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挂物与飞机的连接刚度对水陆两栖飞机的振动特性及颤振特性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根据颤振分析需要,研究了大型外挂物连接刚度的等效计算方法,并根据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发动机支架和浮筒支架的等效总体刚度和等效梁截面参数,为机翼颤振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对某大柔度民用飞机的机翼颤振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梁架式机翼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各颤振型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机翼面内弯曲模态会与扭转模态相耦合,出现一种面内弯曲模态引起的、小翼参与的、与弯曲模态耦合的低速度小阻尼颤振型,对机翼颤振特性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机翼面内刚度、扭转刚度、小翼重量的变参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结构阻尼,或者减小小翼重量后,可显著提高面内小阻尼颤振型的颤振速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款飞机副翼独特的气动外形,通过变参分析研究了其颤振特性。考虑影响副翼颤振特性的重要因素,根据某机翼的刚度、质量及气动外形数据,建立颤振分析模型。分别研究了副翼气动面的建模方法、副翼配重、操纵刚度对副翼颤振速度的影响。根据变参颤振分析结果,提出设计改进建议以满足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4.
最近,日本政府综合了建筑业和流体研究学会在5年前就开始研究及实验的一项设想,提出利用地下隧道,以时速600公里的地下飞机往来于各大都市之间。根据设想,地下飞机的机身全长50米,高4米,宽2.4米,呈流线型;机身前后都设有机翼,机翼为长方  相似文献   

5.
<正>倾转旋翼机可在直升机模式、固定翼飞机模式和两者之间过渡模式飞行,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飞行特点与一身。相比传统直升机,倾转旋翼机的飞行速度大幅提高,飞行包线更大,应用范围更加广阔;与固定翼飞机相比,倾转旋翼机大大降低了对场地的要求,提高了空间灵活性。然而,倾转旋翼机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其兼具了类似于直升机“地面共振”“空中共振”以及固定翼飞机回转颤振的动力学不稳定问题,其中回转颤振是倾转旋翼机设计不容忽视的自激不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倾转旋翼机的机翼刚度是影响回转颤振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近日完成首次环球飞行,全程达3.5万千米。飞机翼展长72米,机翼上的约1.7万块太阳能电池为飞机提供全部动力,可昼夜飞行,有两名驾驶员。"太阳神"号无人驾驶太阳能飞机重量比小型汽车还要轻,但活动机翼全面伸展时却达7 5米,机身上有14个螺旋桨。2001年在夏威夷的一次试飞中达到了2.28万米高度,但在2003年的一次飞行中遏湍流解体。  相似文献   

7.
<正>如图1所示,倾转旋翼机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之间的新构型飞行器,其特点是旋翼相对于机翼可以向前倾转90°。倾转旋翼机同时具备直升机垂直飞行和螺旋桨飞机高速前飞的能力,但同时也存在很复杂的动力学问题,特别是在飞机模式高速前飞时,由于旋翼摆振面内剪切气动力与机翼弹性变形之间的激励耦合造成的一种气动弹性不稳定现象——回转颤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风洞试验转捩技术的常规方法和应用,通过对某超临界机翼在风洞试验中自由转捩和固定转捩对阻力的影响结果,结合该机翼的压力分布云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超临界机翼在风洞试验中模拟转捩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3,(9):18-18
由霍克斯海洋技术公司创办人、英国工程师格雷厄姆·霍克斯设想,经过14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诞生了一种“深水飞机”:一种在水下能像飞机一样运行的潜艇。这种潜艇易于操纵,无声,时速可达20公里,最大航程为40公里左右,理论上最多能潜入水下450米,使用费用低。它的秘密在于拥有翼展6.7米的机翼,机翼与功率强大的电动机连接。这种潜艇的问世,将使海洋考察事业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它是一种新的水下勘探工具,它的易于操作性和优良性能将大大有利于未被开发的海洋资源的勘探。“深水飞机”诞生  相似文献   

10.
机翼是飞机飞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了解其在飞行过程中周围流场的状态对设计者在设计机翼结构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利用ANSYS-CFX软件建立飞机机翼有限元模型,通过建模和设置边界条件分别对机翼低音速,超音速和临界音速三个约束条件下机翼的状态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数据及云图。分析结果得出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翼周围的流速与压力大小成反比,并且机翼最前端所受的压力最大,同时由压力云图可以得出,飞机在接近音速条件下其周围所受的压力最大,在飞机突破音障之后,机翼周围的压力反而减小。同时由仿真结果得到一些重要数据,为高空飞行时机翼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10,(6):3-3
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与俄罗斯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新型飞机颤振试验装置,近期安装调试完成,验证试验获得成功。这套我国最先进飞机颤振试验装置的研发成功,为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我国开展飞机颤振试验的范围和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去四川九寨沟游玩,在飞机上,我观察到了飞机升降过程中机翼的变化过程。飞机的这一升降过程、机翼所发生的变化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诸多疑问……●庞大的飞机为什么能够上天?●人怎么想到用机翼来使飞机飞行的?●飞机的机翼为什么会设计成各种形状?●飞机飞行与鸟类在空中翱翔原理一样吗?●气流与机翼的形状到底有什么关系?于是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在诸多疑问中,我对气流与机翼的形状,也即“飞机飞行与空气动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书本上我得到了理论依据。如图1所示,这…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创新》2009,(4):16-16
美国波音公司目前正在设计制造新一代的无人驾驶飞机,与其他大多数无人机不同的是,波音无人机将不再采用以机翼作为燃料储备舱的设计思想,因为这种设计思想限制了机翼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性能。由于机翼不再需要承担双重任务,因此,可以将它们制作得比其他无人机的机翼更长、更薄、更有效。飞机将使用真空瓶存储液态氢,在引擎启动时,真空瓶会释放液态氢为飞机引擎提供燃料。  相似文献   

14.
美国波音公司目前正在设计制造新一代的无人驾驶飞机,与其他大多数无人机不同的是,波音无人机将不再采用以机翼作为燃料储备舱的设计思想,因为这种设计思想限制了机翼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性能。由于机翼不再需要承担双重任务,因此,可以将它们制作得比其他无人机的机翼更长、更薄、更有效。飞机将使用真空瓶存储液态氢,在引擎启动时,真空瓶会释放液态氢为飞机引擎提供燃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基于定常气动力的二元线性气动弹性系统的输入能和耗散能等各种能量之间的关系,以此分析机翼发生颤振的机理。分析表明,机翼发生颤振时,两个自由度间必须存在一定的相位差才能维持系统的周期运动,惯性力对沉浮自由度做的功转换成该自由度的耗散能,惯性力对俯仰自由度做的功转换成该自由度的输入能,系统及子系统的输入能和耗散能均满足相等的关系。系统的颤振频率、两自由度的相位差及振幅比由系统的参数唯一确定。  相似文献   

16.
飞机产品设计采用了MBD技术,研制周期短、技术难度高的特点使得机翼前缘与缝翼采用数字化装配协调技术成为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机翼前缘与缝翼产品技术要求及装配协调难点,确定了数字化装配协调方法和技术措施,实现了飞机机翼前缘与缝翼在总装配现场所有交点一次对合成功,展示了此类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复合材料的铺层层数、铺层角度均是可变的,因此可以通过设计这些变量得到想要的结构响应,解决翼面颤振问题。本文将遗传算法与颤振分析p-k法相结合,以复合材料的铺设方式为设计变量,对复合材料机翼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在保持材料铺设层数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提高颤振速度并且减轻结构重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螺旋桨飞机飞行过程中,存在多种振源扰动。根据某螺旋桨飞机振动测试分析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机载振动实时测试系统,采用飞行试验进行机体动态响应测试,以评估飞机的颤振、振动特性。系统测试检查结果表明,测试过程中、系统工作正常,测试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测试系统对机上系统无不利影响。对于螺旋桨飞机,机载振动实时测试系统对飞机的颤振、振动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目的是探索一种弹性机翼的气弹优化的算法,使得真实飞机的弹性机翼能够在巡航设计点上能够更加接近刚体机翼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20.
冰冻战斗机     
今年9月8日,韩国空军用一架冰冻的F-4“鬼怪”式战斗机宣布了其飞行器测试与评估中心的正式启用。在这个中心,工程师会模拟飞机在12万米高空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以确定飞机上的复合材料结构(尤其是机翼上的)是否能承受极低的温度而不会断裂。在所有的同类测试中心中,它是第二大的,仅次于美国空军位于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的麦金利气候实验室。“其实在实际情况下,飞行中的飞机根本不可能结这么多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