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Lagrange方程对二杆柔性臂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并且研究了压电智能结构的柔性机械臂的控制,以二杆柔性臂为例讨论了压电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数量、尺寸以及控制增益对智能柔性臂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可以实时、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弹性振动。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人造板力学性能的无损检测系统,以纤维板为试材,利用振动无损检测法测定纤维板的动弹性模量,并与力学试验机测定的静弹性模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振动法测得纤维板弹性模量的精度好,动弹性模量与静弹性模量密切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对一种两自由度的压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进行发电性能研究。创新要点:建立了一种两自由度压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发电性能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可以评估两自由度压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中压电元件、电磁元件以及系统总输出功率。研究方法:对一种两自由度的压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进行数学建模,并实验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基于实验测试得到的系统参数值,理论研究压电元件和电磁元件的机电耦合系数对不同能量收集器发电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对几种能量收集器的发电能力进行对比分析。重要结论:对于非强耦合(弱或中间耦合)的两自由度机电转换器,复合能量收集器(压电+电磁)具有比单一能量收集器(压电或电磁)更高的发电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对一种两自由度的压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进行发电性能研究。创新要点:建立了一种两自由度压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发电性能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可以评估两自由度压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中压电元件、电磁元件以及系统总输出功率。研究方法:对一种两自由度的压电-电磁复合能量收集器进行数学建模,并实验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基于实验测试得到的系统参数值,理论研究压电元件和电磁元件的机电耦合系数对不同能量收集器发电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对几种能量收集器的发电能力进行对比分析。重要结论:对于非强耦合(弱或中间耦合)的两自由度机电转换器,复合能量收集器(压电+电磁)具有比单一能量收集器(压电或电磁)更高的发电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工业泵的轻型化、小型化、简单化,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电叠堆泵。阐述了压电叠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验证了压电叠堆的特性,建立了压电叠堆泵三维模型。基于ANSYS对压电叠堆、振动薄膜、入口阀片、出口阀片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压电叠堆输出位移59.197μm,振动薄膜最大变形量0.33 mm,最大应力336.79 MPa,入口阀片变形量0.07 mm,最大应力211.69 MPa,出口阀片变形量0.05 mm,最大应力400.26 MPa,均满足理论计算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新型压电叠堆泵设计合理,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6.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一教学内容,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都感到抽象、困难,因此我制作了一框活动投影片,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现将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用具明胶片、透明彩色墨水、硬纸板、塑料铆钉(可自制,即将塑料丝的两端烫成钉帽)、绘制用具等.二、制作这框投影片由A、B、C、D四张单片复合而成.其中A片为定片,B、C、D为动片.B片的画面内容为一条信使RNA(图中b),C片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压电陶瓷材料逆压电系数的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基础上制成的弱振动测试设备能够很好地完成对10^-6米量级幅度的正弦微振动的测量。我们利用该套装置对压电陶瓷材料在不同频率正弦电压激励下的振动幅度进行了测量,求出了压电陶瓷片逆压电系数的幅频关系。  相似文献   

8.
沈锡琼 《云南教育》2001,(10):44-45
线叠式动片属复合片中的抽拉片类,教学中常用来模拟演示气体、液体的流动和波的传播等,演示效果好,很受师生欢迎,自制的效果,往往不甚令人满意。这里,简要介绍这种投影片的制作方法。   一、线叠式动片的结构   线叠式动片是由一幅定片和一幅盖片复合而成的。定片又称为图形底片或基片,上面除所描绘的物象外,在其所要流动、波动的部位上还绘有彼此平行等距的线条。盖片是可抽拉的,比定片长一倍左右,宽与定片大体一致,盖片上是一些密度均匀的竖直线条。   二、线叠式动片的运动规律   线叠式动片之所以“动”,是因为定片…  相似文献   

9.
以硝酸为反应试剂,从压电陶瓷废弃物中浸出银,考察了浸出时间、硝酸用量、浸出温度、固液比等工艺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时间为90min,硝酸用量为4.5ml,温度为85℃,固液比为1∶3.5,银的浸出率可达到99.36%.对于不同含银量和品种的其它压电陶瓷废片,可以采取同样方法摸索出浸出优选工艺条件,结合放大试验得到实际生产的优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超声换能器方波畸变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傅立叶级数理论解释了加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上的方波会发生畸变的现象,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重现了实验现象.对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