进行有创意地理解,即在掌握文本本来意义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而没说的话说出来,把作者没有想到的想出来..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读写教学中,如能指导学生抓住课内外阅读教材中精彩的文段进行读写互动训练,将有助于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和攻破难点。一、猜读创写,发展想象。就是指导学生先有意跳过某个特色文段不读,通过阅读其余文段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经其他任何提示的前提下,猜测可能出现的文字内容,创写一文段,再与被跳读的文段进行比较阅读。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觉遮住或跳过课文第5段写范进发疯的情节内容,只读其他内容,然后让学生尽情想象,补写跳过未读的情节,再同课文比高下,看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