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芬芬 《河西学院学报》2007,23(1):111-113,122
通过对视错觉分析,指出色彩视错觉在绘画艺术中的特殊意义,并对色彩视错觉在绘画艺术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错觉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错误知觉。在日常生活和体育教学中并不鲜见。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多,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错觉现象,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专门练习,让学生在错觉中学习,在错觉中锻炼,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红领巾》2013,(1):18-21
你的眼睛、你的神经、你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欺骗着你!当前知觉与过去经验发生矛盾时,思维推理出现错误时,神经系统出现固定反应时,你都会产生错觉。色彩的错觉会使我们观测事物时面临难以想象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孔子车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摘自《列子·汤问》)上述自然现象主要是由色彩错觉造成的。一、视觉适应与色彩大小错觉可见光光谱中各色光的波长是不同的,红色波长最长,紫色波长最短,而眼睛的水晶体类似一个不完善的透镜,当不同色光通过水晶体时有不同的折射率,它们通过水晶体而聚焦在不完全相同的平…  相似文献   

5.
张海 《教学与管理》2007,(7):104-105
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首先发现错觉(亚里士多德错觉)以后,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兴趣,之后相继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错觉,比如:Muller-Lyer错觉,横竖错觉,poggendorf错觉,Jastrow错觉,Ebbinghaus错觉等等,并被人们很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军事作战以及其它领域。体育运动中的一些错觉也为众人所知,但对其形成原因,以及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却很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类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技术课题。本文根据心理学上对色彩与色彩心理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根据课件的使用者心理和课件的内容主题的分析,从色彩的和谐与统一、色彩的对比与统一、避免视觉疲劳和错觉等方面对色彩的选择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报复和最上乘的报复 在行政工作岗位上,动笔成了我的家常便饭,而且给我一种自视为写作高手的错觉。即使这种错觉时不时地让我聊以自慰,可更常常让我备受折磨,因为我独具中国色彩的英语常常会受到我老板"女王英语"的欺负!我们纵队色彩癍斓的英语也在同样程度上频频受到他那英伦英语的羞辱。 人无完人的信条牢记心头,代表大家报一箭之仇的反攻倒算念头萦绕脑际,我开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而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身处在彩色世界中的人们,会因为红色而激动,也会因为黑色而沉静,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色彩和生活的关系.日本著名的色彩心理学家木下代理子指出:色彩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色彩可以洞悉一个人的内心;借用色彩的力量可以给人好运,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  相似文献   

9.
所谓错觉定势,是指人们一旦形成某种定势,由于来不及适应外界情景的细微变化,常常产生错觉,从而妨碍对新问题的正确解决,错觉定势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诗词如同一幅画卷,不仅仅表现出盎然生机的"象","象"中还有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表现出个人情感以及诗人内心的意志,读来如实境在眼前,使人获得美的刺激。诗人在古诗词中对色彩的运用是有精湛的技巧的,知道什么样的色彩能吐露出自己的内心。当色彩与内心结合,它们之间便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根据色彩心理学原理,将色彩的表现作为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突破口,根据色彩的象征意味、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色彩所构成的内心环境等,引导学生走近诗人。  相似文献   

11.
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心理学对其已进行了100多年的研究,本世纪60年代之前在研究方法上并无大的突破,60年代以后,文化生态学理论以及跨文化研究方法被引入错觉研究的领域,使这一领域研究的方法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验证了个体以往的经验、文化生态背景与人类错觉之间的相关性,证实了人类在感知方面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这进而也使心理学家认同了跨文化研究策略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东焱 《承德师专学报》2001,21(3):13-15,26
错觉是对现实对象的错误反映。艺术错觉追求情感的真实,外错内真。艺术错觉具有主观歪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整个世界是色彩的世界,科学研究发现色彩具有奇特的生物学效应:一、色彩的感观效应色彩的感观效应是指色彩能给人以温暖、轻重、胀缩、软硬等感觉,但色彩本身并无这些区别.例如:红、橙、黄色能给人以温暖感(人们称之为暖色或亮色),而绿、蓝、紫色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人们称之为冷色或暗色).由于人眼的光渗错觉,暖色或亮色能给人以膨胀的感觉,而冷色或暗色给人以收缩的感觉.我们在日常  相似文献   

14.
错觉歧义是一种心理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对言语信息的解码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这种语言现象同句法歧义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前者表现为同一个言语符号链对某人来说可能产生歧义,而对另外的人来说可能没有歧义,原因在于理解这一言语符号链对人们的预感不同;句法歧义是语法现象,不论谁都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本文从错觉歧义的类型、产生错觉歧义的原因、以及怎样避免错觉歧义现象的发生等方面对错觉歧义作了考察,得出了错觉歧义的三种基本类型——不能卒读的错觉歧义句、语义不通的错觉歧义句、不符合原义的错觉歧义句,分析了产生错觉歧义的三种主要原因——前一语素对后一语素的影响、缺少已知信息的暗示、不实行分词连写,并介绍了避免错觉歧义产生的两种主要方法。为了进一步证明我们的论点,我们还对本文所选用的例句在一定的范围内作了认真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各种错觉现象的归纳和分析,阐明了错觉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这里是地球     
在这个广裹辽阔的地球上,作为渺小的人类,我们常常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或许你见识过许许多多壮丽迷人的自然景观,但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除了震撼,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惊喜。 比如下面这些或波澜壮阔、或如梦似画的美景,或温和柔软、或激烈浓重的色彩,也许会让你产生“这里还是地球吗”的错觉。不过,它们的确是地球上实实在在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让我们产生错觉的事情,如果没有概率的知识帮助我们排除错觉干扰,理性分析,就会导致判断错误.  相似文献   

18.
被洞悉错觉是一种过高地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看穿的错误知觉。它是社会认知领域较新的概念,研究历史仅仅十几年。主要介绍被洞悉错觉的内涵、测量方法、作用、产生原因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拓展被洞悉错觉未来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感受首先离不开观察。作文教学时,我们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察与文学的观察的不同特点。科学的观察要求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的主观色彩,有时为摆脱人的感觉器官的局限,科学工作者常常借助仪器(如显微镜、放大镜)排除错觉,以避免虚假的观察成果。然而文学的观察除了要用那种标准的、带普遍性的眼睛观察外,还得用自己的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使观察的结果染上个性的情感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视力障碍儿童触错觉规律。方法:选用垂直-水平错觉图 形和缪勒-莱依尔错觉图形对视力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进行错觉对比实验 研究。结果:视力残疾儿童触错觉略高于普通儿童,经差异性显著检验,两 类儿童的触错觉没有显著性差异。错觉因感觉通道及图形不同而存在差异。 视力残疾儿童触错觉、普通儿童的视错觉和触错觉与年龄、性别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