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洪超 《新闻世界》2009,(7):143-144
改革开放后,大众媒介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渗透到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当中。接触中难免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电视广泛普及的时候,就曾引起过家长、学校以及传播研究者的很大忧虑,担心它最终造就的是“垮掉的一代”。然而,传媒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尤其是健康人格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样不该小觑。  相似文献   

2.
孙琳琳  张凡迪 《今传媒》2011,19(3):50-51
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为了解不同阶段青少年群体价值观形成中媒介因素的影响状况,笔者于2010年下半年在沈阳地区8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媒介因素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初中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倾向于接受与正统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媒介影响;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大众媒介负面影响较大,且媒介依赖性较强;高中生对媒介内容的喜爱度最高,且主流价值观较模糊和犹疑。  相似文献   

3.
电视媒体与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日益趋强,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试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特点入手,探讨作为大众媒介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媒体,在促进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独特优势以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雯谦  杨惠林 《新闻世界》2011,(5):188-189,21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报纸中有关"富二代"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大众媒介在"富二代"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所持有的评价倾向;其次,针对大众媒介的普遍认识和看法,通过分析具有典型性新闻报道得出"富二代"媒介形象的特点,以证明媒介对"富二代"的认识评价是不尽全面和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5.
蔡骐 《东南传播》2011,(12):1-5
青少年“粉丝”是大众文化浪潮中新崛起的族群,其现实存在受到了性别、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学校教育以及大众媒介等要素的影响,同时,促成其行动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认同心理、从众心理和宣泄心理。不过,“粉丝”身份也并未使青少年完全盲目地去迎合消费狂潮,他们对追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均有一定的认识。同时,通过调研发现,区域性差异也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大众媒介传播的行业制度不规范,使一些不规范的资讯信号流入社会各个角落。一些负面因素给儿童造成了负面影响。鉴于此,就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儿童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大众传媒内容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社会交往,以及学习和娱乐生活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介对于青少年成长具有巨大的影响意义。但是,媒介在构建青少年的心理图式以及对外我世界认知的图像建构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并直接导致对青少年成长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媒介对于青少年传播的信息区域分布来看,有着城市和乡村对比下的数量和质量失衡,直接导致城乡青少年成长的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8.
正如所言,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革新都必然带来传播活动变化的连锁反应。手机传播媒介的产生,其异于其它媒介的新特质,促使大众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的产生。本文通过分析手机媒介对人类传播方式的变革,探讨了手机媒介所属的传播类型,以及大众交流方式的改变对人际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阅读”现象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瑜 《新闻传播》2006,(5):24-25
青少年媒介素养一直是传播学界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要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就必须要从培养他们独立批评、自主判断的能力入手。而“浅阅读”现象的泛滥则是在逐渐地剥夺青少年的深度思考能力以及辨别、批判的意识,也就是说“浅阅读”成了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所以在谈论青少年媒介素养时,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浅阅读”,并试图对其在青少年成长及媒介素养培养过程中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老龄化持续加重和中国社会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大众媒介老年形象的呈现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媒体对老年群体的媒介形象的再现仍处窘境。本研究以近年媒体报道为文本,分析老年人媒介形象的现状、媒介成因以及老年媒介消极形象建构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璐 《新闻世界》2011,(7):276-277
"80后"正从上世纪末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21世纪初的争议与褒贬,发展到今日的"80后"文化现象。从争议到批判到赞扬再到思索,期间各种媒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具有公信力和话语权的大众主流媒介,洞察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而我们对"80后"的媒介形象认知应将具体文化现象、话题和媒介形象再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认清并抵制"不良大众媒介的影响,帮助  相似文献   

13.
孙琳琳 《今传媒》2011,(11):132-133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甚至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成效。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促进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相似文献   

14.
唐筱童 《新闻窗》2011,(6):100-10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个舶来词,在国内也有"传媒素养"、"传媒素养教育"等提法。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众特别是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人们把今天的青少年称为“电视机前成长起来的一代”。这形象地概括了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在现代青少年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膨胀、越来越多样化的大众媒介与家庭、学校一起构成了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社会环境。今天,北京六年级小学生平均每天花在媒介上的时间已经超过4小时。尽管比其与他们同龄的美国儿童来,这个时间量才占后者一半多一点,但仍然可以说明媒介  相似文献   

16.
随着麦克卢汉"地球村"预言的实现,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了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渠道,而随着媒介的变迁发展,其新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媒介事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软力量为主导的信息时代里,媒介事件已然成为一个国家展示自身形象、传递意识形态、扩大自身影响力以及增强国家实力的利器。  相似文献   

17.
屈涛 《新闻前哨》2005,(9):62-62
家长和社会人士特别担心电视的负面影响。其实,适当利用电视,会有较好的社会学习意义。在学习社会或群体习惯的过程中,电视等大众媒介参与了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造。电视等传媒为孩子提供了一幅现实生活的图画,帮助孩子构筑成一个“现实”和“完整”的世界。电视等媒介还为孩子提供社会规范或规则,孩子从中观察、感受和学习到共同信仰、传统生活方式、语言和生活规则等等,从而明确社会规范、角色和等级的利害关系,理解自己的地位和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青少年逐渐建立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  相似文献   

18.
大众媒介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对青年的各种负面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对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教育的前端。  相似文献   

19.
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忽视的潜在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培丽  周海涛 《新闻界》2008,(5):99-100
随着青少年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增多,引发诸多社会弊病,媒介素养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引入潜在课程的概念意在说明,在当前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不应低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传媒,同时也可以强化大众传媒作为“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消解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媒介恐慌是指因大众媒介传播所诱发的社会恐慌现象。笔者以媒介产品为样本,探讨了引发社会恐慌的原因、影响;并就当前如何规范媒介行为,避免因不恰当传播给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