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政府的教育责任边界设定不明确与落实不到位,是导致历史上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不足、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教育责任。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中应该明确的政府责任:保障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的公正,保证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确保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科学、民主与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2.
席梅红 《科学教育》2006,12(1):64-64,F0003
培养目标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规定的应该达到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在此意义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培养目标应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学校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在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根据地域、学校的不同特点制定的体现学校特色的科学、合理、规范的培养目标。下面试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培养目标的特点及对学校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1学校培养目标的特点在当今社会,根据不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目前存在认识不足、机构缺失,办学理念趋同、目标定位脱离学校实际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发展路径不详、制定流程欠妥等问题。文章建议,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发展规划工作,通过设置专业机构、规范编制流程、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学校特色等工作,确保学校发展规划科学、高效,推动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了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的中小学校,使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以促进农村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虽然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偏远农村地区教育公平的实施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要因地制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还要兼顾教育公平,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领域有几个理论问题亟须新的理解,以适应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民族教育概念理解已经走出了那种以主体民族为视角的观点,修正了过去单一注重现代教育的观点,开始将民族教育理解为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民族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两种语言及教学的关系的把握上出现了偏差,解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要在充分考虑民族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支持和民族语言的使用、民族成员的双语态度等因素的情况下,制定双语教学的科学政策。多元文化课程是在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社会现实背景下,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势在必行。民族教育政策的重心正在发生着转移,这种转移是民族教育从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移,这种转移亦是由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向特殊政策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西部农村地区一个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的田野调查发现:1.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有其必然性;2.经过10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需要关注教育效益追求中的价值取向,切实保证贫困边远地区学生能够公平的享受优质教育,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了“采取特殊措施,扶持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促使民族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而开办寄宿制学校、发展牧区教育,加强教育扶贫、强化民族地区女童教育和确保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则有效地解决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但就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今天羌族地区的美术教育,从过去的口传心授发展到了学堂教育,但相对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则比较落后,大部分羌族农村地区学校的中小学还没有真正开设美术课,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学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村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民族地区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民族教育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今年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为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记者就发展民族教育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夏铸。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两基”工作,提高“普九”质量的重要措施。民族地区如何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的机遇,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夏铸…  相似文献   

10.
在对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情况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该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的概念模式,为其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后,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普及水平等全面提升,夯实了民族地区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推动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实现内涵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发展的特殊性,从优化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创新学校发展方式、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激发学校发展内驱力等多角度切入,整体提高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诉求,更充分地发挥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高校在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师资的过程中,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施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基于此,结合PDS模式的理念以及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现实需要,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领域开展一系列本土化的尝试,以期实现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其专业发展能力等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从当地的民族特点、民族文化、民族经济、民族企业、民族政策等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当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因素分析。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假设,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进行理论研究,并从实践上在一些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进行试点,对理论进行检验和总结,为当地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台湾中小学实施国际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融入课程、国际交流、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国际化等四个方面.然而,各地、各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为更好地推动中小学国际教 育的发展,台湾“教育部”发布了《台湾中小学国际教育白皮书》,制定了培养目标,并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的推动策略与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5.
毛勇 《孩子天地》2017,(6):226-227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赖于提高民族地区人的素质,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的重视。但在一些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传统观念、师资、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技工学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仅就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现代化技术工人的迫切性和今后技工学校课程设置的设想及增设职业定向教育内容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育观念(一)社会需要现代化技术工人所谓培养目标,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标准。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内陆大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人口8700万。境内有3个民族自治州和4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415万,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惟一的羌族聚居区。四川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大小凉山,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办学的客观条件极差。针对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特点,我省把发展寄宿制学校作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保障措施摆在突出的位置,并在寄宿制学校校点布局、基本建设、经费投入、内部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四川民族地区寄宿制学…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等教育特殊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长久稳定统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宁夏大学为例,通过科学定位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大力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对新形势下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剑 《考试周刊》2013,(35):124-125
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城乡教育水平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越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越高,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的教育水平与发达的地区或城区有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省市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缩小这种差距,教师轮岗制是一些地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在缩小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师资差距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院校如何尽快制定出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工商管理教育规律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战略,缩小工商管理本科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已成为摆在这些院校工商管理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环节、教材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