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被人们称为"全球第一CEO"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有句名言:"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着‘自信’展开的。"凭着这种自信,在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20年里,韦尔奇显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创造了20世纪的商业奇迹。韦尔奇的自信,与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与其他独生子女父母不同的是,韦尔奇的母亲对儿子  相似文献   

2.
被人们称赞为“全球第一CEO”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有句名言:“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凭着这种自信,在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20年中,韦尔奇显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创造了商业奇迹。韦尔奇的自信,与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1935年11月,韦尔奇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他是家里的独生子。  相似文献   

3.
杰克·韦尔奇刚从通用电器公司董事长职位退下来,就做起了咨询和培训顾问。目前,他正为五位CEO提供有关“学习驱动组织”的咨询。在他看来,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其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与学习相结合,正成为公司成长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4.
畅销书点评     
《杰克·韦尔奇自传》点评享有“全球第一CEO”美誉的韦尔奇,在短短20年间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从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场资本增长30倍,达到4500亿美元。韦尔奇成功的经历,独到的经营理念怎能不令渴望成功的人们动心呢。(何竹)  相似文献   

5.
"哦,是的。"菲尼斯·韦尔奇博士说道,"我可以把死人的灵魂带回来。"学院年轻的英语老师斯科特.罗伯特森笑道:"真的,韦尔奇博士""我的意思是,"韦尔奇博士说着,然后他左右看看,确定没人偷听,继续说,"不只是灵魂,我还可以把身体带回来。""我想这不可能吧"罗伯特森说道。"为什么没可能这只是一件简单的  相似文献   

6.
通用电气(GE)新任董事长兼CEO杰夫·伊梅尔特在与中国13位CEO的对话中,提出一个新奇的观点:企业管理中最坏的事情就是CEO把自己当做是老板,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发号施令。理由很简单,因为人们更愿意服从的是新的创意、新的思想和梦想等人性化的东西,而不是枯燥的制度,规范和命令。 企业在尊重和信任基础上长寿 GE公司有这样一句话:韦尔奇无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十年里,学习型组织已经变成了"热门话题".人们一致的看法是组织内部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有效组织的一个特征."任何一个没有促进学习--尤其是快速学习的组织,不可能成功地在竞争中取胜".组织必须通过"最佳学习"来求得"最佳生存".因此,企业必须由支持学习、反馈和创新的组织转变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8.
杨威 《成长》2007,(1):61-61
被称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CEO杰克·韦尔奇在进行全球巡回演讲时,有个年轻人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任何组织都需要两种人--一种是官僚主义者,一种是疯子.前者保证了组织按某种秩序运行;后者用新方法、新观念挑战秩序. 我们把他们分别称作"企鹅"和"孔雀".企鹅代表一种心态、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企业文化,即不愿突破固有的秩序和模式.我们的组织需要一些企鹅作为保守力量,来维持传统,保存关于组织的记忆,使我们不重蹈覆辙,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局势面前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孔雀为组织提供创造力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企业界,提起杰克·韦尔奇,无人不晓。人们都知道他是美国最优秀的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的前CEO。提起韦尔奇在克劳顿维尔(Crotenvill)管理培训中心为GE公司经理们讲课,企业老总们更是对这位在通用电气公司执掌了20年的前总裁、美国当代管理大师肃然起敬。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是美国GE公司人才培训基地,也是公司培养管理人才的企业大学。  相似文献   

11.
杰克·韦尔奇被企业界和新闻界誉为“世界第一CEO”、“20世纪最伟大的商业领袖”.在他的领导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实现了巨大的企业转型,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奇迹.杰克·韦尔奇的卓越领导艺术可以概括为“指挥若定”,即定哲学、定角色、定愿景、定策略、定制度、定文化、定人事、定政策,他由此实现了最完美的领导,堪称为“超级领导”的绝好范例.  相似文献   

12.
资本逻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资本逻辑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刺激了现代化的"生成"与发展,引发了全球化的趋势,使历史变成了"世界史",可见,在创造现代文明方面资本逻辑"功不可没";然而另一方面,资本逻辑在创造现代文明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给人类带来的"祸害"也不可忽视,主要表现为,资本逻辑造成了人的抽象性存在,导致人的"异化",使人成为"单面人",此外,资本逻辑还引起了世界的动荡,导致了道德意义和道德责任的丧失。因此,我们应客观、理性地看待资本逻辑这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3.
ESOP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SOP模式起源于美国 ,经过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迅速发展已逐渐风行于西方企业界 ,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产权组织形式 ,并形成各具特点的 ESOP模式。员工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既是劳动者 ,又是所有者 ,可以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从而成为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ESOP模式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制度条件 ,实现了公司治理中从“股东治理”向“共同治理”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基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理论框架,探讨了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更为突出的"项目教学"为例,说明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我校体育课程结构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体育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在依托自身实际和传统的基础上,构建富有特色和实效的体育课程结构。新型体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健康第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发力点,全面带动学生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等有序、高效开展。总体目标是切实形成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结构,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等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依据上述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们设计了由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必修体育选项课,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起始开设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体育课,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运动项目教学俱乐部锻炼指导课,校级运动代表队队员开设的运动训练课,社团体育活动,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达标”锻炼活动,有组织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有组织的校外体育实践9个紧密联系部分组成的新型体育课程结构。我校在新型体育课程结构基础上实施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树立“大体育课程观”,教学组织与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物质基础建设、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等必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学说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两种"二重性":一种是"与生俱来的二重性",另一种是"历史地获得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属于第一种,商品和资本的"二重性"则属于第二种,前者不能充足地说明后者,对后者的透彻说明须借助拜物教批判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的精义在于揭示"物"的"社会形式"是如何"历史地获得和叠加"的。马克思的"二重性"学说与"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叙述逻辑的任务在于,理论地再现"物""历史地获得和叠加"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而获得其"二重性"这一历史过程。把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逻辑"偷换"为从"具体"到"抽象"的"下降"逻辑,是一种有害的理论倒退。  相似文献   

17.
产权是资本要素所有权。资本要素包含物质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按资本要素分配,就是物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之间的分配。“按劳分配”是劳动力产权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者领取工资是劳动力价值补偿,不属于“按劳分配”范围。明晰产权关系,就是要明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的关系;明晰劳动力价值补偿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明晰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28年美国共产党人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把争取黑人群众参加革命运动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随后美国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无疑为美共开展这一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即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也未换来期待的成果。这一时期,美国共产党人虽然通过“斯考兹博罗男孩案件”赢得了许多黑人的赞誉,通过组织“分成制农民联合会”团结了一部分黑人小农,但却始终未能将广大黑人群众动员到自己的旗帜之下。  相似文献   

19.
临沂银雀山汉简《吴问》记载了孙武根据晋国六卿自定地亩的大小,收取赋税的轻重,预言其败亡先后,劝谏吴王厚爱其民的史事,表现了孙武以民为本的军事思想。这与孙武后来谏阻吴王“民劳,未可”,暂时不要攻楚入郢和六年后“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的做法,以及《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惟民是保”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孙武在军事上以民为本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re are best practices that organizations can employ to link their learning initiatives to corporate strategy. Human capital and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HPT) professionals need to push their organizations to embrace a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genda that is linked to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s need to include a learning representative in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process. If the human capital or HPT professional and CEO work together toward a common goal, the business can achieve the greatest benefit from learning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