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工俩字好辛苦"栏是(<当代青年>月刊社)于1996年6月创办的,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应运而生的.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崭新群体--打工族,这个群体不断壮大,愈来愈浩浩荡荡,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颇为显眼、不容忽视的人群.正是针对这一新情况的出现,采纳读者的建议,我们创设了这个栏目,栏目名称就直接取自读者来信中的一句话:"打工俩字好辛苦".  相似文献   

2.
“俩”字是一个“老资格”的易被误用的字,请看下例: (1)《小俩口赶集》(《光明日报》1980年9月19日) (2)小俩口被称为新人……(《莫污染新婚之”新”字》,《工人日报》1982年1月12日) (3)普通话也不应该有“您们”(可以说成“您俩位”“您三位”等)。(《这个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30日,《北京青年报》A叠第二版出现一个加框的小栏目“本报更正”,对该报6月28日和29日消息中出现的差错提出更正,并为此向读者致歉。同时,该栏目还告诉读者与之联系的E-mail地址。这个栏目反映了该报的编者新添了一份新闻工作的职业意识,令人感到欣慰。这个小栏目在观念上涉及的是新闻法或新闻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更正与答辩权。  相似文献   

4.
《档案天地》改版改革,我们又议出了一个新栏目,初步考虑,叫“揭示历史的名词”。这个栏目,是与王潮、张继卫等同志交谈时得到启示。当时考虑要新设的栏目叫“一档一议”。结果,骑着马找马,就找到了这个“历史的名词”。照此思路向前走,以后。我们会找到更多的“好马”。《档案天地》刊发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每天帮您办好事”是一个好栏目。 它反映的都是群众衣、食、住、行,既包括物质消费也包括精神消费等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办,而又没有办好的急事难事。这些急事难事经过编辑选择、文字处理,反映到版面上,催促有关行政责任部门去尽快办,起了很好的作用。有些问题解决了,编辑又把问题解决得怎么样的结果登在这个栏目附设的一个小专栏“佳音速递”里。这个“佳音速递”栏目的出现就使“每天帮您办好事”锦上添了花,都是很得人心很受读者欢迎的。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0,(13):47-49
主持人的话:最近,媒体报道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在录制一期“反映娱乐记者工作经历和生活现状”的节目时,因内容设置过于追求娱乐效果让娱乐记者反感的事情。平心而论,娱乐记者是记者里面做新闻最辛苦的群体之一,做一些普通新闻,就会被评价说没爆点,报纸杂志不好卖;做些劲爆的,又会引来各方的批评,说挖人隐私等等。我们的这些同行兄弟.他们在工作中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他们是怎样评价自己这个群体的?  相似文献   

7.
程少华 《记者摇篮》2005,(10):42-43
舆论监督重要的是把握好一个“度”字,既要弘扬社会正气,又要恪守宣传方针,前者关系到党报的声誉,后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两年多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日报群工部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中宣部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的要求,在为“监督与思考”这个栏目供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舆论监督的新路。笔者认为,该栏目及其所刊登的文章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媒体画外音》是本刊新设的一个言论栏目,旨在对媒体现象作些“评头论足”。文章以正面建设性意见为主,也可对媒体存在的问题、不良现象提出批评。文章以短小精好,一般控制在千字以内。希望业内外人士来稿,共同把这个栏目办好。  相似文献   

9.
犹如一缕扑面而来的和风伴随着2004年钟声的敲响,《百姓身边人和事》悄然而到,她在《河南日报》诸多栏目中散发着特有的清香,正在成为基层广大通讯员和农民群众的最爱。河南是一个大省,农村人口占80%,《河南日报》专门开辟《百姓身边人和事》栏目,不仅符合省情,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与广大基层群众的亲密“接触”。综观这个栏目曾经发表的《好一个“架桥迷”》、《抢“爹”记》、《来咱果园“打工”的可真不少》等文章,广大基层读者仿佛在省级党报中找到了自己和身边人的身影。爱似春风情似雨,春到人间草木知。《百姓身边人和事》关注基层,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亮点2005     
2005年的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继续保持创新、服务、贴近的风格,继续践行“心系衣食父母,真诚为您服务”诺言。在齐鲁大地上留下了一串踏实的脚印。推出新栏目——《乡村季风·打工在线》。 2005年1月,一个全新的栏目——《乡村季风·打工在线》出现在电视荧屏上,这是山东省境内第一个也是全国电视媒体少见的专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播的栏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的“一、二、三、四、五……”为数词系统。但是秦汉以来,“两”字也闯进了数词系统,两个人、两百里、三三两两中的“两”字,就取代了“二”字。在现代汉语数量词系统里,又闯进了“俩”、“仨”字,夫妻俩、弟兄仨中的“俩”、“仨”取代了“二人”、  相似文献   

12.
从2002年11月起,北京青年报A叠第二版出现一个加框的小栏目“本报更正”,对该报报道中出现的差错做出更正,并为此向读者致歉。同时,该栏目还告诉读者与之联系的E—mail地址。这个栏目反映了该报的编者新添了一分新闻工作的职业意识,令人感到欣慰。这个小栏目在观念上涉及的是新闻法或新闻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更正与答辩权。  相似文献   

13.
辽宁日报在1996年的新闻改革中,加大二版的改革力度,将二版办为“辽宁新闻”等栏目,迅速报道发生在全省各地3日之内的新闻。二版办为“辽宁新闻”版后,出现了两大明显变化:一是新闻短了,每期发稿近30篇,最长不超过800字;二是时效性强了,带“最近”“不久前”字样的稿子不见了。该报改革后,受到普遍好评,也进一步带动了记者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创办不到9年,每期节目一般也只有13分钟,但这个栏目却以鲜明的特色,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活中“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重要窗口,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是“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相似文献   

15.
张建赓 《视听界》2006,(3):12-13
近两年来,电视业界呈现了空前规模的改革与创新局面。“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以重大时事题材的直播及新闻频道的推出为标志,央视率先在新闻领域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地方电视台则纷纷扛起“民生”的大旗,各种类型的民生栏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民生栏目方兴未艾之际,省级地面频道又出现了“栏目综合化”、“大时段编排”“、SNG常态化”等诸多集约化趋势,由栏目推动板块、由板块推动频道的频道专业化趋势已经形成。现在人们开始探讨的问题是:如何突破民生栏目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一、 应具备专业知识有人说电视专栏节目要突出一个“专”字,专栏节目主持人也要突出一个“专”字,我赞成这个提法。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报道中的记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们把栏目主持人叫做“明线交流”,把记者叫做“暗线交流”。因为记者更多的是从现场挖掘新闻的不可知部分,他并不直接面对观众,而是让观众随着他的语言和身体语言进入特定情景。而栏目主持人是栏目形象的一部分,不仅需要协调栏目内容的各部分,将内容串联起来,使栏目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且通过语言、体态,达到与观众交流的目的,这种交流的特点是要有强烈的观…  相似文献   

17.
梁衡 《传媒》2001,(4):11-12
街上为什么要设“专卖店”?就是要独树一帜,求个性,专卖某种名牌,进了这个店的商品有身份,价码高。报上的好栏目就是好稿的“专卖店”,你要当名记者,你的稿子就要想方设法挤进名栏目。记者要学会利用栏目的名牌效应提高自己稿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当然,这个也是一个提高自己的写稿水平,向高标准看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自办娱乐性栏目.由于栏目的自身特色,有了一部分固定的观众然而,较之其他栏目.自办娱乐性栏目因为播出时间长,投入大,资金来源匮乏,如何增强活力,解决创收问题,一直是电视台管理层较为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自办娱乐性栏目的创收、只要拓宽思路,挖掘潜力,发挥优势,紧紧抓住“精”“活”两字在“精”、“活”两字上、功夫,创收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首先,“精”就是有电视精品意识,就是将娱乐性栏目办成精品栏目,优秀品牌栏目精品意识也可以说是观众意识,市场意识娱乐性节目,直接面向观众群体,对它的评判,观众就是上帝.娱乐…  相似文献   

19.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的“口述实录”版,从一个只能容纳1200字的小栏目演变成为今天的一个很受读者关注的版面,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作为编辑与栏目一起成长,并且,通过这个从栏目到版面的培养和建设的过程,我在业务上也开始逐渐成熟。回顾这个过程,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总结。一、创办“口过实录”栏目最初的缘起《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人在旅途”开办“D述实录”栏目是在1997年的5月底。当时主持这个版面的编辑是我的同事陈国华,我在“前沿新知”版作编辑、记者。在1996年7月1…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湖北日报在重视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言论”的同时,还相当重视群众性言论栏目的设置和经营。《三楚放谈》,就是湖北日报2000年改版中开设的一个群众性言论栏目。这个栏目固定在B1版即荆楚各地版,每周二、五右头条见报。其栏目定位是:“贴近荆楚实际,关注改革进程,评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要求“以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为由头,选题新颖,见解独到,切中时弊,行文生动泼辣,篇幅800字左右”。《三楚放谈》开栏以来,至目前已刊发稿件80余篇,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影响。有的作品引起被评说对象“对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