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成长。本文从性格四个基本特征入手,研究教师性格对幼儿性格、行为习惯、同伴交往及学习兴趣与效果等产生的影响,从而构建一个优秀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性格特征框架,以促进学校及个人对幼儿教师性格的指导与培养。一、幼儿教师的性格对幼儿的影响(一)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它的形成受多方面影响,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先天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师具有母性精神和儿童精神、大学精神和生活精神、民族精神和世界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时代精神。基于以上分析,从师幼互动的社会角色关系范畴、"幼儿"与幼儿教师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幼儿发展方向是现代幼儿教师职能发挥三个方面确定幼儿教师时代精神建构的逻辑起点是幼儿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是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是幼儿教师能够采取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与健康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具有实践性、生成性、反思性、主体性、缄默性、传递性等特征。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对其专业成长意义重大,其生成的主要途径包括幼儿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实践、理解、反思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内在价值的关键因素。课程实施中的实践性知识由课程理念、生活态度、反思能力、课程知识等内容构成,具有内隐性、情境性、即时性、自我建构性等特征。课程研究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途径。为此,要强化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具有个人性的研究,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教育博客是幼儿教师进行知识建构、学习、反思以及交流的重要途径,与家长形成良好互动,促进家园联系。将教育博客引入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新型的促进幼儿教学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课程理解是教师依据个人的知识经验对课程进行的个性化解读和意义赋予,具有自我的主体性、精神的建构性和价值性等特征。课程理解直接关系着教师在课程系统中的存在方式,是教师课程领导的能动因素和内在需求。教师课程领导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投入个人的实践知识、生活经验乃至整个自我生命来诠释和建构课程,还要在教学经验的分享中、群体的互动中、生命经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正是这一关系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存在的价值是任何其他关系都无法取代的。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做好亲子关系的研究工作,要通过对不同亲子关系的分析以及作用的发挥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幼儿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习惯养成、动手操作、思维发展及多元智能开发等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其核心是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要从生活与发展,增强幼儿教师建构游戏材料意识;类型与层次,总结幼儿教师建构材料选择方法;适切与时机,精练幼儿教师建构材料投放策略;迭代与升级,建立建构游戏材料持续更新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材料选择与投放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尽管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地位的知识基础已经得到了广泛共识,但是对于其生成过程却又走向了个体性偏狭。基于建构主义以及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视角,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关系性建构路径具有多元主体的交互性、目标一致的协同性和情感共鸣的社会性三种特征。关系性建构是主体之间围绕一致目标结成共同体,在遵守相关规则的前提下通过使用工具的方式转化客体内容,具而言之,经由共同愿景明确、合作文化凝练、重要他人引导、外部条件支持等路径实现知识的反思与内化。需要从细化专业标准、完善校本教研、统整培训资源与强化家校共育等方面入手,确保教师实践性知识关系性建构路径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知识观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知识观里,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中立的;而新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个体性与情境性、价值性。在新知识观指导下。幼儿园课程应强调幼儿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关注幼儿的以往经验,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