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是“精准扶贫”提出的具体要求,为高校落实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提供政策上的指导。大数据时代,全新的技术手段与资助扶贫工作相融合,能够快速地收集和传递信息,为更精准地落实资助工作提供参考,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分析了大数据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积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资助模式,积极推行精准资助模式,实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学生需求精准、资助形式精准、资助效能精准“四精准”,努力提高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水平。通过分析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精准资助队伍建设、构建精准的分层分类认定体系、实行精细化管理、精准育人、拓宽资助途径,提升精准资助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本届党中央在扶贫问题上最核心的指导思想,高校扶贫同样要做到精准,这也是促进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保障.但在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由于资助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资助体系未能有效落实、贫困生认定环节存在较大障碍和资助过程缺乏科学设计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程度.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将大数据思维引入高校资助工作,实现资助对象的人性化精准识别、资助方式的多样化精准定制和资助管理的动态化精准调整,从而能真正解决贫困生问题,做到高校的"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4.
分析精准扶贫内涵、十九大报告关于精准扶贫的阐释和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本质,从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的相关政策、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落实情况与存在问题三方面介绍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现状,认为高校应从加强制度设计、制定实施方案、强化队伍建设、建立考核机制四个层面入手,促进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战略,这就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应树立资助育人工作理念、打造资助育人工作队伍、源头认定资助育人对象、优化资助育人工作方式,从而有效增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最大限度地保障贫困学生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新形势对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单一的工作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如今的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必须探索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模式的创新,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资助,精准育人,保障贫困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也迅速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模式都受到影响。目前,各高校资助工作面临资助数据不准确、家庭经济困难标准不清晰等问题。为实现精准扶贫,文章从实际出发,以“互联网+资助”为研究背景,探索高校学生资助“一体化”工作模式,为高校实现精准资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国家整体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以大数据发展为契机,以安徽大学为例,建立高校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开创大数据与高校资助工作结合的新思路,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贫困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将信息以数字化、科学化形式加以整理、归纳和运用,实行差异性资助和动态化管理模式,从而推进资助育人精准、实效。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资助是国家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国家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为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提供可能。本文从现存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的问题,大数据在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中建立的价值、内容、问题和策略方面,分析大数据在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中的可能性,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我国精准扶贫这一战略形势下,精准资助已成为了高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趋势,同时也将是高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新重点。信息时代的今天,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精准资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得到了高等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大数据形势下,高等院校精准资助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的资助工作是教育方面的延伸,也是教育扶贫工作中的重点环节.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能够帮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顺利毕业并参加工作.这是我国教育政策优势及社会主义制度完整的体现.以我国各大高校开展精准扶贫资助工作的概况为主要切入点,探寻现阶段各大高校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提...  相似文献   

12.
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保障型资助体系转变为内涵式资助体系。因而如何更好地践行资助育人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物质资助是前提,精神资助则是关键,从此角度出发,通过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工作目标的分析,探索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的路径,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与精神的双贫困,促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高校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贵州大学帮扶贵州省贞丰县脱贫攻坚的工作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选派驻村干部、校农合作、“一院一品”及“博士村长”项目等为研究内容,就高校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帮扶地方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贵州省决战脱贫攻坚和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是我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特色.大学生作为多元主体中的特殊一员,其参与精准扶贫既有国家政策的充分保障,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参与扶贫工作是一个自我价值认同与实现的过程,不仅能促进他们公民意识的培育、和谐人格的塑造,也能有效缓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就业大军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因为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到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制约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使得他们陷入重重就业困境。切实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贫困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构建四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李梦  吴娟 《中国电化教育》2020,(2):50-57,82
精准教育扶贫工作至今已取得多种成效,深入课堂研究提升贫困地区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办法,不仅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途径,也是精准教育扶贫的根本需要之一。该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与西南地区G省F市的项目合作为背景,以提升广大教师深耕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为发展目标,构建了"高校专家智力资源为牵引力-当地教育行政管理为助推力-基层学校教师实践为执行力"的"深耕课堂·三方协同"精准教育扶贫模式。该模式历经三年的实践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精准教育扶贫方式,是实现教育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2)三方协同的深耕课堂教学的工作实践,使当地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和能力水平显著提升,项目校学生的学科能力显著提升,当地教学开展从依赖智慧输入转变为可自我持续发展;(3)该研究为不同组织机构(高校、地方行政部门与实践学校)协同努力实现精准教育扶贫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石雷 《教育教学论坛》2020,(14):365-366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建设以及高职学生逐年增多,国家对于高职学生也越来越重视。新经济形势下,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深刻表明了我国党中央以及政府对家庭困难学生接受公平教育的思想,并给予资助育人高度的重视,此形势下构建精准扶贫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迫在眉睫。文章从精准扶贫理念的“精准化”内涵出发,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现的构建做出深入探讨,为全面提高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工作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视域下,在高校开展资助育人精准化研究,探索资助育人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客观分析目前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打造“红黄绿青蓝”等多彩资助育人模式,探索传承红色基因、丈量黄土大地、拓宽绿色平台、壮志凌云揽青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五位一体”的“扶贫、扶志、扶智”资助育人新路径,以期更加全面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从灰暗到多彩的人生转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高校扶贫制度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不断上升。以“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这一经济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的交叉概念为视角,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推动高职院校“心理扶贫”体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