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连娜 《新闻窗》2008,(6):87-88
纪念性特刊作为报道题材的一类,是传媒工作者经常接触的对象。所谓“纪念性特刊”,就是为纪念、庆祝某个重要历史时刻或某个重要人物而推出的,所涉及的时间一般都较长,历史性资料多,题材重大,可报道的内容丰富,事件多且较为复杂。媒体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纪念性特刊的传播价值,形成自己的报道特色,从而获得受众和市场?《人民日报》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驾驭重大题材报道,是展示媒体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媒体行业地位的有效途径.但是重大题材报道的采写采制历来都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广播节目的重大题材报道更是由于媒介特性的局限而具有更大的挑战性.通常重大题材报道大多具有如下特性:题材重大、敏感或二者兼具、采制素材繁杂众多或者极为匮乏;涉及领域广泛而厚重;策划、采访难出新意.在林林总总的重大题材当中,探寻它们自身的共性和规律,并以北京交通台曾经制作出品的一些重大题材报道为例,探讨广播重大题材报道的采制原则和制作手法.  相似文献   

3.
眼下,在一些地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但凡发生重大负面公共事件,本地媒体必须使用由XX部门统一撰写的新闻通稿,甚至连新华社播发的同一题材稿件也不能擅自采用。  相似文献   

4.
董春辉 《新闻世界》2013,(5):278-279
重大题材的报道关系到社会舆论引导,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关系到媒体公信力、影响力、权威性的树立,因而一直倍受媒体的关注。本文认为,做好重大题材的报道宜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掌握新闻背景、做足新闻策划、创新报道方法、注重台网结合。  相似文献   

5.
搞好重大题材报道。对增强媒体舆论引导功能,提高媒体竞争力,培养和锻炼新闻队伍非常重要。不久前,解放军报社就下功夫搞好重大题材报道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讨,收到良好效果。下面刊发的一组研讨文章,就是军报部分采编人员今年以来参与重大题材报道的体会.读来颇受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如何突破?如何利用新闻摄影来反映重大题材?新闻摄影以其"真实记录、生动呈现、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在重大题材报道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今年的抗洪救灾系列报道中,安徽媒体创新利用互联网思维,对新闻摄影实行全媒体传播,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刘俊  陈璐 《新闻爱好者》2005,(11):23-24
重大题材是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兴奋点,是“新闻大战”的必争之地。媒体做好重大题材报道,不但能把握住宣传报道的良机,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求,更对塑造媒体形象、争取受众和广告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崴 《记者摇篮》2005,(9):53-54
战役性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运用在我国新闻工作实践中由来已久。近些年,这种报道方式更是越来越多地被媒体在宣传实践中所采用,成为媒体宣传中常用的词汇,是媒体宣传集约化、规模化、报道题材重大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观点摘编     
重大题材报道必须创新视角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周跃敏日前在2008年第4期《传媒观察》刊文认为,搞好党报重大题材报道,关键是要在报道视角上进行创新。根据党报媒体的定位选取不同题材、突出不同重点、采用  相似文献   

10.
张瑜烨  陈娜 《当代传播》2007,(6):130-132
纪念性题材作为报道题材的一类,是新闻工作者经常接触的对象.鉴于题材重大,历史性资料多,可报道的内容丰富,媒体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纪念性题材的传播价值?这就需要组织者精心策划,需要对体裁选择、报道角度、报道方式及版面安排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媒介自身和读者群体的定位,形成自己的报道特色,从而获得受众和市场.  相似文献   

11.
李新生 《新闻世界》2009,(10):32-32
媒体数量的快速倍增,以及“第四媒体”网络的异军突起.使受众在选择信息方面享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信息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的形成,也使受众由先前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决定媒体命运的主动参与者,媒体的信息质量和传播质量与媒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由于日益加剧的媒体竞争,也由于新闻受众买方市场的形成,促使地方媒体参与重大题材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2014年APEC报道共有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504家媒体的4050多名记者报名参与,北京电视台作为主办城市电视台,面对境内外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面对这样特别重大的题材,如何把握好自身的定位,发挥出自己的特色以及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回答是,在信息高度公开又极大丰富的今天,北京电视台必须扬长避短、主动作为,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到位不越位的姿态、主动灵活的作法、丰富多元的形态应对APEC报道,回避“高举高打”,以“小、快、灵”、“接地气”的面貌和方式,让重大题材报道入耳、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同质化的表现当前电视媒体同质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容题材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各频道内容结构编排雷同,如黄金时间各个频道都以电视剧为主打,而且电视剧的内容也常会重叠。题材的同质化在新闻节目中表现尤为明显,同城的几档新闻栏目会对同一新闻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4.
数字媒体作为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的载体,使电视剧的生产与创作、消费与批评、传播与营销等发生了多方面的转型,依托数字媒体技术存在和发展的电视剧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古装玄幻题材电视剧,也同样如此。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在古装玄幻题材电视剧上的具体应用,从生产制作、受众接受、传播媒介三个方面,探析数字媒体技术对国产古装玄幻题材电视剧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古装玄幻题材电视剧在当前数字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古装玄幻题材电视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信息公开化程度日益提高,传播媒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媒体拥有独家报道亦是难得,特别是在重大题材的报道上。许多新闻题材由于信息来源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各个媒体的报道更多的是雷同或相似。如何在重大新闻报道上一枝独秀,增强与报道主题相关联的新闻背景内容,进行比较、深入、分析、拓展,对背景资源进行再度开发,利用背景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提高新闻的厚重,才能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规定动作",在体育比赛中是指所有参赛者都必须完成的动作,借用到新闻报道中,是指宣传部门根据整体需要确定的,需要各种媒体在同一时期完成的报道任务或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类作品,由于容易引发人们的兴趣,本身具有先天的优势,如果再能触及重大题材,引起各方关注是很自然的事。但越是这样的作品,越要求有完美的表现形式,如果能达到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那就更好。在这方面,通讯《这个小康村评得实吗?》(载1999年3月15日《河北日报》第1版)给我们许多启示。 题材重大 典型性强 出于习惯,我们还是先从题材说起。 所谓题材重大,或是关系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事件,或是在某一时期处于“热点”的事件,或是在某方面、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说到底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件。譬如“小  相似文献   

18.
题材重大是写好新闻作品的重要条件,但却不是诞生新闻精品的充分条件,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应当在追求新闻的价值感、层次感、现场感和美觉感上求突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经济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题材的经济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受众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成为各大媒体所倚重,吸引受众,扩大独立舆论影响力、增强媒体权威性的重型武器。  相似文献   

20.
徐丹丹 《新闻传播》2012,(4):143+145
要将真实的中国呈现世界,负面新闻题材就不能成为报道的雷区。对外宣传媒体应该第一时间报道负面新闻题材,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本文以"粮食安全"问题为切入点,以中国日报和USAToday对同一"负面新闻题材"——粮食安全进行文本分析,为我国外宣媒体报道负面新闻题材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