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与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的变化及其在病情活动性与严重性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与自动血细胞分析系统,检测32例活动期UC患者、25例缓解期UC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GMP-140含量、MPV大小,并评价活动期患者病情轻重程度.结果:活动期UC患者GMP-140含量、MPV与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分别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5,且与UC病情活动性,病情分型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活化的小容积血小板是UC患者的一个特点.GMP-140、MPV可作为UC患者病情活动性与严重性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18、CD54粘附功能及其表达变化与急性脑梗塞(ACI)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8例ACI患者白细胞粘附分子CD18、CD54含量与脑梗塞发生时程、部位、面积及治疗前后表达。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CI患者CD18、CD54表达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梗塞面积、部位关系不大;ACI患者CD18、CD54表达在7d内均可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治疗10d后表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CD18、CD54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CD18、CD54参与脑梗塞发生发展病理过程.可做为诊断脑梗塞、评估预后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和尿中IL-6的含量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48例Ⅱ型糖尿肾病(组1)患者血液、尿液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的IL-6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6例肾功能正常的Ⅱ型糖尿病组(组2)及48例健康人(组3)比较。[结果]组1血和尿中的IL-6含量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01),血浆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组2和组3之间比较,血浆和尿液中含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组1患者CPBMCS中的IL-6含量与组2,组3之间无明显异(P均>0.05)。[结论]血浆和尿液中IL-6的检测可作为判断Ⅱ型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血清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的变化,探讨NO在AR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家兔60只均分为四组(n=15).ARF模型Ⅰ组:皮下注射1%HgCl2(1.3ml/kg.bw);ARF模型Ⅱ组:肌肉注射50%甘油(10ml/kg.bw);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HgCl2和甘油作为对照Ⅰ、Ⅱ组.24h后,所有动物颈总动脉放血备检,制备肾匀浆.经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BUN、SCr水平,以硝酸还原酶法、化学显色法分别检测血清及肾组织匀浆NO含量及NOS、iNOS活性,肾组织匀浆总蛋白以双缩脲法定量.结果:ARF模型Ⅰ、Ⅱ组血清NO含量及NOS、iNOS活性分别高于相应对照Ⅰ、Ⅱ组(P<0.05~0.01),肾匀浆NO含量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结论:NO在ARF发病过程中发挥保护及损伤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CI)急性期18例头痛患者与22例非头痛患者和28例对照组血清SIL-2R含量,发现脑梗塞头痛组、非头痛组血清SIL-2R含量(358.49±63.15U/ml、314.83±50.21U/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3.92±41.35U/ml1.642±0.217μg/L,P<0.01),CI头痛组血清SIL-2R含量显著高于非头痛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SIL-2R参与了CI头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联合氯吡格雷对高血脂症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氯吡格雷组、三七总皂苷组联合氯吡格雷组(PNSBGL)。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每日1次,连续给8周;自制模之日起,治疗组分别给予三七总皂苷、氯吡格雷、三七总皂苷+氯吡格雷治疗。8周后采血,测定各组小鼠全血粘度、血小板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PNSBGL治疗组血粘度、血小板功能、血脂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P0.01或P0.001),氯吡格雷组血粘度、血小板功能、红细胞压积呈现显著性降低(P0.01或P0.001);与三七总皂苷组比较,PNSBGL治疗组血粘度、血小板功能、红细胞压积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PNSBGL治疗组血粘度、血小板功能、血脂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P0.01或P0.001)。结论:三七总皂苷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改变具有协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黄芪建中汤(HQJZT)对地高辛所致小鼠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机制,应用地高辛复制小鼠胃溃疡模型,在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Na+-K+-ATP酶活性、NO含量和胃蛋白酶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经地高辛灌胃后小鼠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胃黏膜可见明显溃疡病变,血清中Na+-K+-ATP酶活性和NO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胃蛋白酶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经HQJZT灌胃后小鼠体重极显著增加(P<0.01),胃黏膜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中Na+-K+-ATP酶活性和NO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5),胃蛋白酶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且以中剂量组的作用最明显.结果表明,HQJZT对地高辛所致小鼠胃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Na+-K+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心房肽(ANP)、肾素(PRA)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在透析前后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设正常对照、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各30例,用比色法测定NO,放射免疫法测定ANP、ET、PRA及ATⅡ水平。结果:CRF组NO、ANP、ET、PRA、AT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05);透析后NO、ANP显著下降(P<0.05,P<0.01),PRA、ATⅡ浓度明显明显升高(P<0.01),ET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透可使CRF患者血浆NO、ANP降低,PRA、ATⅡ升高,提示ET升高可增加ANP、PRA水平,ANP浓度可抑制ATⅡ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胎膜早破1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的关系及解决办法。[方法]对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2年2月的181例胎膜早破进行分析。[结果]在181例胎膜早破中,剖宫产87例,占48.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剖宫产术中,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相比,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臀位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胎膜早破者剖宫产率较高,与常见的母儿并发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护生操作训练中应用自评式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自我评价的正确性及学习主动性的影响。[方法]某校两个高职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4人与对照组34人。对照组在外科操作训练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时由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并随时进行指导。实验组在教学中增加自评式的过程性评价,由学生自行对照操作评分细则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评表进行指导。[结果]期末外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成绩(P<0.05)。实验组学生参加课余训练人数多于B组学生(P<0.01)。实验组学生实际得分与自评得分呈较高的相关性(r=0.528,P<0.01)。对照组学生实际得分与自评得分呈较低的相关性(r=0.280,P<0.01)。[结论]通过自评式过程性评价在操作训练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自我评价的正确性以及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藻酸双脂钠(PSS)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成分变化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藻酸双脂钠注射液100mg加入0.9%氯化钠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观察14d。对比分析二组治疗前后脂蛋白(a)、血脂、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藻酸双脂钠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及血清TC、TG、LDL,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但对脂蛋白(a)无影响;近期预后较常规治疗组好(P〈0.05).结论:藻酸双脂钠可改善血液高粘滞状态,起到降低纤维蛋白原、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改善近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检测,研究这些免疫指标与NIDDM(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法测SIL-2R,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单克隆法测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结果]①糖尿病及其合并感染组SIL-2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合并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IgG、IgA、C3、C4显著升高(P<0.05、P<0.01、P<0.05、P<0.05),IgM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NIDDM合并肺部感染可加重糖尿病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NIDDM合并肺部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检测,可作为糖尿病及其合并感染者的病情变化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心肌匀浆自由基、一氧化氮的变化,探讨心肌损伤的体液机制。方法:60只家兔均分为四组(n=15)。ARF模型1组:皮下注射1%HgCl2(1.3ml/kg.bw);ARF模型2组:肌肉注射50%甘油(10ml/kg.bw);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HgCl2和甘油作为对照1、2组。24h后,所有动物颈总动脉放血备检,并选择固定位置。制备10%心肌匀浆。经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反映肾功能的生化指标。检测心肌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变化。结果:与相应对照组比较,ARF模型1、2组心匀浆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0.05),ARF模型1、2组心匀浆NO含量增强、NOS及iNOS活性增强(P〈0.05~0.01)。结论:ARF家兔心肌损伤的机制与自由基损伤及NO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小剂量尿激酶和法安明在脑梗塞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8例脑梗塞患者分为三组 ,分别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 (简称尿激酶组 ) ;小剂量尿激酶加法安明治疗 (简称联合组 ) ;传统疗法 (简称对照组 )。治疗前后采用欧洲卒中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前各组分数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联合组 >尿激酶组 >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联合组的卒中继续进展及再梗塞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法安明联用能有效阻止血栓进展 ,减少再梗塞 ,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疗效显著而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氮-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和左旋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早期静脉给L-NNA后,各测定值与糖尿病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糖尿病大鼠延迟应用L-Arg后,各值也与糖尿病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但未能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所以,糖尿病早期应用L-NNA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胃排空延迟,保护调节胃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双侧纹状体区细胞凋亡的时程变化规律和早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干预治疗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自然恢复组,6 h血肿抽吸组,12 h血肿抽吸组以及24 h血肿抽吸组.采用立体定向注入Ⅶ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出血周边组织细胞的凋亡.[结果]①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12 h出现凋亡细胞,3d凋亡细胞达峰值,11 d仍有凋亡细胞表达.②血肿抽吸术干预后出血周边组织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5).③6 h血肿抽吸组与24 h血肿抽吸组比较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24 h血肿抽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干预治疗大鼠脑出血可明显影响细胞凋亡的表达,脑出血各种临床治疗的“时间窗”应为出血后12 h之内.早期(6 h)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脑出血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梗塞的疗效.方法对60例起病在48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加丹参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P<0.05)明显提高.结论本疗法疗效理想,应用方便,副反应轻而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MP-2表达.[结果]MMP-2的表达在乳腺癌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细胞(P<0.01);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1);在中、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1).但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果]乳腺癌的MMP-2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