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众所周知, “物理”来自“生活”, “物理”服务于“生活”和“社会”,这样才能学得“活”,学得“有用”,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教学之“要义”吗?教材中的“生活、物理、社会”正是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产物,由是,我们还能视之为“鸡肋”吗?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感到:教科书中的“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素材。若把“生活、物理、社会”的内容与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谈谈笔者使用“生活、物理、社会”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过程中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教学情境不同于教学系统外在的、宏观的“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它作为课程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不仅是物理的、现实的,又是心理的、人工的,是一种通过选择、创造构建的微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环境法人才,从而对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因而有必要针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进行环境法学的教学改革,同时这也吻合了教育部将“环境与资源法学”新增为法学核心课程而提出的改革要求。环境法学的教学改革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包括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诸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师资条件及其定位国外的“双语”教学均是在目的语为社会主流语言、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如美国、英国的“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及移民尽快掌握英语。加拿大的“双语”教学目的是使法语家庭的后代保留其母语(法语)。在加拿大,英语文化与法语文化是并存的,有20%的人口使用法语。  相似文献   

5.
薛江兰 《成才之路》2009,(15):58-58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支柱,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家园。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突出问题,各国正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当前我国各行各业正在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大行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更有责任参与其中,利用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节能减排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节能与环保意识,加深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认识。根据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对学生进行节能减排教育。  相似文献   

7.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隋设,情与境和谐统—方为隋境。  相似文献   

8.
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优良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物理现象。构建物理情境,学会物理思维方法掌握物理知识.是摆在物理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现行高中物理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在部分内容后安排了一些学生自主活动内容——“做一做”.它对于构建优良的教学环境,有其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斌 《科学教育》2009,(4):20-21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下面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必修课程的设计要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环境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新领域,是解决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措施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人类面临的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都跟化学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渠道,因而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切实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