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或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英语中它被写作“Talk Show”,谐音是“脱口秀”,反映了这类节目的一个特点,即通过口才来令观众折服。从世界范围看,它保持了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势头。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首先在《实话实说》栏目得以尝试。这一节目在全国打响后,地方台亦纷起仿效,央视也相继又推出几档谈话节目。有人说,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预示着电视的成熟,甚至看不看电视谈话节目,也反映出观众水平的高低。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电视谈话节目很容…  相似文献   

2.
陈怡  殷瑜 《声屏世界》2003,(7):30-31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内有些电视台制作该类节目已经有比较好的经验和编播制作团队。但综观全国整体情况,良莠不齐,暴露出一定问题。本文认为电视谈话节目获得发展的关键在于搞好选题、流程和主持环节的策划,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设想和方案。选题策划:观众是谈话节目的上帝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是其灵魂所在。谈话节目的编创人员在选择话题时应深入实际进行调研,了解目标观众最新最近的心理走势。选择的话题要贴近观众,贴近生活,具备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等要素才能使节目和观众之间搭建起互动的传播空间。谈话节目有…  相似文献   

3.
怎样让谈话节目更好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从1993年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湖南卫视去年开播的《天下女人》,全国已涌现200多个谈话栏目。谈话节目日渐繁多,说明它有市场,有需求,但有些谈话节目,由于定位不清晰,题材重复,故事大同小异,让观众越来越觉得谈话类节目不如以前好看了。怎样增强电视谈话节目的可视性、吸引力、影响力,已成为电视人一个摆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产生于1995年,曾经以其话题时新、风格清新、现场活跃、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了大批观众。当年的一些文化学者由此断言:我国丰士会文化正从偏重教化发展到交流和信息共享,这一变化导致了谈话节目的兴盛并决定它以后的发展。因此,近十年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形式多样,涉及新闻时政、国际时事、科技文化、婚恋情感等各种题材,拥有着一批固定的收视群。然而,眼前不可回避的事实则是:一些节目谈话内容远离现实、远离老百姓的生活;有的节目谈话语言粗俗、下流,几近闹剧;一些主持人还加进了许多表演的成分,让人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可以说,继一哄而起、一拥而上之后,谈话节目形成了严重的良莠不齐的局面,有些节目重复、虚假、低俗到使人谈“谈话”而色变。为此,本文愿意从伦理学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林非 《视听纵横》2003,(3):95-97
现场观众的作用是电视谈话类节目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实际上话题类谈话节目现场观众的选择有时候对节目质量的好坏、对节目是否出彩起着关键作用。下面仅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谈话》节目为例,探讨一下现场观众对于一个话题型的谈话节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谈话节目是近年来电视屏幕上的佼佼者,人际传播与电视因素的有机结合使它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但是,也有些谈话节目开办之初虽然策划者的意愿很好,观众却不买账,不久就销声匿迹了。节目失败的原因很多,主持人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众多的节目类型中,对主持人综合素质与主持技巧要求最高的就是谈话节目。任何一档成功的谈话节目都离不开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邴倩 《新闻窗》2013,(2):35-36
哲学家柏拉图说:“人们渴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希望对某种问题找到答案,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永远离不开沟通、交流。”电视谈话节目是主持人邀集嘉宾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一个电视谈话节目的成功是主持人、嘉宾、话题、谈话方式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将谈话人、谈话话题和谈话方式总结为电视谈话节目的构成要素。谈话人包括主持人、嘉宾和现场公众(有些对话节目无现场观众),谈话话题可以是新闻性的或非新闻性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谈话的方式一般分为群言模式和对话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电视谈话节目已为人们所熟悉。这种节目样式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结构相对简单。其魅力在于,在观众面前营造了一种人际交流情境,互动性较强,真实生动、可观可感。电视谈话节目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组成。嘉宾通常是谈话中心,谈话由主持人组织推进。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只是做开场白和收尾,或是对节目内容进行简单串联。而谈话节目主持人则直接参与并主导谈话。节目如作文章,在嘉宾既定的前提下,谈话能否行云流水,妙趣横生,主持人的“起、承、转、合”作用犹为重要。有些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引导谈话,还积极参与到…  相似文献   

9.
《现代传播》2004,(4):129-131
成功的谈话节目 ,不仅仅在于熟练地把握整个谈话节目的运作规程 ,更在于制作者在整个节目运作过程中体现的人文精神。这可以说是谈话节目的精神内核。人文精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而是渗透在节目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中。—、前期策划过程 ,体现对“人”的关注首先 ,在确立选题过程中要兼顾各方利益谈话节目的选题开始 ,既要符合节目的整体定位 ,还要关注人的因素 ,要协调好媒体、嘉宾与观众各方可能产生的关系。一方面谈话节目的选题应有“卖点” ,能引起观众收视兴趣的“看点” ,能引起谈话参与者的浓厚兴趣 ,能引起电视机前观众的心理共鸣…  相似文献   

10.
孙显军 《记者摇篮》2004,(10):22-23
电视谈话节目主要是指在演播现场,就某一话题,主持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相互交流、各抒已见的互动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谈话现场的领航者.嘉宾则是谈话现场的核心访谈对象.现场观众是整场节目的积极参与者。在演播现场,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共同组成访谈者,面对面沟通,实现谈话节目的第一次传播行为,即人际传播。其次整场谈  相似文献   

11.
胡韬 《新闻前哨》2006,(8):82-82
现场观众要成为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角,首先要打破节目创作生产的思维定式,把现场观众同谈话节目的主嘉宾同样对待,在围绕主嘉宾做章的同时,还要适时地创造更多机会安排现场观众“发言”。此外,就是要全力调动现场观众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12.
《零点在线》是南京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午夜直播的谈话节目,虽然在开创之初有的人并不看好它,但播出之后却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达到了较高的收视率。作为一个夜间节目,它的成功似乎有些出乎意  相似文献   

13.
沈伟利  崔柳 《新闻传播》2006,(10):57-57
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有新闻类、社会类、生活类,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节目确实留不住观众的眼球,拴不住观众的心。像“两把椅子两张嘴”这样普遍存在的低成本经营的谈话节目屡见不鲜,而盲目跟风、缺乏个性也是现在谈话节目的通病。主持模式、谈话方式包括话题的雷同带来的不仅是千人一面的乏味,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多数谈话节目没有对目标受众进行准确定位,模式固定化,节目个性不突出等。  相似文献   

14.
我们把主持人与嘉宾、观众在演播室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即兴讨论的节目称为谈话节目。近两年,谈话节目在国内发展迅速,成为荧屏一大亮点,而林林总总的谈话节目在竞争中积极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那么,风格各异的谈话节目之间有没有“共性”可循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二套在2000年7月推出的演播室谈话节目《对话》为例,探讨谈话节目的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谈话模式,是在现场传播三方——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交流中形成的一种节目形式。节目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是整档节目的主心骨,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了谈话节目思想碰撞的效果。本文结合中美一些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通过对比性分析来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电视谈话节目通常是指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谈话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还是观众,都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流,人在节目中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在节目中加强对人的关注,体现一种人文关怀更是节目的安身立命之策。  相似文献   

17.
一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处于中心位置,是该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形象代表,谈话节目强调主持人的明星作用,以明星品牌连接嘉宾、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话节目名称和标识设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主持人作为栏目符号的地位。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8.
谈话节目在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除了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各地的电视谈话节目也为数不少,如湖南卫视的《有话好说》,上海电视台的《有话大家说》等等,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观众似乎已经习惯了电视谈话节目的谈话模式,多少产生了一些怠倦。与此同时,理论界对此类节目的讨论热情也不似开始那样高涨。总之,一度掀起的“谈话节目热”正逐渐冷却。这说明目前的谈话节目急需注入新的因素以调动和激发观众的兴趣。而在如火如荼的节目市场竞争中,求新求变是唯一的出路,这又恰恰是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所欠…  相似文献   

19.
面对目前出现的林林总总的电视谈话节目,专家和观众在对其中一些较为成功的节目表示认可的同时,也对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用语状况提出了批评,有人甚至认为它大有到了"真理跨越一步就变成谬误"的地步。评论认为,有些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嘻嘻哈哈,大篇闲扯,啰里啰嗦;有的无病呻吟,内容空泛,言不达义;  相似文献   

20.
以中央电视台1996年3月16日开播《实话实说》栏目为标志,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在中国的电视界出现并风靡,许多地方电视台纷纷上马此类节目。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节目往往并非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收视率却居高不下。它的魅力到底何在﹖笔者认为:此类节目成功地实现了“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是根本所在。所谓“场信息“是指把谈话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畅所欲言的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看成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相互碰撞的“场“,通过“场“中人物的相互交流最终形成某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和思想。“场信息“的交流是电视谈话类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节目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同时,“场信息“的强弱还决定着谈话类节目传播效果的好坏。因为“场信息“的传播依托的是“场“中的各种因素,包括谈话的人、谈话的内容以及现场的布景、气氛等,所以,增强“场信息“、提高节目质量必须从这些依托出发,做到--“人际“与“大众“共鸣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场“中主持人、嘉宾、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而节目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播传递给千千万万非现场的观众,这又是大众传播。因此,电视谈话节目其实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即人际传播的大众化过程。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