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技能”提出了新要求,高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提升现代技能水平。技能岗位的职业性、技能操作的技术性和技能教育的跨界性,共同构成了现代技能的特征与演化趋势。但目前高技能人才技能成长面临教育困境,包括学校教育制度的纵向层次困境、技术技能教育的横向跨界困境,以及职业技能提升的终身教育困境。创设本科以上高职教育制度,建立高职教育“直通车”,架构人才成长“立交桥”,完善国民终身教育体系,是突破技能教育困境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2.
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经历了从“匠人”、“技师”到“知识工人”的历史演变。高技能人才属于人才基础层次中的技能型人才类型,其工作是工程技术人才工作的后续,具有一般技能人才所不具备的精湛技艺以及解决复杂性、关键性和超常规实际操作难题的能力。其人才特征可概括为:应用性;手脑并用;技能强、素养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在高技能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壮大了高技能人才队伍,提高了企业竞争力。然而,国企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没有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高技能型人才,生产一线的技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一些高、精、尖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岗位后继乏人,直接影响着企业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技能人才是现代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多年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级技工队伍就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成为制约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于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近10年过去了,“技工荒”的状况非但未得到根本的好转,反而又产生了新一轮的“用工荒”,就连普通技能型人才也十分紧缺.不少高职院校都将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技能人才”上,但究竟有没有大面积地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呢?结果是否定的.文章试图从现代化生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分析入手,剖析了高技能人才短缺及学校为何难以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高技能型人才主要呈现出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落实相关政策不足、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意识不强、传统人才观念存在偏差等.浙江省在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中,应加大高技能人才奖励力度,营造社会氛围;完善培养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结构;改革评价方式,提高高技能人才比例.  相似文献   

6.
建设天津滨海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技能型人才提出巨大需求.但调查发现,天津城镇技能劳动者整体素质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较缺乏.为此,天津应加快建设滨海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具体策略是:完善行业办学体制,建立职业教育培训集团;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设立技能训练基金,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一、立足企业,突出应用,创建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1、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三合一”教育模式宝钢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拥有大批从事生产设备操作和技术管理的人员,但他们不再是传统的“能工巧匠”,而是新一代的“智能型”员工。如何进一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构建合理的技能人才结构,成为宝钢职业教育培训部门的当务之急。要实现技术工人队伍的高素质,必须在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其岗位技能、方法技能和学习技能,扩大员工“心智技能”发展的空间;要实现高级技能人…  相似文献   

8.
动态     
高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第七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12月17日在京召开。黄菊在会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劳动与贡献。要规划好、组织好、实施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落实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王薇)部委进一步扩展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教育部日前出台的《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07…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素质偏低,尤其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在培养“中国制造”所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制造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及职业教育的培养现状入手,就如何通过职业教育的改革,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技能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湖南省高技能人才数量还很少,技能人才文化层次普遍偏低,而且各地区技能人才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与观念及体制相关的因素是制约技能人才发展的两大方面原因.协调好社会各要素关系、扭转观念、加强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是发展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企业高技能人才数量还很少,技能人才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技能人才年龄多数在35岁左右,以男性技能人才居多,省内各地区企业技能人才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与观念及体制相关的因素是制约技能人才发展的两大方面原因.协调好社会各要素关系、扭转观念、加强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是发展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高技能人才逐渐由传统的操作技能型向新式的复合技能型转变,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高技能人才“N+Y”评价体系在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的实践情况,探讨了高技能人才评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现阶段的高技能型人才紧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高技能人才呈现数量紧缺、结构失衡的状态。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服务现代化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强劲;另一方面是由于氛围不当、制度不公、投入不足和教育不适造成了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高技能型人才紧缺,正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障碍,因此,必须更新思想观念、树立新的人才标准,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技能激励机制,增加职教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技能人才培养,以实现高技能型人才紧缺瓶颈的突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技术哲学视角下的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我国极其缺少现代高技能人才的现实状况,运用技术哲学的观点,阐述了技术发展对技能的影响,特别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技能特性的新变化;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指出现代高技能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工人中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分析了传统观念对技能认识的误区所导致现代高技能人才匮乏的根源;进而论述了加快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深化认识,建立师带徒考核评价体系当前石油行业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与油田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尽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技师、高级技师带徒既能在新形势下快速培养出新的高技能操作人才,也为现有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发挥技术辐射作用搭建了舞台。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成人教育》2008,(1):22-2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对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其中既包括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还包括了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由于我国“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培养人才观念,导致我国的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其中高技能人才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高薪难求”的局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职业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技术快速迭代更替与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导致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多,且对其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更是达到2.5以上。顺势应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前几天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我认为这就是要建设“技能友好型”社会,为此,起码要做到重视技能、善待技工、支持职教这三点。  相似文献   

18.
德国作为享誉全球的技能大国、技能强国,其技能形成体系的构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我们研究并借鉴。德国技能形成体系在经历了初步探索期、确立发展期后走向了渐进式的变革调整期。在此过程中,德国技能形成体系遵循了社会认同来引领、分散合作为载体、资金注入作保障的行动路径,呈现出以“双元制”为底色、劳动力适配率高、因时而变的主要特点。借鉴德国经验,培养高技能人才,我国应该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加强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融合发展、合作育人机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适配度;拓宽技能人才培养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投资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浙江技能型人才需求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各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近几年,我国已经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放到了“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技能型人才处于社会总体劳动链环的中后部,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具体执行者。本文通过对浙江技能型人才现状、需求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浙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围绕国家职业标准,研究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及其基本理论与实际技能要求,将各类教育的培养对象分别与不同的技能型人才对应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自然对应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有助于明确培养目标,把握培养规格,培养掌握适度基础理论和较高实际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