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差生",也有人称他们作"学困生""后进生""待优生""问题生",无论如何称谓,都清楚地表示他们在某些方面是比班内其他学生差一些,他们是需要我们多关注、多帮助的弱势群体。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差生"是课堂的配角,甚至是旁观者,如果问及老师,他们是忽视这些学生吗?不是的,他们往往会在课堂之外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为他们补课。但课堂上为什么不去关注他们呢?毋庸置疑,是为了"保证"教学时间、教学效  相似文献   

2.
画像游戏     
正"使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和缺点"是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通常由班主任来承担。现实中,班主任常常依据各科学习成绩和纪律等表现,在心里给学生贴各种标签,如"优生""差生""落后生""发展生""资普生"等等。尽管老师很注意不把这些标签说出来,但只要心里有了,就一定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所以,班主任只要在心里给学生贴了标签,学生一定会通过各种途径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教7年来,所教的学生不算太多.而被界定为“差”的学生却不少。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学生基础本身较薄弱,“优生”实在太少。如果都这样非得划一条明晰的线,那教师只能悲观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称谓.或许效果会不一样。我把他们称作“潜能生”。用以取代长期以来对“差生”的称谓。意思是说,这些学生也许某学科成绩不太好,  相似文献   

4.
“差生”是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人为制造出来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称学业成绩没有达标与思想品德落后的学生。基于不同的评价基础,“差生”有诸如“后进生”“学困生”“问题生”“潜能生”“学渣”等五花八门的称谓。这些近似的称谓,既存在关联又有区别。从本质上说,“差生”是不同评价话语的结果,评价的权力主体及其技术力量规制了“差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命运。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差生"有着多种认识和界定。"后进生""学困生"和"差生"在内涵上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在学校里有着种种不公平的遭遇,教育者要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标签化的称谓。我们应该撇开对"如何称呼有差距的学生更合理"的考虑,转而在教育实践领域促进教育行为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上没有坏孩子如果我们客观而全面地看问题,会发现“差生”的称谓是极不准确的。学习成绩差并不等于一切都差。柳斌同志指出,应力求避免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要取消“差生”称谓。偏爱一部分学生而漠视甚至岐视另一部分学生,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它最...  相似文献   

7.
我对教育优秀生的思考赵世亨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许多老师都把精力放在差生身上,这种教育向差生倾斜,忽视优生的现象是不合理的.差生需要教育,优生仍然需要教育,而且与差生相比他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优生与差生相比...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通常会出现"优生"与"差生"两种人群。其中,"差生"是令英语老师感到非常头疼的人群。他们的存在,不仅拉低了整个班级的英语水平,也降低了班级与学校的整体升学率。本文在论述时着重以利用西方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为消除"差生"英语学习难问题提供针对性有效改进举措。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在教育界流行着"差生"、"学困生"、"后进生"、"薄弱生"等种种说法,这些都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不好、素质不高学生的传统评价和称呼。但是纵观这些说法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消极因素,在这样的"光环"笼罩下的学生常常会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越走越远"。即便是后来出现的"潜能生"的说法,本人认为  相似文献   

10.
毋庸讳言,在某些中小学教师心目中,"差生"这个概念长期存在。一般来说,所谓的"差生",指的是学习成绩后进的学生,或者是"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个称谓和概念,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说,是不准确的,属于误导性说法。教师用它来评价学生,既有失偏颇,又会给教学带来不良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差生"概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成绩差异时,不能做到公平行事,容易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另眼相看,有时候甚至会存在歧视。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小学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自卑疑惧、意志薄弱、行为不良,这一客观现实,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为此,许多专家出于良好愿望,将所谓的差生,以"后进生""个别生"或"问题生"等概念取而代之。然而,改换名称也掩饰不了"差生"群体依然存在的事实。只有在改革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教育方式和策略,才能促进"差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差生"与其他课程的差生有相同也有不同。部分学生在文化科方面表现突出,而在信息技术课表现平平甚至较差。主要表现为不清楚操作后的具体结果前不敢动手尝试,唯恐出错。有的学生则因为读小学时学校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几乎没接触过计算机,起点比其他学生低。让课堂教学更多关注差生,并不是不关注优生或中等  相似文献   

13.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中学,都有一定数量的语文差生."差生"的成因是十分复杂的,有其自身的,也有家庭、社会、学校等的诸多因素.由于不同地区普教水准不一,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悬殊,以及教师本身的思想、修养、道德、性格差异,学识深浅,眼力高下,对差生的衡量标准也是大相径庭的.它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不公平性.在许多被定为"差生"的学生中,有些是被错划,被冤枉的.尽管如此,但就某时某地某人而言,在语文学习某方面的暂时差距却是客观存在的.基于学习态度、习惯、情趣、知识经验、思维、文字水平等的不同,差生和优生所储存于脑海中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也是完全不同的.据心理学者调查材料表明:低水平的原始结构、模糊结构,经验结构,差生占58%,优生为零;高水平的情景结构、分类结构,优生为23%,差生为零;中等水平的对偶结构,差生占32%,优生为27%;较高水平的对偶、情景、分类的综合结构,优生占50%,差生为10%.因此,对"差生"急、喊、卡、压,甚至骂、打,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人人成其才,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但总有一部分学生或者某些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是不尽如人意的,对于这些学生,国内外诸多专家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著述非常多.单是对这部分学生的称谓就有"差生"、"学习困难"、"学习不良"、"学业不良"、"学习障碍"、"学习失能"、"问题生"、"后进生"、"难教儿童"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说法均只是作片面和静态的描述,亦有"标签效应"之忧;近年也有提"潜能生"的,却又似乎不利于警醒学生,如果错过了发展的时机,潜能等于无能.基于此,笔者主张用"落后生"一词称谓这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15.
郑云宏 《班主任》2005,(3):25-26
学校中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他的学生,课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学习缺乏主动性;好动或过于沉默,不能按教师或家长的要求去做.对这些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过去人们叫他们"差生",现在有的叫他们"后进生"或"学困生",我们把这些学习发展方面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称为"学习潜能生".对于学习潜能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该进行适时的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合格的公民,对于重点中学来说,尽可能的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乃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品学兼优,身体健壮,不希望他们成为差生。可是实际上差生(包括学习差生、品德差生和双差生,本文中指学习差生)仍然存在,几乎每个班级里都有。普通中学里有,重点中学里也有,这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衡量的,优生和差生是相对的,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此,我们应在教育实践中切实研究差生的特点,探索教育转化差生的办法,使优生队伍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等乃教育学之基本信条,然而这些信条经由体制化了的学校教育过程后经常是荡然无存,学生仍然是现行教学体制下的受压迫者,处于受体地位。真正的专业学习的自主权是公民受教育权的一部分,属于学生自身。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到一些领导和老师讲.现在职业学校招的学生大多是“差生”。记得有一次参观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大谈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的教育经验,似乎只有用改造这些“差生”的说法,才能说明学校的功绩。所谓“差生”,习惯上是指那些文化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有时也指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说实话,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都比较差。但是。我们是否就可以由此得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差生”的结论呢?  相似文献   

19.
经常听到一些领导和老师讲,现在职业学校招的学生大多是"差生".记得有一次参观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大谈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的教育经验.似乎只有用改造这些"差生"的说法,才能说明学校的功绩.所谓"差生",习惯上是指那些文化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有时也指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说实话,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都比较差.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中职学生群体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的现实,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开展以"在车工实习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题的教学研究,构建"基础培训+强化练习"的教学模式,取得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习成绩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