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是从紧张心理对于歌唱的影响和歌唱紧张心理的产生原因等方面,阐述如何"应对歌唱紧张心理"的初步探索和体会。紧张心理对于每一个歌唱者或正在学习歌唱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始终贯穿学习生涯的心里状态,其表现出来的现象也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2.
唱歌时,产生紧张心理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心理是很难避免的。对于歌唱者来说,如果歌唱前处于一种十分平静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演唱必然是平淡的,缺少激情和感染力的,适度的心理紧张是歌唱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但是,如果过于紧张,高  相似文献   

3.
歌唱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歌唱者生理、歌唱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协调的程度。也就是说生理、技术和心理是歌唱艺术的三大要素。在中师教学中 ,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 ,又要加强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在歌唱发声中 ,放松意志行动是歌唱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活动。①所以训练学生克服演唱紧张心理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学认为 ,紧张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是由十分复杂的原因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心理是很难避免的。演唱时紧张情绪表现主要是心理因素 ,即遇到紧张时刻产生应激状的反应。其表现为 :…  相似文献   

4.
歌唱水平发挥得好坏与歌唱者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联系,紧张的心理状态会影响歌唱效果。研究歌唱过程中的紧张心理,须注意剖析其产生的根源,并据此采取相应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于每一个歌唱者而言,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加强歌唱者成功演唱的信心,使演出成功。反之,歌唱者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出现演出怯场,演出失败等现象。本文从影响心理素质的因素、歌唱者消极歌唱歌唱心理素质的各种表现、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文化修养这三个方面来浅谈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心理素质的文化修养对歌唱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歌唱心理是影响音乐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用最浅显的话说,歌唱心理就是歌唱者"对于歌唱的意念和想法".念想正确,歌唱的心理状态就好,学习进展就快,演唱效果就好.念想不当,心理状态就不好,学习受到影响,演唱效果不佳.可见思想意念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起关键性的作用,培养学生歌唱心理应当从解决思想意念入手.  相似文献   

7.
声乐演唱是由最初的课堂训练逐渐走向舞台艺术实践,这是每佗声乐演唱者学习的必然过程.大部分初学者对走上舞台演唱有很大心理压力,而引起舞台紧张心理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歌唱艺术审美创造过程中,歌唱者的演唱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和歌唱心理状态的好坏对其歌唱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教学告诉我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对歌唱的训练和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歌唱者的歌唱质量。本文分析了歌唱中不良心理产生的种种原因,探讨如何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树立歌唱信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歌唱者的舞台紧张主要是由于歌唱责任心、担心歌唱技术不过关和缺乏上台机会而产生.文章从苦练歌唱技术、抛开杂念专心练唱、保护嗓子、熟悉场地、总结演出经验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歌唱者克服舞台紧张,树立歌唱信心.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歌唱心理是一位歌唱者在学习过程中和演唱时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正确的心理状态,在歌唱训练和艺术实践中可以起主导作用,会影响歌唱者在舞台实践中的表现,这一作用具体表现为主观意识对歌唱的影响;思想情绪对舞台歌唱者的影响以及歌唱者个性对演唱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歌唱的因素,应进行歌唱心理的调控,对意志和情绪进行调控,还可以加强舞台实践,掌握歌唱者内心的心理活动以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基础,积极调控和拥有健康的歌唱心理。  相似文献   

11.
歌唱失控影响声音美感和声乐作品的完整表现,带来糟糕的艺术效果,需要加以有效解决,这是声乐教学与演唱的核心问题。焦虑心理是歌唱失控的主要成因,它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后果,甚至毁掉歌唱者的艺术生命。而歌唱焦虑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它包含声乐教学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歌唱者与观众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歌唱者个人专业素质、个性、成长历程、社会关系等内容。利用心理学手段研究焦虑与歌唱失控的内在联系,寻找其形成的心理架构,探索从日常声乐技术训练入手对歌唱者进行心理能力培养,完善歌唱者个性心智,培养其对歌唱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对歌唱失控现象加以规避和疏导。  相似文献   

12.
歌唱艺术是通过声音感染人、打动人,如果一个人在歌唱中心理有障碍,唱出的声音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歌唱者取得成功的保证,也是一位歌唱者必须具备的.歌唱者的心理培养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克服主观片面性和保守性,这样遇到困难容易克服,技巧方法容易掌握,学习进步快,心情就高兴,便会出现良性循环的好效果.其次,歌唱的方法应该是科学的、正确的.方法科学、正确,歌声就优美动听,只要感到声音优美,心情自然就更轻松、愉快,良好的歌唱心理便能得到建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13.
歌唱的心理训练对歌唱艺术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它对于歌唱者在演唱比赛时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获得最佳歌唱状态,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就:一、歌唱的心理状态;二、歌唱的心理训练;三、歌唱训练是时代的要求来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一种全身心的劳动,歌唱者只有通过良好的心理调整,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歌唱技巧并达到其艺术表现目的。声乐教师在第一堂声乐课中就应注入歌唱心理素质与歌唱心理平衡的调整训练,使学生心理的调整能力与歌唱技巧、歌唱表现能力同步发展。一、“欧唱心理失衡”的种类及其对策1.失去歌唱呼吸的平衡。呼吸是歌唱的重要机能,怯场者首先表现为呼吸失去控制,失去平衡。由于呼吸的急促慌乱,更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每一个因唱者必须在他发声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保持呼吸的平衡。呼吸的平衡有利于心理上的稳定,因此有许多联…  相似文献   

15.
歌唱心理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一名歌唱者来说,歌唱的心理因素一直是困扰他们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心理学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歌唱的心理,本文从佛学的角度对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们解决歌唱心理问题要内心入手,深入了解我们的心性,抵御外在世界的诱惑,通过学习佛教的梵音,让我们静心歌唱,从而达到心声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歌唱者用自己嗓音来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如何处理好歌唱技巧与歌唱情感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歌唱者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声乐作为一种俗雅共赏的表现性艺术,其存在和传播都离不开创造主体的积极参与.每一次感染人的歌唱都是一次歌唱技巧与歌唱情感的完美结合,这样的歌唱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娴熟的歌唱技能与技巧是让歌唱情感正常抒发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是保证歌唱情感正常抒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一个好的歌唱者,必须正确、能动地调动和支配自身与歌唱有关的各个器官,构成一个健全而良好的歌唱“乐器”,以完成全身心的完整的艺术歌唱。在此过程中,既要进行艺术嗓音发声的机能训练,又要进行用嗓音来表达音乐风格能力的训练。在这一系列训练以及作品的表达过程中,充满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并且心理活动对歌唱者的歌唱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入手,从心理的主客观方面分析了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归纳了歌唱发声中的几种心理障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演唱中,心理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唱者的不良心态会对声乐演唱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歌唱的基本功欠缺,表演基本功欠佳,演唱前的准备不充分,演唱后没有深刻地反思等方面都是歌唱者在训练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针对歌唱者的不同情况,可以尝试一些科学的调整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控歌唱者的歌唱情绪,克服紧张心理,提高演唱技巧。强化基本功训练,形成纯熟的技巧,演唱前做充分准备,演唱中树立必胜的信念,通过参加演出提高舞台实践能力,都是树立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金盈希 《林区教学》2009,(4):115-116
声乐艺术是通过乐曲、歌词表达人的感情的艺术。声情并茂是对每一个歌唱者的审美要求,也是歌唱者在其艺术生涯中孜孜追求的目标。只有声情并茂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在歌唱中审美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如何培养、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揭示了审美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歌唱艺术审美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音响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从歌唱声音、音乐感觉、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去领悟和体会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把所有美的审美感受倾注在歌唱之中,把美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歌唱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