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波的波速、波长、频率、周期和介质的关系 例1 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B 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2个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C 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1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 相隔1个周期的2个时刻的波形相同  相似文献   

2.
判断机械横波的传播方向或质点的振动方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爬坡法”、“平移法”、“头头(尾尾)相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但都有“死记硬背”之嫌。只有深刻理解波的产生原理,才能正确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及质点的振动方向。 关于波的产生原理,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一册第139页至第140页有这样一段文字:“为什么介质中某一点发生的振动能向各个方向传播?这是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可以把介质看成是由大量质点构成的物质,相邻的质点间都有相互作用力。当介质中的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它周围的质点振动起来,这些质点的振动又会带动各自周围的质点发生振动,这样,振动就在介质内传播开来。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做机械波。”对于这段阐述波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机械波是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综观“机械波”一章,结合考试常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机械波问题中有下面的七类难点:波长的判断,波的多解问题,知波的传播方向判断某质点振动方向,画Δt后的波形图,波的干涉,振动和波动的综合,多普勒效应问题·一、“波长”的确定①  相似文献   

4.
理解波的形成特征,掌握波的分析方法,这是解决机械波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波动的三个考查重点作一简要讨论。 一、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特征是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后振动的质点总是重复先振动的质点,这也是波动形成的基本特征,理解并利用这一基本特征,可判断出各质点的振动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多角度地扩展物理知识 ,培养思维的多端性  发散思维的多端性也称流通性 ,它反映发散思维具有发散、流畅、敏捷的特征 ,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发散。在波的教学中 ,对重难点知识力求在发散思维的多端性上有所突破。   1 “波长”是本章重点 ,我们从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揭示概念的实质 ,提出分别从质点的振动情况、振动和波动关系等方面怎样定义波长 ,从而得到 :  ①从振动和波动关系说波长是“振动在一个周期里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②从振动的位移说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 ,两个相邻的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机械波的理解 1.判断质点起振方向 在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所有质点在起振时的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一致,即波源开始振动时向哪一方向振动,其他质点开始振动时也要向该方向振动。  相似文献   

7.
“前锋波”是指在机械波传播过程中最前面的波形. “前锋波”具有下列特点: (1)在传播过程中,最前面的波形不变; (2)最前面质点的起振方向跟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3)波源振动一个周期,机械波将添加一个波长的波形; (4)波源起振方向向上,则最前面的一个波长内的波形,前半个在x轴上方,后半个在x  相似文献   

8.
机械波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波恰好前进一个波长.质点振动时间t,则波动距离x=vt.质点振动位移、波动位移与质点振动时间(波动时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若题目中给出时间t,可从时间t与周期T的关系人手;若给出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x,可从距离x与波长λ的关系人手.  相似文献   

9.
1.带动法 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个质点的振动,后一个质点重复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形式,即:“前带后,后追前”.这就是波向前传播的原理.若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通过比较它与相邻质点(注意:两质点的水平间距不能大于四分之一波长)的位移,即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同理可确定某质点的振动方向.  相似文献   

10.
波的传播和各质点的振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如果质点振动或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波的传播时间或距离不确定等 ,就容易出现多解的现象 .如果在解题时不能全面透彻地分析题意 ,正确地使用已知条件 ,极易出现解答不完整 ,或用特解代替通解 .下面结合例题作分类例析 .一、时间、距离不确定形成多解沿着波的传播方向 ,间距等于数倍波长的两相邻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在振动时间上 ,间隔等于整数倍周期的两相邻质点振动情况也完全相同 ,所以 ,题中已知条件若没有给定波传播的时间或没有给定波传播距离 ,就会出现多解现象 .许多学生只分析传…  相似文献   

11.
1.读图(1)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用“带动法”:在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相邻的质点,后一质点的振动落后于前一质点.只要将某一质点的位移与它相邻质点的位移进行比较,即可确定该质点的振动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习“机械波”一章后,在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时,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现以一题为例,介绍四种简单判别方法,以供参考. 例一列横波在某时刻波形图线如图1所示,此时刻质点p振动方向向上,试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方法1 波源位置法方法要点: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距波源近的点带动后一点振动,即后一点振动比前一点滞后,从而振动形式逐渐传播开去.  相似文献   

13.
波动是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从整体上形成了波在空间的传播.在《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内容中,“理解机械波的传播过程和特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关键点在于如何理解“波是振动的传播及媒质本身不随波迁移”.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运动学和质点振动的基本知识,但是不习惯多过程动态抽象的问题,所以对机械波的传播过程这种较复杂的...  相似文献   

14.
在“机械波”一章中,横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 振动方向的判断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人们为此探索出了不少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上下坡法: 沿波的传播速度的正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振动,“下坡”的点向上振动。 2. 侧法:在波的图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 同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沿水平方向画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 3. 头头( 尾尾)相对法:在波形图的波峰(或波谷)上画出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波峰(或波谷)两边上分别画出两个箭头表示质点的振动方向,那么这三个箭头总是头头相对…  相似文献   

1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问题是中学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要想透彻理解有关内容,牢固掌握其规律,就要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中的几个典型问题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掌握其处理方法。本文就该部分内容中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剖析,以利于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一、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判断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判断问题中学生往往会出错,而且有时无法根据其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另一个方向.在此笔者将教学中偶得的几种简单而又容易记忆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一、"矢量三角形"法如图1为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此时P点向上振动,判断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我们知道波峰或波谷两侧的质点的振动  相似文献   

17.
在机械波这一章知识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判定是解决机械波问题的关键,关于其方向的判断,我粗浅的总结出以下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当振源在介质中振动时,由于与介质间弹性力的 作用,振源将带动靠近它的质点振动起来,这些先振动 起来的质点通过弹性力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因此,通 过振源的振动,使介质中大量质点由近及远依次振动 起来,就形成了机械波,机械波不但将振动方式传播出 去,同时也将振源的能量通过振动的质点不断向远处 传播,对于简谐波,其传播过程的特点可总结如下: (1)波上的每个质点都围绕其平衡位置振动,但 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每个质点的振幅、周期都与振 源的振幅、周期分别相等.  相似文献   

19.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形式,即沿传播方向上,振源的振动带动相邻质点振动,前一质点再带动后一质点振动,这样各质点依次带动,依次振动做着相同的振动,把能量和运动形式向外传播出去.只是各质点振动步调不  相似文献   

20.
一、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周期性形成多解空间周期性: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隔n(n为自然数)个波长的质点,其振动步调是完全相同的.时间周期性:机械波在一个周期内不同时刻图像的形状是不同的,但在相隔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的不同时刻,波形图线是完全相同的.波的空间周期性与时间周期性统称为波的周期性.当题目中没有给定波传播的时间驻t与周期T的关系,或没有给定波的传播距离驻x与波长λ的关系时,机械波的这种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必然导致波的传播时间、速度和距离等物理量有多个值与之对应,即产生多解.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可分别表示为:传播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