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安顺市近8年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资料及其计算指标,选取5种影响耕地生产效益因素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将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耕地生产率为因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据回归模型,安顺市耕地生产率与农机总动力、地膜使用面积及有效灌溉面积比率呈正相关,而与化肥使用量及农药使用量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分析,根据安顺市耕地利用特点,提出提高耕地生产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安顺市近8年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资料及其计算指标,选取5种影响耕地生产效益因素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将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耕地生产率为因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据回归模型,安顺市耕地生产率与农机总动力、地膜使用面积及有效灌溉面积比率呈正相关,而与化肥使用量及农药使用量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分析,根据安顺市耕地利用特点,提出提高耕地生产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安顺市2001~2008年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数据资料,选取了土地资源承载、土地生态环境和土地经济社会贡献3方面37个因子,采取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顺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在8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地质量状况向好的方面转变,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标准,距可持续利用阶段相差甚远。基于这一评价结果,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甘肃省中连川小流域为例,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一个保障粮食安全的人均耕地资源模型,即人均剩余耕地资源面积为零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耕地资源利用政策、人口管理政策变化和农业科技政策强化,以及土地生产力提高等的政策调整,探讨政策变化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福建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运用改进耕地生态足迹模型,基于“国家公顷”的标准对产量因子进行本地化修正,测算出福建省2006—2021年耕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引入耕地可持续利用指数,并对福建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2006—2021年耕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耕地可持续利用指数均呈现出一定幅度的起伏波动态势,除个别年份外,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上处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提出三个举措以提升福建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一是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二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耕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根据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采用聚类分析法,选取自然环境、土地结构、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等4类指标对山西省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提出四大区、十四小区的分区方案,并结合各区特点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方向及战略对策.该研究可为制定山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扬州市耕地资源的特点和动态变化,指出扬州市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建设,非农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提出了扬州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耕地研究往往只局限于生态、经济、社会的某一领域或某两个领域,或者割裂了三者的关系,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析鲁西南地区耕地生态经济系统,以统一的度量指标有效地将三者联系起来,克服了传统研究的缺陷;产量因子采用"省公顷"计算方法,结果更加贴近现实;同时研究弥补了鲁西南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空白。并利用灰色预测理论对耕地可持续指数作了预测。结果表明:鲁西南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低,而人均生态足迹较高,整体表现为生态赤字,耕地处于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预测长期内会进入中等不可持续等级。应致力于耕地数量、质量及人口方面,改善鲁西南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效益化、社会和谐化、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2009-2018年广安市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借助障碍度模型诊断阻碍各县(市、区)综合指数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广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各县(市、区)的变化趋势和增长速度不尽相同;广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呈现出集中化与两极化并存的特征;通过障碍度模型发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的主要障碍指标因子差别较大.为提高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应该继续加强土地资源管控,巩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粮食安全现状进行分析与预测,计算出保障广东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数量的底线:2005年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分别为212.22万hm^2和0.0262hm^2,2010年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为201.45万hm^2和0.0237hm^2。针对目前广东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实现广东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本文利用单因素评价方法开展新增耕地潜力预测分析,对各类型预测潜力进行分级,其中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为1075.70公顷,潜力区主要分布在五申镇、古城镇、伍什家镇,农村建设用地补充耕地的潜力为38.47公顷,潜力区主要分布在新营子镇,土地复垦补充耕地的潜力为169.32公顷,主要分布在伍十家镇和古城镇;宜耕后备土地开发的潜力为186.36公顷,主要分布在新营子镇。  相似文献   

12.
生态足迹是以土地为度量单位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根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了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江西省的土地承载力已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而且生态赤字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针对江西省各类土地资源生态足迹状况,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第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树立积极的土地资源保护观,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宏观调控工作.第三、采用高新技术,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  相似文献   

13.
百色地区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特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这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发点。1996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目标年。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乐山市2001-2010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再通过二者的年变化率预测了2012-2016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研究表明,乐山市2001-2010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则逐年减少,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与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乐山市2012-2016年预测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也逐年增加,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则在减少,耕地呈现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建议应严格控制耕地减少数量,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减缓日益增长的生态赤字,以此实现乐山市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及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漳州市为例,从数量、结构、单一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方面分析了2001-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漳州市各县(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漳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较大,总体上呈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和园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趋势;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地类相对变化率比较大;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分为较高、一般和较低三个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耕地锐减、质量恶化,严峻形势。这种状况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非常紧迫。必须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措施来实现我国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着多种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产权制度不完善、征地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完善、考核机制不完善等方面。这些约束机制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分析并探索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引发的土地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它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增,从而进一步加大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难度。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应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土地可持续利用又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经济、搞现代化建设,首先应分析、研究本地区各种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其中对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更应了如指掌,并科学地加以规划、利用.土地是一种重要的综合性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关资料显示,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提供.土地对农业来说,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资料不仅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又是有限的.“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持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对人多地少的无锡来说,协调好人口、土地、环境的关系,是实现现代化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江西省近几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了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特点,并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江西省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矛盾,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江西省土地的优化利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策: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大力保护耕地;开展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整理,挖大建设用地存量;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用地的有效供应;积极发展节地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与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