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法修正案(九)》对收买被拐卖妇女的行为做了全部入罪的规定.然而,依据轻罪刑事政策,应当认定收买被拐卖妇女罪为轻罪,对该罪名的出入罪设定标准、刑罚设置、刑罚执行等方面应当在轻罪刑事政策指导下进行.其未来的修改方向应当包括在定罪方面制定相应的出罪标准;增加罚金刑、没收财产和法院禁止令等手段代替我国现有规定的自由刑;在司法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情况设定对罪犯是否进行监禁等,从而完善收买被拐卖妇女罪.  相似文献   

2.
史可 《天中学刊》2015,30(1):52-55
新刑诉法的修改正式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充分体现了惩治犯罪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性出发的政策理念,契合了当代人性关怀下的刑事政策价值导向。但在人性视野下,刑事和解制度也存在削弱刑罚的作用,破坏刑罚的严厉性和法律权威性,造成法律适用上的不平等等问题。因此,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应注意在尊重人性的同时,加强程序设计和法律监督方面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解晓玲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4):34-35,46
《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危险驾驶罪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对刑法理论的完善。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属于抽象危险犯,而不是行为犯。在刑罚设置方面,应增设资格刑,以便能更好地预防本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论证券犯罪     
研究证券犯罪对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秩序,预防和惩治证券犯罪,丰富法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认为证券犯罪是指在证券发行与交易过程中,违反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破坏证券市场秩序,危害严重,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从犯罪学角度看,证券犯罪是典型的法定犯罪。此外,白领犯罪、共同犯罪、贪利犯罪等也是其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两高”《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惩治非典病毒携带者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携带非典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要严格依照本罪的特征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此罪与他罪的界限。犯罪行为人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理论上,我们还应探讨对本罪犯罪行为人可合理适用一些非刑罚方法来承担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传统以法律预防为目的的刑罚目的理论在应用时由于刑事法治的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难题。而社会防卫的刑罚目的可以有效解决和补充法律预防的弊端,完善刑事法治。而社会防卫的刑罚目的对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的法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社会因此而变得有序。经验和理性告诉我们,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方式和程度不是单一的,对于犯罪分子,法律会苛以刑罚,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法律只是说教或小额的罚款。为了用不同的方式,程度来调整社会关系,法律规范就必须有所分工,这种分工就使法律有了层次性。任何法律规范都具有层次性和部门性。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贯穿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的全过程,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仅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罚适用关系的理论分析以及在《刑法》条文中的具体体现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司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展开了一系列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实践,但在犯罪认定、刑罚裁量、恐怖组织认定和刑事司法合作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中国应完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立法;在刑事司法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完善恐怖组织认定机制;加强反恐领域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相似文献   

10.
在刑罚目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报应主义与目的主义之争,报应主义以个人为本位,反对将个人作为社会的手段,强调刑罚的施加在于已然之罪的报应;目的主义则以社会为本位,主张为了防卫社会而适用刑罚,强调刑罚的施加在于未然之罪的预防。两者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具有难以克服的片面性。目前,报应主义与目的主义逐步趋于调和走向折衷主义。  相似文献   

11.
在无人驾驶领域,依靠数据+算法支撑的智能系统将全权替代人类驾驶行为,无人驾驶汽车也因此具备高度"自主性"。其所引发交通事故侵权致损时,至少在责任主体认定、二元归责原则适用和责任类型划分等方面给现行侵权法提出挑战。而赋予无人驾驶汽车独立法律人格既与法理不符,也难应对司法实践。故我国侵权法宜通过确立三元归责原则体系(过错+无过错+公平责任),建构"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相结合的适用规则,并以建立无人驾驶汽车责任强制保险为配套机制的进路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
如何界定交通肇事中的罪与非罪,要从交通肇事的主体和交通肇事所侵害的客体这两个方面采进行分析,认识交通肇事罪的客观和主观特征.对于交通肇事罪的量刑与处罚,要依据危害结果的大小,犯罪的态度等情况进行确认,分清刑罚与经济处罚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在金庸的作品中,舍与得是人生中的一个大问题,他在刻画人生境界时,经常突出这一哲理的重要性,而落实到具体情境之中,故事的展开又有无心之舍和有心之舍的不同,前者体现在故事发展的自然流程中,后者则带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然而,舍与得也有其复杂的多元性,因而金庸在小说中界定为人性之正、人性之常。金庸以小说来表现佛理,作者不是刻意谈理,因而也就体现出形象与理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关于河东郡在汉魏之际的地位,曹操曾有“当今天下之要地”、“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这样的认识;可是这种认识却在史籍中很少能体味出来。文章通过考察王邑、卫固事件认为这是一件曹操攘夺军阀引发的抗拒事件,河东事件的顺利处理在当时起到了控制局面的关键作用。在后来的潼关之战中河东在经济和战略地利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河东的重要地位依然如故,征张鲁后更处于西通长安的交通枢纽上。可以说河东郡在汉魏之际的重要地位体现在战略要地、充实之所、交通枢纽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自然至今已经经历了五个时代:黑洞时代、物质世界时代、低等生命时代、高等生命时代、人类时代。"不适者退化、灭绝"是大自然对生命毫不留情的淘汰法则,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越来越缺失,长此以往,人类生命机体与病毒之间的战争会以人类绝灭、病毒全面获胜而结束。人类的生存空间无限扩张天将灭人,人类的野性丧失人将自灭,因此,人类生命的延续一方面需要极大地压缩自身的生存空间以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在自身的生活方式上需要野性与文明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16.
《陌上桑》中的秦罗敷这一人物形象在学术界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是采桑女,有人认为是封建贵妇。笔者认为美丽坚贞、不慕荣华、不畏权势、勇敢机智的秦罗敷不管其身份如何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一虚构的人物是作者道德与情感主题矛盾的产物。这一人物一方面是中国文化发展与积淀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初步透露出人的觉醒的曙光,为情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道特有程序。自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之后,死刑复核程序的应有功能仍未完全发挥。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死刑案件更使得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再次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死刑复核程序的修改也必将成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规划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安全生产刑事立法采用的是“事故型”的模式,注重抽象的报应和预防。在现代社会中,安全生产的刑事责任应具有多维性的内涵和变革的视角,其含义是指犯罪人因其安全生产犯罪行为而承担的以预防、修复和惩罚为目标的刑事处罚。我国安全生产刑事责任的立法应该通过防线前移、增加及完善有关刑法条文、将赔偿入刑和实行双罚制等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多车致一人损伤事故情形下,应将受害人的权利救济作为考量的首要因素。部分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认定交强险保险人和投保义务人的责任方式,应考虑交强险的功能定位;部分机动车不承担事故责任,认定交强险的责任主体,可突破事故的关联基础事实。对于超出或不属于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的部分,认定多侵权人的责任方式,应区分多人侵权类型。  相似文献   

20.
木鱼 《高中生》2009,(4):59-59
这次选举拥有许多故事和数不清的第一次,它们将被世世代代流传。但是今晚在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的,是亚特兰大的一位女性选民。她就像成千上万的其他选民一样,排在队伍中喊出自己的心声,唯一不同的是——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