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指出科层式学术组织不适应跨学科研究需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现有跨学科组织新型模式--矩阵结构组织和虚拟结构组织在跨学科研究上的缺陷,并认为这两种组织类型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效用.进而对这一虚实结合模式的组织设计和运行进行了初步构建,以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组织建设模式,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跨学科学术组织已经成为推动大学学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对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文化要素、权利要素、空间要素和评价要素进行深入剖析.跨学科学术组织存在着学科文化范式、学科权力地位、学科组织归属和学科成果评价等多重冲突.其形成与学科发展专业化、学术权力行政泛化、矩阵组织联通壁垒和同行评议非同行化有关.因此,消弭冲突需以交流互鉴为基石,建立文化融通机制;以利益共享为基石,建立权力均衡机制;以矩阵优化为基石,建立教师共聘机制;以多元评议为基石,建立成果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今,大学跨学科组织在名称、隶属关系、结构规模、组织功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含混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等要素,尝试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即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大学研究院,并对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今,大学跨学科组织在名称、隶属关系、结构规模、组织功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含混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等要素,尝试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即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大学研究院,并对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具体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科学的发展与分化、大学的组织建设与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出现萌芽;二战时期,跨学科研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更为活跃,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逐渐趋于成熟。追踪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权力、市场力量、大学三方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大学处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与政府、产业界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具体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科学的发展与分化、大学的组织建设与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9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出现萌芽;二战时期,跨学科研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更为活跃,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逐渐趋于成熟。追踪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权力、市场力量、大学三方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大学处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与政府、产业界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今,大学跨学科组织在名称、隶属关系、结构规模、组织功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含混性的特点。文章根据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等要素,尝试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并对三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呼唤学科发展机制创新,跨学科组织创立既是积极回应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又是研究型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因此研究型大学普遍把跨学科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组织形式。但由于受传统的院系单位制、学科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非常缓慢,存在运行机制不明晰、多主体协作和资源整合困难、跨学科组织制度滞后等问题。推动跨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树立多元化的跨学科组织治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给予大学更多自主权;创新跨学科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管理和完善跨学科组织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学科交叉是当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科学的创新。目前,高校学术组织结构存在的院系分割、权力集中、基层隔离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科的交叉发展。我国高校需要从自身情况出发,积极创新学术组织结构,加强对学科交叉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增强高校学科竞争力。为此,可进行学部制改革优化学科布局,运用矩阵结构建立跨学科的科研大平台,以多种方法加强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10.
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起源、类型及运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与学科相对,跨学科研究伴随着科学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学术活动到有计划的制度设计过程.跨学科科研组织可以分为独立建制型、利益分享型和独立预算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面临着资源问题、评价问题、管理问题,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在跨学科组织外部营造一种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跨学科项目的确立一定要慎重;要在跨学科组织内部培育信任、交流和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外大学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宝存 《教育科学》2006,22(2):73-76
近几十年来,国外大学学科组织呈现出新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废除传统的学院制,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反映科学技术高度分化的趋势,实现学科组织的适度分化;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增设新科技学科组织;在传统的院系结构之外,大量设置研究机构;适应大学职能不断增加的趋势,实现学科组织结构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2.
耶鲁大学住宿学院内部组织结构、外部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耶鲁大学住宿学院管理模式、内部组织结构、在文理学院内部与学术性系科之间的关系,住宿学院发挥的教育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在耶鲁学院内部住宿学院和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住宿学院制度对高校分工效率有所促进,对学生的自由选择专业和跨学科专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最后对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与耶鲁住宿学院进行了简单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交叉学科是激发原始创新、突破重大项目、提升学术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空天智能飞行器技术具有天然的学科交叉性。围绕空天智能飞行器交叉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建设机制、管理体制等问题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基于调查结论,提出了加快交叉学科建设的模式,即宏观中观的顶层设计、需求牵引的组织结构和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可为我国高等院校交叉学科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研究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机构、设立资助基金、调整领导结构、改变教师招募和评估模式,促进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这些战略措施启示我们,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也应通过成立专门的跨学科研究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基金项目、建立新的教师聘任、评价和晋升制度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  相似文献   

15.
解决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的问题是高校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关键。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实践体系涵盖包容多元的培养理念与目标,松散联合型、渗透嵌入型、交叉整合型和跨学科整合型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中心扩散型组织、平台协调型组织和中心统筹型组织构成的组织模式体系;专职型创业师资、整合型创业师资和实践型创业师资构成的师资体系。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发展可从理念与目标、课程体系、组织模式与师资体系等方面改革。  相似文献   

16.
麻省理工学院CSBi的虚拟运行机制代表了当今大学一种新型跨学科组织模式(VIO),它围绕特定组织目标和内容,以某一核心团队为依托进行管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将参与目标实现的多学科组织连接起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和互补,提高了大学组织对外界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了大学组织的跨学科发展,对我国大学的改革写组织创新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喻  朱强  白欢  陈玲 《职教通讯》2021,(4):19-26
跨学院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适应区域产业链和跨学科跨专业发展的本质体现,也是"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有学科制度体系下,跨学院专业群建设在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共享机制和教师考核与晋升机制上面临着较大阻碍,限制了其发展。要激发跨学院专业群建设的内外驱动力,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和改革教师的身份归属与考评晋升制度,以创新高职院校旧有的组织建制方式,突破机制建设困境,为跨学院专业群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业教育系统构建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型大学的创建,为高校创业教育摆脱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高校的创业教育应植根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从创业教育系统建设中得到提升。在创业教育系统中,创业中心、合作平台、跨学科组织、教育平台、实践平台和学生社团等要素相互链接,形成了一个不断推进的创业循环系统,保证了创业教育和大学创业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日本高等教育交叉学科建设与运营的特点,从交叉学科研究的研究实体、交叉学科教育的教育体系、学科交叉型大学的大学改革理念三个层面,分别调研了一个典型事例,发现他们最主要的特点分别是:科研实体具有高度的学术组织运作机能;交叉学科教育是以一个学院为单位的整体改革,而不是停留在几门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上;以学术融合为理念的新型大学,其动力来源于开创新的学科体系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Drawing on data collected through 45 interviews with faculty, doctoral students, and administrators affiliated with an interdisciplinary neuroscience program, I exa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curriculum. The data presented here highlight the challenge of such programs. I review the purpose, organization, and content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noting those challenges that arise. Not only do such programs require collaboration among faculty who traditionally has been highly invested in their individual discipline or department, but they also require an active, deliberate process to foster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student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