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流连 《职业技术》2007,(1):35-35
在各地求职热度升温之际。部分用人单位出现了招用新员工取代试用期员工的侵权新动向。劳动保障部门为此发出警示.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辞退处于试用期内的劳动者,部分用人单位通过延长招聘期限不断以“新人换旧人”的做法。属于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2.
是否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只是口头上说有试用期,实际上没有签署动合同,则试用期不成立。没有试用期这个前提,用人单位就不能引用在试用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解雇员工。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是事实动关系,只能按事实劳动关系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需提前一个月面通知员工。用人单位是否有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分,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理由辞退员工。所谓证据的充分性,实践中主要看两面:一是用人单位对某一岗位的工作职能及要求有没有作出描述;二是用人单对员工在试用期内的表现有没有客观…  相似文献   

3.
郭先生与用人单位某实业公司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却约定了3个月。郭先生认为公司违法约定试用期,要求支付赔偿金,得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实业公司却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仲裁裁决。近日,市一中院判决实业公司败诉。[案情回放]去年3月,郭先生进入一家实业公司工作,岗位为行政人事专员。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期限为去年3月1日至今年2月28日,其中试用期为去年3月1日至去年5月31日,约定试用期月工资2000元,转正后月工资2500元。去年9月,双方劳动合同解除。郭先生以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中有关试用期的规定为由提起  相似文献   

4.
对于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来说,接下来就将进入试用期。试用期是一个很重要的“磨合期”和“考验期”,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更需要毕业生多加努力,否则,一旦通不过,便会功亏一篑。那么,如何顺利通过试用期呢?总体而言,用人单位对于新人都会采取包容的态度,不能通过试用期的毕竟是少数。但是,如果要想在试用期间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最低也要保证不被用人单位辞退,就要努力做到“四勤”。嘴勤评价一名员工是否合格,仅有专业知识或技能还不行,人际关系也是考察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一名新员工,处理好人际关系,对将来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上期案例回放 小刘是清华大学刚毕业的高材生。他毕业不久就应聘到中关村A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进入公司时.小刘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不幸的是.小刘刚工作一个多月.在试用期未满的情况下.就因肺部感染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因公司正在进行的软件开发处于攻坚阶段.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正在考虑辞退小刘.抓紧时间另行招聘新人顶替小刘的职位。请问.人力资源部经理对小刘如何进行处理,才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朱小姐在深圳参加了安徽一家公司的面试.很快她就收到了这家公司的面试结果通知书,上面注明“试用期三个月.试用工资1800元/月.同意试用。”但到安徽上班十天后.公司却通知她:试用期间工资降到1600元/月先支付80%.剩余的20%工资等转正后再补发。  相似文献   

7.
在线专家:鲁志峰,劳动法专家、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我在一用人单位工作了2个月,单位和我口头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后因企业效益差精减人员时,我被辞退。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我是否仍然有权要求单位就辞退我进行补偿,并补缴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8.
<正>A劳务派遣公司具有较好的声誉和专业能力,一直与当地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向当地很多企业都派遣员工。但是部分企业之间由于行业差别较大,所以岗位技能要求和职责也差别较大,不少企业提出要求对该公司派遣的员工进行试用期考核,如果在期限内不能符合岗位要求则要求公司限期更换劳务派遣员工。那么,如果公司在之前已经与劳务派遣员工约定过一次试用期了,是否还可以另行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  相似文献   

9.
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此时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了劳动者在单位的试用期限、服务期限、工资待遇及其它各项福利等等事宜,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即正式确定了劳动关系。而在上述提到的各项约定内容中,试用期是最容易出现纠纷的阶段。因此,关于试用期的法律问题,提醒毕业生以下几点:试用期时限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不超过六个月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  相似文献   

10.
杨新 《教育与职业》2003,(12):38-38
“单位辞退我的理由是,试用期内表现不佳,不能胜任工作。但单位又没有证据。”从河北到北京打工的张军说,其实单位根本就拿不出证据。类似张军这种试用期内无过错、无理由被辞退的现象并不鲜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些用人单位错误地认为,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随意与被聘者解除劳动关系。有关人士认为,单位的这种做法给劳动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伤害,使劳动者在试用期也有一种随时可能失业的危机感。其实,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也应有说法的。试用期也该付报酬日前,从河北到北京打工的张军向老板讨要试用期工资一案终于有了结果。北…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7月份,张某在省城某大学毕业,8月初,通过网上招聘经面试合格后,被高唐某纺织公司录用。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了3年期限的书面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1个月,试用期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200元发放。8月10日,公司陆续接到5个订单。公司经与张某协商,口头约定每日延长工作时间1小时。试用期满后,公司支付了张某月工资1200元,张某百思不得其解,试用期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怎么没有发放呢。他随即到公司财务处咨  相似文献   

12.
Q:我朋友是一名设计师,与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三个月。但三个月满后,公司认为我朋友对工作还未完全适应,不符合正式员工的要求。于是行政部下发了一份书面通知给我朋友,并得到他的签名确认,通知中告知他因工作能力较弱未能转正,但考虑到其工作表现可以延长三个月的试用期。但三个月又过去了,公司认为我朋友还是不能顺畅完成本职工作,决定立即解除合同。请问: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我朋友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赔偿? 南宁 金女士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2007,(15):42-42
眼下,各地不少职场新人已陆续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在签约高峰之际,劳动保障部门向劳动者发出提醒:就业协议不是证明劳动关系的凭证,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4.
试用期,顾名思义就是劳动关系的试验阶段,这是每个人正式步入工作岗位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也是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再次考验。每年都有不少人走上工作岗位,当他们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后,却丝毫不能松懈,迎接他们的是职场的第一关——试用期。在试用期里,毕业生们要历经一个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事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如何尽快适应,成功跨过试用期这道门槛,成为职场新人们首要考虑的问题。而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也许能让早已是职场“老马”的你,重温当年那初来乍到的苦涩;又或让同是新人的你,在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15.
完善中小学全员聘任制的五项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建立引进优 秀人才从教的师资调控开放系统。县级教育局应成立师资服务中心,聘请教育界专家做评委,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对新招聘的教师包括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各单位落聘教师,一律交由师资服务中心,按照人才市场的新机制管理其劳动工资关系,实行人事代理,这部分人主要用于补充薄弱学校的教师,与用人单位签订聘任合同,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可以辞退,辞退后不与用人单位发生任何关系,返回县级师资服务中心待聘。  相似文献   

16.
上期案例回放 张海于2006年3月22日应聘到A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签订了两年半的合同,公司规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合格后工资增长1000元,双方同时约定违约方应赔偿对方2万元的违约金。2006年6月28日,A公司人事让张海提供一份工作总结,以便讨论张海的转正问题,从张海却提交了一份辞职报告,并于当天下午开始就不再到公司上班了。以后的近半个月,A公司都联系不到张海,三周后,张海委托他人办理交接,并让委托人代领他上个月的工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用工荒”逼出“脑体倒挂” 据《武汉晨报》报道,在此次招聘会上,企业技能工人的需求量很大,薪酬也明显提升.赫天光电的生产线人员要求初中以上学历,转正后月净收入2000~2800元,提供免费食宿.而在鑫阳光建设公司的招聘启示上,行政文员、高级文秘和客服专员三个岗位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薪酬范围却仅为1500~2500元.  相似文献   

18.
<正>编辑同志: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时,公司提出试用期为四个月,试用期内工资为1200元/月,此后按2400元/月计算。考虑一时难以就业,为获得该份工作,我只好答应。如今四个月已经过去,而我觉得自己在试用期间所付出的劳动、创造的效益与所得到的工资之间实在悬殊,曾向公司要求给予补偿,但遭公司拒绝,理由是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后,彼此都必须遵照执行,我自然无权反悔。请问:公司的理由成立吗?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职业》2003,(16):41-41
不少公司在招聘新的员工时会安排试用期,在试用期中就会发生很多问题,一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作了一些自以为很巧妙的安排,却因为不熟悉劳动法最终得不偿失。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员工说:我们试用期内不交社保,等到你试用期过后再帮你补交。实践中,员工因为处于应聘的状态,通常不可能对社会保险这个相对而言不大的问题提出异议。于是企业在试用期内就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了。如果试用期过后员工继续工作那还好,社会保险既然补上也不会产生什么争议。假使企业在试用期内因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0.
<正>齐名到连云港一家化工有限公司工作,当时双方口头约定,由公司为其提供食宿,缴纳社会保险费,订立劳动合同。齐名上班后,公司并没有按照当时的约定履行义务,其提出要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则回复每一位进入企业的员工都有3个月的试用期,要在试用合格后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齐名与公司签订补充协议并作为用工合同的补充。后来,齐名离开公司,并诉请劳动仲裁,请求公司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