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祁军 《高中生》2014,(3):40-41
近年来,高考英语命题有个新特点,就是陆续出现一些考查某些“难认”副词的用法的考题。这类题与其说是考查副词的用法。还不如说是考查考生是否“认识”这些副词——因为这些副词都比较“长”(大都多于八个字母),同时也比较“难”(对那些基础不好的考生来说可能是生词)。事实上,同学们只要知道这些副词的词义,然后分别将其代入句子,意思最通顺的即为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up”是一个很活跃的单词,除了有它本身的单独用法,还可以和很多动词搭配,构成短语动词。在历届高考题中,考查含有“up”的短语动词非常多.在大量研究历届英语高考试题的基础上,笔者把单项选择题和完形填空题中的“up”短语考点进行归纳、总结和解析,旨在帮助广大考生通过“零距离”接触这些高考真题,掌握“up”短语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3.
2005、2006两年中考作命题,用“最”、“也”、“又”、“更”、“其实”、“原来”等副词设置适度障碍的情形渐见其多,例如:“最美丽的_____”(河南课改区);“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连云港市);“____也美丽”(嘉兴市);“幸福原来”(河南);“_____,也是一种享受”(山西);“这也是课堂”(徐州课改区)等。考生往往对题目中的人称和动词很注意,匆忙中很容易忽略这些副词的限制作用,从而造成审题偏差。副词其实不“副”,我们怎样才能“慎而审之”呢?方法有三:  相似文献   

4.
“图表题”以其考查时政热点较灵活、以小见大等特点最能考查学生抽象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高考题的青睐。图表题的设问一般有三种,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而考生对“是什么”类型题尤其感到茫然。下面笔者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I)中的一道图表题为例,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对little的代词用法和形容词用法可能比较熟悉,但对于其副词用法则可能比较生疏,所以许多考生对下面这两道高考题中的little都不甚理解。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高考命题一直侧重对动词用法的考查,其中尤以对动词时态考查为重中之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在考查时态时改变了过去那种纯粹测试复合句中时间呼应的简单方式,而是采用通过副词、连词、介词、名词短语、特殊句型、语境、上下文等“暗示”方式进行测试,因而无形中增加了试题难度,成了考生失分率较高的题类。为了帮助同学们更进一步认识时态的真面目,现摘编部分典型高考题予以破译,并支招如下,以供参考。一、巧借副词、副词短语1.—You haven蒺t said a word about my new coat, Brenda. Do you like it? —I am sorry I…  相似文献   

7.
“that”一词同学们都很熟悉,而且在英语中使用的频率也很高,近些年的高考题目中也经常出现。基于这一点,笔者在此对它的用法作一个全面的总结,以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考试中游刃有余地使用它。本文从词性人手,全面分析“that”的用法。“that”一共有四个词性,分别是形容词、代词、连词、副词。  相似文献   

8.
绝对原创(2)     
◎主攻考点:形容词和副词◎考题特点:考查形容词与副词的用法区别,考查比较等级的用法以及重要比较句型的用法,考查某些典型的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答题“六注意”:一要注意语境:合乎语境的往往是正确的。二要注意搭配:尤其要注意形容词与介词的搭配以及  相似文献   

9.
汉语方言中由疑问副词加上谓词性成分构成的问句(即通常所说的“K—VP”)是方言语法研究的热点,以江淮方言为主的如东方言是北方方言和吴方言过渡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疑问句由疑问副词“果”加“VP”组成“果VP”形式发问,用法相当普遍。本文分析疑问副词“果”的句法分布和“果VP”的已然态和未然态。  相似文献   

10.
卢晓  李文波  余瑾 《考试周刊》2011,(58):40-43
“不”和“没(有)”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否定副词,也是留学生在使用出错最多的否定副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对“不”的7种偏误类型和“没(有)”的3种偏误类型分析,作者发现在这些偏误类型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不”和“没(有)”的混用偏误.以及在动补短语中否定副词的位置偏误.这些偏误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据此,分析偏误的3种主要原因,并提出简化归类教学、分步教学、日常交际教学和对比分析教学等教学策略.以减少否定副词语用中的偏误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一、考查“小”副词在语境中的用法 这里所说的“小”副词主要指only,even,still,quite等少数拼写简单的副词。做这类题时主要是看句意,即根据句意选择最合适的“小”副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芮城方言“可”的用法进行了考察,并与普通话的“可”进行分析比较,芮城方言“可”能够用作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和独立词,有些用法尽管与普通话的“可”相似,但具体到某些句子和短语时又有明显不同,本文对这些不同之处也作了区分,突出了芮城方言“可”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的用法既是该类语法的重点也是难点。研读历届高考题不难发现,高考对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用法的考查涉及到了多个方面。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习,下面笔者就其用法的一些重要结构作一归纳并附以练习,以期同学们对此能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14.
章蜜 《语文知识》2011,(3):86-88
江西修水话里的程度副词比较丰富,有单音节的,如“闷”、“几”、“蛮”、“好99~66死”等;也有双音节的,如“点吧”、“确实”等,其用法和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既有相对应的地方,同时也具有自身的方言特色。文章基于方言事实,主要从语义、语用、语法三个方面对修水话中程度副词“闷”和“几”的用法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副词“全”除了表范围和表程度两种用法外,还表某种语气,即副词“全”有主观性用法,而“全”产生主观性的必要条件是异态型主观量。副词“全”既可以表主观大量,又可以表主观小量。通过与“都”的主观性对比分析,发现副词“全”负载句重音时,主观性比“都”更强。  相似文献   

16.
查看近几年的高考题,我们不难发现,仿写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题型,而且这种较高级(D级)的能力考核,的确拉开了考生的得分档次。那么在该考点上如何才能做到少失分甚至不失分呢?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好“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诗经·小雅》中的145个“其”字句的基础上(重复出现不计),探讨“其”字的用法规律。“其”字作实词主要是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句首时全部是代词,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在句中作代词时多是修饰名词的定语;作副词包括程度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作虚词时是助词、连词和语气词,作语词只有一例。  相似文献   

18.
俄语表示“二”“两”的词有定量数词ДBa(ДBe),集合数词Oбa(Oбe),ДBOe。这几个词的用法,是学生做题时遇到的难点之一。这就要求在比较中去掌握它们各自的用法。现将其用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学英语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纵观近几年的上海英语高考题,加强对考生语言使用能力的考核成了英语高考的一个重心。仔细分析2007年试题,我发现高考英语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试题语言材料真实,着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注重考查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本文将从分析2007年英语高考题入手,分析上海英语高考动向,  相似文献   

20.
“超”字新用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超”字作为类前缀和程度副词的用法越来越普遍。其类前缀用法是受到英语的影响并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通过与传统程度副词“很”的比较,可以界定准程度副词“超”的程度量级介于“很”和“极”之间:对“超”字新用法所反应出的一些现象的分析可以为日常流行语的规范问题提供一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