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WTO规则使各成员国环境立法更趋于国际化,而我国新刑法典颁行在我国入世之前,环境犯罪立法尽管有其科学性和时代性,但也存在与世界通行做法不一和有悖环境刑法原理的情形.我国新刑法典中的环境犯罪立法不足主要是归责原则上,采用民商法和刑法的一般归责原则,不合理;立法体系上,立法体例、保护内容、犯罪种类、处罚等方面不科学;内容规定上,主体、罪名、处刑的规定都存在矛盾.本文运用环境刑事法律原理,根据WTO基本原则对我国新刑法典环境犯罪立法的不足提出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刑法分则概述学习本章时,同学们应重点掌握两方面问题:一、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关系;二、罪状、罪名、法定刑的概念和种类。一、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的关系我国刑法典包括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规定刑法的指导思想、任务、立法根据以及定罪量刑的一般原理、原则,分则规定各种具体犯罪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国家,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亟需刑法的有力保障。虽然我国97刑法典增加了关于污染环境犯罪的规定,但我国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仍明显滞后。本文主要探讨论述了我国刑法关于污染环境犯罪之规定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完善之策,认为:在立法形式上,就规定罪刑明确而独立的非刑事法律规范;污染环境犯罪应以“危险犯”为基本犯罪形态;应增设故意提供虚假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罪。  相似文献   

4.
该文就《俄罗斯联邦刑法典》(1996年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 )有关生态环境犯罪的立法模式及主要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有关惩治环境犯罪规定的不足进行剖析 ,以期得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设立期货犯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我国刑法设立期货犯罪的立法模式、期货犯罪的体系以及处罚期货犯罪的原则。由于期货市场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期货犯罪的表现形态还有待探讨。本文借鉴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及国外的立法规定,认为我国刑法应当在作为经济法的《期货交易法》中设立刑罚处罚规范,待条件成熟后移入刑法典。同时认为对期货犯罪应采取必要性原则,即谦抑原则,以限制期货犯罪的范围,发挥刑法的“最后手段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犯罪主体、刑罚制裁、刑事管辖权等立法滞后。我国刑法典应修改 :增设计算机犯罪新的罪名 ,降低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 ,增加单位计算机犯罪的规定 ,完善计算机犯罪的刑罚制度 ,拓展刑法管辖领域  相似文献   

7.
和自然人犯罪相比较,新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某些规定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特别是对属人管辖权的规定中,未能涵盖单位犯罪的应有成份,疏漏了中国单位在中国领域外犯罪如何适用我国刑法的问题。因此,必须明确我国刑法对中国单位的效力范围,并界定出体现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特点的适用条件,以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弥补刑法属人管辖权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从1997年刑法设立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专节到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为“污染环境罪”,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在不断的进行修正和补充,但是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却没有发挥应有的威慑作用,仍然存在着理念和立法上的不足。因此,及时完善我国的环境刑法已经成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刑法是指规定行政犯罪及其行政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刑法具有刑法属性。从与行政法相衔接的角度考查,我国行政刑法存在问题有:行政法条款与行政刑法条款衔接不力,行政违法责任和行政犯罪责任的竞合缺乏系统规定,劳动教养制度急需改革及缺乏完善的保安处分制度。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协调行政法与行政刑法条款,完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竞合立法,在刑法典中专设“保安处分”一节并于该节中吸收劳动教养制度。  相似文献   

10.
恐怖犯罪存在地域广且破坏性极强,打击恐怖犯罪需要完善的立法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为适应形势需要,我国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对刑法中有关恐怖犯罪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立法调整,但是我国刑法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定尚不够严密和成熟,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需要进一步弥补。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完善经济刑法立法,是时下刑法学界不断探寻的重要命题,其中,经济刑法立法模式的选择也是学界争议的焦点。经济刑法立法模式的选择固然考虑经济犯罪的特质,但是,也不能脱离一国法律文化与现实状况。因此,采用刑法典统摄经济刑法规范以及在附属刑法中作提示性的规定的立法模式,是符合我国经济立法的发展规律的。当然,我国经济刑法立法模式有进一步完善之处,如刑法修正案立法形式与内容完善、附属刑法与刑法典的衔接与协调等。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1997年3月颁布的新<刑法>,归纳我国刑法有关惩治环境犯罪的规定的进步性及不足.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犯罪中止,是刑法典和刑法学的重要内容,它同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等犯罪形态一样,都属于故意犯罪过程中的未完成形态。但是,它又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等犯罪形态存在本质的区别。由于目前我国在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中对犯罪中止都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也亟待解决,所以本文特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法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典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罪刑法定原则,刑事立法的现实与这一原则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与差距,直接影响了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必须在适用刑法典的过程中运用立法解释和刑事司法解释的方式补救,才能消除这种影响,最大限度地体现罪刑法定原则,更加充分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  相似文献   

15.
刑法对社会生活的介入与调控有其质的规定性。刑法干预超过一定的度,刑法不但不能达到规范的目的,而且刑法自身也有变为“恶法”的危险。面对日益严重的犯罪现象,刑法立法不能沿着重刑化与犯罪化的轨道作单轨运行。刑法的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应当成为刑事政策的当然内容,构成刑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罪之合理性要求的满足,意味着刑法的最后手段性与最轻刑罚要求。面对有着重刑化犯罪化倾向的刑法立法实际,刑法的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应当对我国刑法立法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在赌博行为的犯罪构成设计和刑罚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缺陷。对赌博犯罪的犯罪客体和对象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对赌博犯罪罪状归纳不合理,对擅自发行、销售彩票的犯罪行为定性不当,没有规定强迫赌博罪;在主观立法方面也存在不足。应提高赌博犯罪的法定刑期,扩大量刑幅度,明确罚金比例和标准,加重罚金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刑法第十二条规定我国刑法采用“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但是审判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在“处刑较轻”的理解上有两个方面:对于同一种犯罪,新旧刑法规定的主、附加刑互有轻重时应当以主刑轻重为判定依据;新旧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完全相同时,则应当以法定刑适用条件较宽的刑法作为“处刑较轻”的刑法。在对“已生效的判决继续有效”的理解上,对尚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的应当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而对于继续犯、连续犯跨越新旧刑法时域的应当适用新刑法,当旧法对该罪规定的法定刑较轻时,可以采用旧法。如此,从立法原意和实践需要出发,才能准确把握“从旧兼从轻”溯及力原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针对法人违法犯罪的问题,我国除了规定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外,对其违法行为也规定了行政责任,并授予相应的行政机关予以查处和制裁。在我国的一些经济立法、商法和行政法中都对其有所规定。但是对于如何将个人或机关的违法行为归责于法人的归责原则少有详细、具体的明确规定,这在执法实践中不免产生一些困难。文章主要分析这些经济、行政立法在规定法人违法行为的责任方面的立法概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刑法第一次以总分则相结合的形式规定了单位犯罪,标志着我国刑事立法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本文立足于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和我国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对单位犯罪的主体和范围进行论述,并对司法实践中惩处单位犯罪的做法进行了具体的探讨,提出了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单位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和西方国家均不乏宽严相济的思想和规定,刑事政策变迁及适用离不开当时的客观环境。现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展轨迹最终将体现在刑事立法的相关规定上,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规定的修改。具体地,在刑法上应将宽严相济写入刑法总则、缩小死刑适用范围等,在刑事诉讼法上应规定沉默权、规定刑事和解制度等;在未成年犯罪刑罚立法上应对未成年犯限制或者禁止某些刑种的适用,建立未成年犯缓刑制度,取消未成年犯罪记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