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格拉斯是美国《芝加哥快报》的编辑,他与他的女儿琼妮有一项“君子协定”:谁撤了谎就接受对方的惩罚。一次,小琼妮将幼儿园的拼图板偷偷带回家,并撒谎说是同学给的。父亲得知真相后,给出三种惩罚要她选择:1.一周不吃冰漠淋;2.取消周日野餐;3.在屁股上狠揍两巴掌。琼妮选择了第三种。于是道格拉斯让妻子当“监刑官”,  相似文献   

2.
接受惩罚     
小琼妮今年5岁,我曾经多次和她探讨,人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诚实、善良、勇于承担责任。当小琼妮将幼稚园的拼图游戏偷偷带回家,并撒谎说是同班的杰克给她的之后,她明白了这一点:撒了谎就必须接受惩罚。于是,小琼妮在退回玩具并当面道歉后,还无奈地面临着三项关于惩罚的选择:1.一个星期以内不能吃冰淇淋;2.取消周日下午中央公园的滑草游戏及野餐活动;3.接受肉刑——在屁股上狠揍两掌。我给了她1分钟的考虑时间,可她只用了5秒钟就决定接受第三种惩罚。她的选择让我相当为难,我不愿意体罚她,于是给了她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接受惩罚     
小琼妮今年5岁,我曾经多次和她探讨,人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诚实、善良、勇于承担责任。当小琼妮将幼稚园的拼图游戏偷 偷带回家,并撒谎说是同班的杰克给 她的之后,她明白了这一点:撒了谎就 必须接受惩罚。于是,小琼妮在退回玩 具并当面道歉后,还  相似文献   

4.
琼妮.厄尔克森是一个聪明美丽、活泼健壮的美国姑娘,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和3个姐姐,他们对小琼妮疼爱备至,呵护有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惩罚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绪弗斯的故事. 西绪弗斯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绪弗斯都弗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绪弗斯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绪弗斯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罚西绪弗斯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  相似文献   

7.
惩罚是一门艺术,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的惩罚手段五花八门。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屁股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  相似文献   

10.
彼得斯认为惩罚有三个标准:一是有意地施以痛苦;二是由处于权威者施以;三是惩罚必须是受罚者因破坏规则而接受的后果。他强调,惩罚的“正当性”主要在于维持正常的教育和教学秩序;惩罚应体现平等性;惩罚形式应当体现适当性;惩罚应当慎用。其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教育中的惩罚与社会中的惩罚有着根本的区别;惩罚是维护教学秩序和学校纪律必不可少的措施;学校教育中的惩罚造成的“痛苦”应当是非肉体痛苦;学校教育中应当尽可能避免使用惩罚手段。  相似文献   

11.
张玉荣 《成才之路》2013,(21):53-53
一、惩罚讲方式,不是为了"罚"而罚所谓国有国法,班有班规,学生违反纪律本身是一件很让人心烦的事情!两年多来,我在努力尝试着这样的处罚方法:对于违纪轻微的学生,罚他上讲台唱一首歌或讲一个小故事;对于情节较重的学生,不能简单地让他写检讨书,而让他清晰地写出一份违纪心理报告……这样,惩罚效果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受到处罚的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既使他们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教育.  相似文献   

13.
绿色『惩罚』例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该不该对学生实施惩罚,如何对学生实施惩罚?这是当今大力提倡"成功教育""主体教育""赏识教育"背景下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就教育惩罚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的惩罚能教给学生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一种手段.对于如何处理学生的种种问题行为,教育界已有许多典型的范例,这种"绿色"惩罚充满了丰富的教育哲理和人文情怀,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惩罚的运作对象:肉体与灵魂? 对于教育惩罚的运作对象,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一个无须探讨的问题.因为惩罚指涉的对象无疑是学生,是给学生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也即"惩罚首先包含有意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施加痛苦的意思"[1]很明显,对学生施加痛苦无非就是给其肉体或者灵魂(精神)制造痛苦.这样看来,惩罚实质是把学生的"肉体与灵魂"作为其运作的对象.而在"肉体与灵魂"两者之中,把肉体作为惩罚的运作对象既具有历史的悠久性,也在现实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5.
惩罚的艺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要说明的是,惩罚和体罚是两个不同概念.体罚是法律和道德所不容许的,而惩罚则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到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教育方法,它的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的后果都与体罚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莫大的启发: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深深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它的芬芳。"他很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者小原国芳说:"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而历史上许多教育惩罚的实例都说明了教育惩罚的积极意义:少年鲁迅因为上学迟到被老师惩罚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所在,于是在桌面刻了-个"早"字警示自己.  相似文献   

18.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惩罚不是体罚,我们可以让惩罚变得美丽。具体做法是:惩罚的前提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没有爱心的惩罚就是对学生的报复;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因材施罚;惩罚要及时,要有度;惩罚更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犯错的学生也是人,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要做好惩罚"善后"工作,及时与受惩罚学生进行心里沟通,反馈惩罚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领域,惩罚历来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我们从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开始,就是犯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马卡连柯也认为:"合理的惩罚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在教育实践中,惩罚是普遍使用的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中,惩罚多是老师对学生实施的.我调查班级的42位同学,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有一位同学表示她从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惩罚.不过,对于他们所受的惩罚,有人感激,有人讨厌.读读他们作为当事人所感受的惩罚,对于我们做教师的了解什么是学生们"喜欢"的惩罚,什么是学生们"不喜欢"的惩罚,一定会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