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群体南迁的一支民系,保持和弘扬优秀的华夏文化是他们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客家民俗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虽有借鉴吸收南方土著的山地文化,但更多的是继承传统的中原文化。探析客家民俗舞蹈艺术,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渊源,让中原文化的精髓世代流传下去,既是当代客家人的精神信仰,也是华夏子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在客家学的研究中,客家民系的本质问题争论较多。我们认为客家群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原汉人南迁而不是客家人南迁的结果,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古百越族的支系主要是畲族融合形成了现在称之为客家的民系,而且在这个融合过程中畲族不占少数。  相似文献   

3.
肖莹 《文教资料》2007,(20):130-132
客家饮食文化不仅包含着客家民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信息,而且蕴藏着该民系的人生态度、生存理念和思维方式。客家饮食文化除包含了许多中原饮食文化的因子外,更多地体现了客家社会特有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客家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支富有独特迁移历史与人文性格的民系。从目前学界对于客家民系的学术研究中,学者们更多的是注重客家民系的迁移形成历史以及它的乡族特征等,而对于客家民系人文特征的整体把握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拟就福建闽西客家特别是连城客家的基本生态、生业状态,以及客家民系的从商习俗与走向南北各地与海外各国的历史经历做一探讨,从而从一个不同的民系角度,扩大对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广阔视野。  相似文献   

5.
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客家民系昭示文化正统的象征.它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择中为尊理念,从客家民居的取向、选址、造型及建筑材料等方面昭示了客家民系对中原文化的传承理念.  相似文献   

6.
《围龙》的创作成就和特色,得益于客家民系意识深层原动力;作品勾勒出客家民系意识的特质:对中原黄河文化的高度认同,对接纳海洋文化的自觉热情;认定了客家文学图腾──围龙屋;喻示走出纯粹传统意义的黄河文化,在开放流通中吸纳蓝色海洋文化,是客家文化的时代变迁和历史使命。客家民系意识的倡兴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民系意识与地域文学创作存在着有机联系。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民系个性可能走向淡化、消失,将是更多民系民族共同面临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化的底蕴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客家文化的根基,这可以从客家民系的形成以及诸如方言、礼俗、戏剧等客家文化事象中得到印证。闽西汉剧是清中叶在闽西客家祖地孕育形成的客家人酷爱的地方戏剧,在此,从闽西汉剧的形成、闽西汉剧与中原文化的渊源以及闽西汉剧演绎客家人的中原情节等方面分析中原文化在客家地区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略论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其多元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的客家研究,偏重于从历史文献和谱籍资料来考证客家历史渊源,强调客家是纯粹中原汉族血统,这显然是与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不相符的。近年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认为客家的主体是少数民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血缘上去界定客家的观点,因而也失之偏颇。本文认为“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种族上、血缘的概念;客家文化的构成是多元因素的,但其中既有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因子,也有相邻民系文化的成份,但其主体是中原传统文化,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必须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赣南,中原汉人南迁的中转站与聚散地,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然而,这里的客家认同意识却不如闽粤强。基于此,本文拟从自然地理、民族交融特点和“客家热”的兴起以及客家研究宣传等方面分析赣南客家族性潜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对客家山歌作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分别从语音、用词、用字、修辞几个角度进行。研究表明 ,客家山歌的语言有很大的存古性 ,它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面貌。其中的根本原因 ,在于客家民系源自中原故土  相似文献   

11.
贺州客家竹板歌,是流传于贺州市客家地区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说唱曲艺,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源于古代中原,与南方各土著民族交流、融合,经过长期演变、发展,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鲜明的地方特色.贺州客家竹板歌,明显整合了瑶、壮和其他汉族支系的民歌元素,曲调优美动听,别具一格.传承、发展、保护客家竹板歌,符合人民的精神需求,也是党和政府大力建设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台语文学"应包括客家文学,但鉴于鹤佬话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客家话,故客家文学只好另张新帜。客家文学今后要得到健康发展,在强调族群独特生存境况下形成自成一格的文化个性的同时,决不能由此割断与汉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联系,更不能把客家话拔高为所谓"台湾民族语言"之一种。要凸显客家意识写作,而不能把用客家话写作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客家妇女品格风貌及其形成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家民系是中国汉民族衍生出来的六大民系中最富有特色的一个民系,尤以中国客家妇女自然质朴、勤劳节俭、贤良慈善、精明能干等品格和风貌最受世人关注和称赞。中国客家妇女高大完美的形象特质是在改造和利用闽粤赣边山区艰险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在当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仍具重要意义,应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客家话"是伴随着客家意识产生而产生的一种方言名称,是显示客家族群特征的一个重要载体。从明中叶开始,广肇惠地区出现客家方言的称谓,在同一时期的粤东北地区没有把自己的方言称为客话。清末民初时期,客家方言名称传入粤东北客家人聚居的核心地带,并被客家知识分子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客家是中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民系。其所处闽、粤、赣边区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水-分田”之说。明清时期,客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垦荒辟地,开发物产,兴山利;积极发展纺织业、制瓷业和矿业等手工业;开展商业贸易,促进了市镇的繁荣,形成了客家地区的早期经济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6.
客家民俗中的越、僮之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客家人聚居的闽粤赣地区,历史上是土著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因此,客家民俗曾受到百越民族及其传人文化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服饰、饮食、婚姻、丧葬、宗教信仰、节日、杂俗等方面论证,说明:客家文化是多元一体文化,岭南百越文化,曾对南方汉族各民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西的客家人与平话人是两个汉族的族群,尽管由于时空的差异造成了平话人与客家人在迁徙空间、生计方式、风俗习惯、信仰习俗、语言和族群特点等方面的差别,但是两者仍然是汉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继承和延续了汉民族文化的传统,是汉民族同源异流的分支。  相似文献   

18.
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词语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的词语。客家先民由北往长江以南迁徙就进入了百越族群的居住地 ,尤其是到了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后 ,曾与畲族有过一段时期的共处。今天客家话中有些无字可考的语词 ,在百越语中可找到音近义同或音合义通的说法 ,可能是古百越语留在客家方言中的底层成分。而一些有字可考的相同说法 ,则当为少数民族语言向汉语借用的结果。本文在音义论证的基础上 ,考释了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的词语 55条。  相似文献   

19.
汉族人的生育观念中具有强烈的男性偏好心理,客家人作为汉族的一个族群也不例外。白鹭古村客家人具有诸多关于男性偏好的故事。男性偏好生育观的形成具有香火观念、族人歧视、社会性别、高死亡率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孝道思想的根深蒂固是客家人生男偏好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