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赵丽 《成才之路》2013,(14):14-14
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我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喜欢老师,必定会听他的。但现在要被学生喜欢又谈何容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的孩子,举两个例子。例一:下雨了,我打着伞正准备回家,我班上的一个男孩走过来说:“老师,把你的伞借给我好吗?”我有些意外,说:“可我只有一把伞。”学生说:“老师,淋了雨我会感冒的,你就借给我吧!”他让我舍己为人呢!我无语……  相似文献   

2.
“妈,这周我不回家了。” “哦,那注意身体!”(回答声中带着失落) 他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他的妈妈苦苦盼了他两个月。可他…… 自从来到了新学校,认识了新同学后,他的心全不在学习上,整日浑浑噩噩地过:呆在网吧,吸烟,喝酒也学会了。  相似文献   

3.
七彩万花筒     
六岁的小芳很可爱,常常被班里的小男生追捧。有一天,小芳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咪!今天小强跟我求婚要我嫁给他。” 妈妈漫不经心地说:“他有固定的工作吗?” 小芳想了想:“他是我们班里负责擦黑板的。”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2005,(10B):23-25
一天,我去超市买了一堆香蕉回家,浩浩回家后就守着那堆香蕉吃开了,当爷爷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吃了四五只了,嘴里还在嚼啊嚼的。爷爷生怕他吃撑了,就很严厉地对他说:“怎么能吃这么多,肚子要爆炸的。”蔡宇浩却理直气壮回答:“我吃这么多香蕉,是想多去两趟厕所啊,你们说的,这样有好处。”  相似文献   

5.
“老师,他今天没有穿校服怎么办呢?”我刚到教室门口,班长就大声对我说。是呀怎么办呢?今天广播操比赛,没穿校服可是要被扣分的!昨天放晚学我再三叮嘱学生上学要穿校服,可是今天还是有学生没穿!我严厉地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眼睛红红的。之前他肯定被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责骂了。我把该学生叫上来问:“你怎么没穿校服呢?”他很委屈地说:“早上起床晚了,急着赶来上学就忘了,我现在就回家去换!”我想了想说:“算了,等你回家拿来可要迟到了,再说一个人回家也不安全。”  相似文献   

6.
修昆红 《山东教育》2000,(17):33-33
写作是个性活动,因为它是个体的人完整的精神活动的结果。因此,作文教学要有个性,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层次,以“因人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教法。 记得在小学二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了我们人学来的第一篇作文。眼巴巴地望着黑板上的题目,直到放学,我硬是一个字也没“憋”出来,只好偷偷地把同桌的作文本拿回家去“参考”。此后两年,我的作文课是在惶恐与茫然中度过的。直到四年级换了语文老师,我的作文命运才从此有了转机。 新老师的第一次作文课是半命题:“我喜欢的……”…  相似文献   

7.
那年我当初三年级班主任。一天上午,快要放学时,我到班里说:“今天下午三四节课,我们要清理操场上的杂草。下午上学时,请大家每人带一把小铲或铁锹。”话音落地,男生唐水接腔说:“我不带。”我问:“全班全校人人都带,你为什么不带?”唐水说:“我就不带,你还能咋着?”我有些生气,只因听说他不想上学了,怕他成“流生”,就不愿“得罪”他。于是我说:“你怎么回事?来,到我办公室一下。”我的意思是,到了办公室再告诉他,你反正不想上了,带不带无所谓,只是别在课堂上跟我闹别扭。但唐水并不“领情”,反而质问我:“你叫我…  相似文献   

8.
吴文君 《母婴世界》2013,(10):120-123
女儿10岁那年的署假,有朋友从南京来,我们在十全街请他们吃饭。席间,朋友的两个男孩子,向爸妈要求:“吃完饭我们要出去逛一逛前街。”大男孩已经18岁,高高大大的,他的爸妈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这两个男孩子走后,女儿也要求道:“我要先回家。”也许是刚刚两个男孩子走的惯性,让我也毫不犹豫地说:“你先走吧”。问她带没带公交卡,她说:“带了。”我告诉她:“门口有4路车可以坐回家,到了家打个电话给我。”女儿答应后,就走了。  相似文献   

9.
我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男孩,无论他的作文是写人、写事、写小动物,还是写一件东西,在每一篇作文最后都写有同样的四个字:“我真高兴”。当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写的时候,他却皱着眉头反过来问我:“老师,您不是说‘写作文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来’吗?”孩子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同时也促使我思考。不得不承认,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都是拿着腔调表达着诸如“我真高兴”之类的“虚情假意”。作为教师只要求学生习作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却不知孩子内心深处的感情是否已被唤起。写作本应是有感而发,而不是发之后感…  相似文献   

10.
开学几天了,我班新生兴国小朋友还要家里人陪着。游戏课上,正当兴国玩得高兴时,我让他奶奶悄悄地回家了。一会儿,兴国发现了,便嚎啕大哭,拔脚就跑。我赶紧拉住他,说什么也不行。他躺在地上抓呀踢呀,直闹着回家。“回家,这可不行!”我想,“对了,就借‘回家’来转移他的注意吧。”于是我说:“回家要排路队,我们来练习排路队回家吧。”我这么一说,他不哭了,跟着小明友们排好了队。我又说:“大家排得真好,多像一队守纪律的小羊。小羊们,  相似文献   

11.
回家木里要回家了。他的书包里,装满了从巧克力树上摘下的巧克力。大嘴来送木里。木里问他:“你不会再跟小鸟吵架了吧?”“当然不会!树妈妈的爱是越分越多的,我盼望有更多的小鸟飞来。”大嘴说,“我以前真傻,以为小鸟会夺走树妈妈对我的爱。”大嘴和木里手拉手,正说着话,突然,他们听到了钥匙开门的声音。大嘴把木里的手一松,木里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咕咚!”摔在自己的床上。爸爸妈妈打开门进来了。“木里,睡觉干吗还背着书包?”妈妈问。“我刚从巧克力树上摘了一袋巧克力回来。”木里说。妈妈以为这是木里的幻想,笑道:“是吗…  相似文献   

12.
文志平 《湖南教育》2002,(24):46-46
一位老师在教“可能性”这一课时,要学生抛硬币,并且告诉学生出现国徽面与数字面的机会各占一半。有个学生在课堂内一连抛了10次,出现国徽面有8次,数字面有2次。他就说:“老师,你讲的不对,我已经验证了。”这位老师微笑着说:“你今天回家继续抛,抛几千次,看看结果如何。”这位学生回家后,死劲地抛啊抛啊,一连抛了5000次,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在朋友家发现了一颗神奇的“魔豆”,豆瓣上有祝福的话语:‘猪’你成功!我非常好奇,想知道豆瓣上的字是怎么来的,就问朋友:…魔豆’上为什么能长出字来?”朋友说不知道。回家后,我先询问了教中学物理的爸爸,他说不知道。又查阅了“十万个为什么”,上面也没有关于“魔豆”的资料。这可怎么办呢?我想:要解开“魔豆”之谜,只能自己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秀气的学生,但面部表情有些呆板,是他的班主任在下午第一节课时匆匆带到咨询室的,高老师激动的介绍说:他要回家不上学了,他入校时是我班第一名,如今成绩下降了,三十来名,在班里人缘也行,没打过架,一直好好的他突然说不上学了,他爸爸妈妈也来了,你与他谈谈。虽然我不喜欢咨询这样被带来的学生,但我理解老师家长着急的心情,我想这个学生所说的问题绝不是一时兴起,他绝不是“一直好好的”。我让他坐下后,直接切入主题,因为他是高二的学生对我都有所了解。怎么了?我不想上了。为什么?反正高考我也考不上,考不上也是回家干活,现在回家也…  相似文献   

15.
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来,总不断遇到一些学生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在处理这些事的过程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列举如下几例,希望对年轻教师有所帮助。有一次,有学生来报告,两位学生在打架。我说:“把他们叫来。”其实,我已猜到:又是以大欺小。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对手”。他们人未进来,就先传来哭泣声。经双方申述之后,我已经明确主要责任在于“强者”用强。我让“弱者”先回去,把“强者”留下,对他说:“怎么?要逞强?在自己班里逞强有什么意思?打人犯法不知道吗?你想学古代的英雄豪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些课文中的新词,突然,有一个学生轻声地说:“老师,你写错了。”我问:“是哪个字啊?”“‘遥远’的‘遥’。”我回头审视了一下黑板上的字,觉得并没有错,就继续问:“错在哪里呀?”他鼓起勇气站起来说:“‘遥’字的第二横应该长一些,可是您没写出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  相似文献   

17.
《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三只小猪要去游泳.猪妈妈说:“宝宝们.千万要记住回家的路。”一只小猪说:“我记住了.路边有棵大树,树下有只胖河马在乘凉。”另一只小猪说:“我记住了.草地上有一群小鸡在找虫子。”最后一只小猪说:“我记住了,河边有只大鳄鱼在晒太阳。”游完泳.该回家了。可是,晒太阳的大鳄鱼、找虫子的小鸡、还有乘凉的胖河马全都不见了!三只小猪迷了路……“呼噜、呼噜.我要回家!”“呼噜、呼噜.我找妈妈!”还好,听见它们的哭声.猪妈妈跑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在批改三年级第一次习作时,遇到了数篇这样的习作: 小摄影师跑走后 电车停了,小男孩跑回了家,他装上了胶卷,又跑回了高尔基的家,他给高尔基照了相.就回家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曲一:家里有大灰狼 他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长得特瘦小,心理年龄似乎还处于幼儿园时期,好动,整天蹦蹦跳跳,从未见他认真走过路。有一天放学,他主动到我身边央求我:“老师,我今天留下来值日好不好?”“今天是你值日吗?”“不是。我想值日。”由于一年级小朋友有家长来接,为不让学生家长着急,我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他失望地排队回家了。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在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要充分给予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机会,这是培养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的好方法和主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呢?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多肯定少否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我在上四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公开课时,出示了一道这样的应用题:“三八妇女节到了,小明到花店买花,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花店的标价是这样的:菊花3支12元,百合花4支20元。小明想买7支百合花,可是他只带了30元钱。你们说他带的钱够吗?学生独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