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当今已经进入了互相合作、和谐发展的时代,事实说明,许多天才并不是输在智慧上,而是败在了人际关系上。可以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人就不是一个现代人,一个不会与人合作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2.
阎勤 《江苏教育》2008,(18):8-9
师:小朋友,你喜欢搭积木吗?今天课堂上搭积木,不是自己一个人搭,而是一个小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3.
张家山汉简中的“私属”,既非一般意义上的依附性家众,也不是作为私家财产的奴隶,更不是庶人,“私属”是一个法定的特殊身份人层。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关系领域正在发生着一种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合作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一个重要的品质,需要通过长期培养才能形成。合作也是中小学生需要学会的做人技能。与人交往的能力是“做人”的一个基础.学会与人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会与人合作。  相似文献   

5.
一、从人性的角度看德育应从分离走向融合 (一)德育与人的整体性融合,为培养完整的人格服务。人是一个生命整体,也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整体;由此,日本小原国芳提倡“全人教育”,分为“心”和“身”的两方面。人也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学整体”。王国维将“完全之教育”分成“体育”和“心育”,“心育”中又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但我们绝不能忘记,人是生命整体。“只要人的某些部分受到工具式的对待,那么整个人(人的整体)都会受到影响。人的灵性统一人的所有经验:做事的并不是手而是人;看的不是眼睛而是人;听的也不是耳朵的事,而是整个的人;思想的也不是人的脑而是人;爱的也不是心,而是整个的人。”由于人的德性被分成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德育也被分割开来,出现了主知的、主情的、主行的等不同的流派。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见于《续毗陵诗录》)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无论是一轮玉盘,还是弯弯残月,都能获得美感。但是,如果用高倍望远镜观察月球,就会发现晶莹皎洁的月亮,原来竟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荒原。这并不是月亮欺骗了人,而是因为我们距离月亮太远,造成了视觉之误。  相似文献   

8.
浅谈地理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它则是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评论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冠以“潇洒”、“有风度”、“有气质”之类的褒奖词,这其实就从某种角度上对此人魅力的肯定。作为教师,是否具备魅力尤为重要,这不是关系到个人的威信,还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的固化及其固化过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一个人”固化说法的形成过程。“一个人”在明代以后开始固化。当复指短语“指人专名十一个人”作主语时,由于“重新分析”机制的促动,“一个人”从复指短语中分离出来,修饰后边的谓语,意义上也发生了变化,表示“独自”义。  相似文献   

11.
徐华 《现代语文》2005,(12):77-77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新课标所倡导的"对话教学"却是一种新方法.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对话教学的最终产品是具有对话理性的、具有社会交往和沟通对话能力的人.高中生在生理、心理上趋于成熟,有张扬的个性,喜欢与人交往、希望被人赏识的特点.因而,我个人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地开展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2.
其实"兵带兵,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兵教兵"使学生学会合作,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兵教兵"可以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指导学生虽然不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过程中行使教师责职,对实训小组负有指导、管理责任,根据实训要求合理按照程序安排学生训练,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增长学生才干。  相似文献   

13.
对"反思"的讨论是要以哲学史为背景的。反思不是纯粹思维,也不是事后之思,真正的反思要求深入到历史最本质的那一维度去。从马克思的意义上来说,反思就是一种实践,它应当让我们重获一种力量,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以赢得一个更好的自我方式来改变世界,以最特殊的方式来缔造普遍,以此为人作为人的类生活立法。  相似文献   

14.
杨慰尊 《湖南教育》2004,(13):14-14
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聪明善变而非循规蹈矩的人。从学生时代就不喜欢平铺直叙、毫有波澜的课。我想,如果我当上了老师,我首先就是一个知识的权威,一个驾驭课堂的强手。师范毕业后,在与纯真无邪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中,我那超乎常人的自炫心理日益膨胀。如果不是发生了那件事,我可能至今仍然沉浸在“权威开讲”的自我陶醉中。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气息”与“文化氛围”应该不是两个互相抵触的概念。大至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小到一家单位,一个家庭,这两个方面是完全可以处理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尤其作为“书香门第”的校园,这两者当中倘若少了一件或是出现明显的“瘸腿”总会使人感觉到更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好多著名的数学问题不是出自数学家之手.比如,俄国大文豪列夫&;#183;托尔斯泰(1828-1910)就曾提出过一个颇有趣味的数学问题:割草队要收割两块草地。其中一块是另一块的2倍.全队在大草地上收割半天后分为两半,一半人继续留在大草地上。另一半人转移  相似文献   

17.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和物质明的一项重大奠基工程。如何摆正与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的地位及其关系,对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至关重要。德育和智育在总体上、客观上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改造人的世界观。但二在方法论上又表现出认知指向的不同殊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始终围绕一个“人”的问题,具有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特点。所以,作为社会的“人”,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他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途径,使之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德育占主导地位,智育占中心地位。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对培养“四有”新人来说,是我们思想观念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佚名 《内蒙古教育》2007,(10X):38-38
自挪威回来后,我就发誓不闯红灯。 说来你难以相信,那不是被人教育而是被狗“教育”的结果。 挪威的卑尔根本来就一个“静”字,清晨,只有海鸥在啼,海风在吹,风很腥但腥得很清冽。  相似文献   

19.
儒家心学一系的基本思想进路,在于寻求意识主体的落实,并最终在人的内在性上找到其确立的根基作为最高本体。这种本体不是一个现成的他者,而是一个敞开的,由人的直觉体悟、并由此而得以成立的。通过对《中庸》一文中的核心观念“诚”的考察,认为:“诚”是《中庸》所建构的世界的奠基性观念,由此而形成的哲学体系成为儒家心学的理论雏形。  相似文献   

20.
交往就是合作,就是实践本身;交往不只是物质层面上的变换,也不只是精神层面上的变换,还包括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互间的变换;交往的成因不是中介客体的一致性,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相同一的实践过程本身,在根本上说是人的自我生成、自我塑造、自我确证也就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应该以“主体-主体”结构代替“主体-客体-主体”的三极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