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文献学散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文献学"概念的提出,旨在兼容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并拓展文献学的学术空间.本文论证了构建大文献学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文献学与编辑学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再论大文献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试论大文献学》的续篇。《试论》发表后,有许多同志写稿参与讨论。笔者读了潘树广先生的《大文献学散论》后,受到很大启发,除了表示赞成的意见外,又从另一个侧面对大文献学进行了探讨,权作对《试论》的一点补充。  相似文献   

3.
4.
20世纪中国文献学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20世纪中国文献学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古典文献学、专科文献学、现代文献学、文献学科体系的构建、文献学的专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主要著作和观点 ,并对未来文献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简论专科文献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文献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提出了"大文献学"概念,其含义有二一是区别于传统的"文献学"概念;二是试图寻求一个适合于图书馆学、文献信息、"信息管理"、书刊出版发行等学科的上位概念,并给出该学科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7.
8.
试论中国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阐述了我国古典文献学的起源与发展及一些主要代表人物的成就,论述了现代文献学的研究类型与特点,并对整个中国文献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再论文献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0.
东汉公私藏书数量丰富,官方藏书设置校书官员和秘书监.使官方藏书的校理制度化了。文献编纂体裁增加,类型众多,产生了许多博通学者。文献学家在文献整理中广泛使用并发明各种方法,标志着古代文献整理更具理性化。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献学教育的整合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提出应该整合历史文献学和古典文献学两个专业,设置统一的“中国古代文献学”专业,并对古代文献学在图书馆学教育中的位置和该知识如何推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浅议文献学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文献学研究的历史依时间顺序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以及未来五个时期,对每个时期的文献学研究状况作了简要概括和总结,并归纳出当代文献学研究的几个特点,对未来文献学研究提出了展望,预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献学体系的来源——文献学理论研究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文献注释是随着经学的兴盛和经学今古文之争而发展的汉代对于经学文献的广泛的社会需求,经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都刺激了经学文献注释的繁盛,流风所及,谶纬、子学、史学、文学等类文献也都有注释汉代注释体式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备,一是体现在基本的注释体式已经多已具备,如传、故、说、训、解、章句、记、义、序、注、笺、疏、音,或继承,或创制,二是体现在传注合用体的发明,已具备基本的样态,如故训传体、训诂体、音义体。文献注释发展到东汉己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15.
《汉代文献学研究》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献学专著。文章对《汉代文献学研究》一书在著作体例、写作内容、研究方法和范式以及资料运用等诸方面的创新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汉代是中国文献学的奠基时期和繁荣时期。论文阐述了汉代文献学的发展和文献学家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文献学和中国文献学的最早提出者,并对文献学的内涵、范畴以及研究意义等进行了较为丰富的阐释;他提出了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并确立了文献学研究的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18.
19.
汉代是中国文献学的奠基时期和繁荣时期。论文阐述了汉代文献学的发展和文献学家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西方文献学发展历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献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西方文献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的探析,得出了西方文献学研究对我国文献学研究的一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