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于学岭 《新体育》2012,(6):106-106
2011年12月,美国,洛杉矶、亚特兰大、拉斯维加斯。2012年2月,韩国,首尔;3月,日本,东京;5月,欧洲,雅典、罗马、巴塞罗那、巴黎、柏林、慕尼黑、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7月,英国,伦敦奥运会……  相似文献   

2.
食疗中风     
重生 《健身科学》2008,(11):40-41
中风又称卒中,属脑血管系统中的常见病。脑中风可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前者主要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而后者则多由糖尿病、脑动脉硬化、高粘血症等引起。中风后可造成偏瘫、失语、甚至死亡。现代医学尚不能使该病完全康复。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1、由于起居失宜,七情郁结,肝热化风。2、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聚生痰。3、体质素虚,外感风邪。风、火、痰、热互相影响而突然发病,是中风最常见的直接发病因素。故从膳食方面来说,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藕、芹菜、大白菜、香蕉、梨等,以凉血清热,消食开胃,宽胸理气。禁食膏脂、厚味、肥甘、生痰动火的食物,如鸡肉、猪油、辣椒、烟酒等。  相似文献   

3.
食疗肾虚     
重生 《健身科学》2008,(6):40-41
由于人到中年后,其生理功能由盛转衰,故很多人有眩晕、耳鸣、腰痛、失眠、健忘、疲倦、性欲减退、尿频、头发花白、牙齿松动等衰老征象,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肾虚"表现。先天不足、长期营养不良、精神紧张、情绪抑郁、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患慢性病、房事频繁或严重手淫者,均会导致肾虚,从而造成未老先衰。预防肾虚除了顺应自然规律,劳逸适度、节制房事、治疗已患有的慢性病外,建议采取饮食方法治疗。根据药食同源、医养同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种食物的疗效,可以达到促进健康、防治肾虚、养生康复、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元生 《武当》2013,(2):19-21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注: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空气磨动而生太极,遂分阴阳。故练太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由此而变化矣。太极本无极生,而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注:练太极,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九宫,即拥、捋、挤、按、采、挒、肘、靠、进、  相似文献   

5.
肥水之惑     
《垂钓》2009,(9):1-1
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雨水比较多的季节,今年尤甚。根据相关报道,截至八月中旬,我国的江西、广西、贵州、湖南、湖北、安徽、四川、重庆、西藏、黑龙江等地区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暴雨洪涝灾害。第八号台风“莫拉克”更是火上浇油,在它的肆虐之下,福建、浙江、台湾、海南也纷纷“失陷”,大量而持续的降雨,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道路和电力通讯设施,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6.
赵宏杰  王金庄 《武当》2014,(9):33-33
八极拳修炼的明劲、暗劲和化劲,是八极拳的三层境界,也是修炼的三个阶段。 一、明劲八极拳明劲的修炼,是八极拳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学习过程,首先要掌握好掌法(立掌、切掌、劈掌、推掌、按掌、甩掌、撩掌),拳型(仰拳、平拳、栽拳、立拳、螺旋拳),步法(马步、弓步、虚步、趟步、闯步、震步、碾步、搓步),桩法(站桩、搂桩、靠桩),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八极拳(大架)、八极小架、六大开(顶、抱、掸、提、胯、缠)、金刚八式(撑捶、撑掌、  相似文献   

7.
李海珉 《收藏》2013,(12):24-29
傅屯艮(1883~1930年).湖南醴陵人,原名尊,字文渠,也作文蕖,又字君剑,号钝根,改屯根、屯艮,别号钝庵、屯安、屯庵、屯庐、倦还、倦翁、无闷、尹佥、红薇生、声焕、更生、青苹、金屯、孤萍、孤萍客、钝剑、觉夫、汀累、湘黎、德巍等,室名知生靡乐斋、太山石室、红薇馆、  相似文献   

8.
《健身科学》2012,(12):49
脑萎缩、老年痴呆、脑瘫、帕金森、脑血栓后遗症、中风偏瘫一药解决脑病患者流行服用"奇小药"最近,国内的很多脑病患者都在悄悄换服一种奇小药,与传统产品相比,这种奇小药治疗周期短、康复快,吃下去后,浓烈药香直攻心窝,几天后头不晕了、吃饭也不怎么呛、口水也不流了、精神头足、头痛、头晕耳鸣、肢体麻木明显减轻;十几天后,说话清楚了,也不尿裤子了,手脚不麻热乎了,走路也有劲。偏瘫、麻木的肢体逐步恢复知觉,吞咽有力,流口水、  相似文献   

9.
张天琚 《收藏界》2014,(11):53-59
到目前为止,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生产三彩陶瓷器的唐代窑址在四川、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浙江、安徽、湖南、广东都有发现。考古学界把四川唐、宋时期,邛窑生产的三彩器叫做"邛三彩",所以,就有了"北有唐三彩,南有邛三彩"之说。四川三彩器有瓷胎,也有陶胎,唐代瓷胎较多,宋代陶胎较多。四川三彩陶瓷器是用铜、铁、锰、钴等色料在釉上和釉下绘画或点染,色料交错和间隔施用,以高温或低温一次或多次烧制成型后,成品形成独特的黄、绿、褐、蓝等数种颜色流动交融、交相辉映、斑驳淋漓的彩色釉面,既有原色、也有复色。  相似文献   

10.
2014年第2届财神杯电视象棋快棋邀请赛于1月26至1月29日在广州举行,举办方邀请了柳大华、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陶汉明、于幼华、洪智、蒋川、赵鑫鑫、孙勇征、王天一、谢靖、庄玉庭、汪洋、郑惟桐参赛。由于本届比赛是快棋淘汰赛,为了出奇制胜,各种奇特怪异的布局战术此起彼伏,各显神通,以下笔者仅选几局与读者朋友共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学、中国武学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汉学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应不仅指国外,亦应包括中国人从传播介绍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武学是研究中国武文化的学问,不仅是习研中国武"术",亦是研究中国武"道"的学问。中国武学应不仅是中国人,亦应包括国外对中国武文化的习练研究。中国武学在汉学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应推动汉学与中国武学的相互促进、共得弘扬,意义重大。一方面,汉学界应关注中国武学的发展,给予中国武学诸多营养的同时,也从中国武学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武术工作者、研究者应以更开阔的视角开展武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工作,已经有此视角的武学家们应更多地关注整个汉学界的发展并深入参与进汉学研究大家庭来,与汉学界同仁一道为汉学的发展做贡献。国家文化部、汉办、国家武术研究院等相关组织工作部门应重视对这一工作的开展和促进,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学视野下对中国武术的属性进行解析,研究得出: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术与国学的最大结合点;武术"武以成人"的教化目的与国学对君子人格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武术是一种对外推介的民族文化符号,与国学同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武术具有国学属性,理应与国画、国剧、国医、国艺一样作为国学"术"的部分来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润泽。文章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及理论,试图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国武术,以此来强化人们对中国武术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重视不够,体育文化交流不足,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重视不够,对民族传统体育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改革力度不够。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众传媒的结合,形成以运动会为周期的竞训体制。  相似文献   

15.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论述中国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预设。表明:改变中国武术教育的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继承、弘扬和发展,必须强化中国武术教育在教育整个过程中的"必须性",牢牢树立武术教育的"国家意识";必须使游离于国学之外的中国武术教育回归到国学范畴中,强化武术教育的"国学意识";必须在大的教育体系中认识到它与西方体育的根本性差异,树立武术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意识";必须认可中国武术中的文化传承使命大于技术传承,牢牢树立武术作为教育的"文化意识";必须明确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载体是"拳种流派",牢牢树立武术教育选择上的"拳种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奥运品牌理念与创建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并实践中国特色的奥运品牌建设发展之路,努力实践并抓住中国体育化建设阵地和充分利用体育化思想资源,开发研究中国奥运品牌的化底蕴、科技含量,提高中国奥运品牌的档次和体育化的综合效益,促进中国奥运品牌的创建和中国先进体育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过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含义的诠释,以及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状及价值的论述,提出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增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增加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话语权;(2)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以“擂台再现”的形式进入奥运会;(3)形成新的体育文化风格,打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地理背景下萌芽、发展的中国传统体育,是和西方体育体系相对的。中国传统体育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中国传统体育是由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使用的,它存在与民俗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中,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精、气、神"的重要体现。从文化、审美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明晰中国传统体育的组成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中国武术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有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武技的影响,使武术面临严峻的危机;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引起的武术文化的争夺、流失、自信和自觉,需要武术界引起注意;武术进入奥运有利亦有弊,利在于文化的融合、对话以及东方文化给奥运会的贡献,弊则在于武术本色的淡化失却;武术教育是当今武术界面临的重点课题,应在广大青少年中通过武术教育来培养品格和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体育精神下的中国武术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国文化精神对中国武术的决定性影响,以及体育精神下中国武术所发生的体育化转向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武术的代表作品与发展流向;进而探索当前中国武术的改革途径与推向世界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