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能力对创新过程的作用机制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企业信息能力构成内涵。在对企业信息能力和信息管理知识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演化的企业信息能力进化模型。  相似文献   

2.
吴红  常飞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206-210
合理优化专利信息资源配置,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专利信息特性入手,论述了专利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并结合专利信息在企业中的流动过程,分析了信息用户层次与信息加工层次的关系,最后通过线性规划给出了专利信息资源配置模型,使企业专利信息资源管理立于量化的基础上,更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3.
张首魁  党兴华 《软科学》2007,21(5):102-106
以Kline和Rosenberg提出的链式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构面模型;应用三角模糊重要度与贡献度,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过程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并对陕西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过分关注创新产出而忽略创新过程。以Kline和Rosenberg提出的链式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应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六个构面,Cronbach α显示具有较高信度,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消费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技术创新需要有效的信息消费,科学的信息消费评价体系和方法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消费的评价原则,应用社会信息化测度和技术创新评价的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步骤。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过程和交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信息活动的关系,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过程,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交流要素,并提出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交流模型.  相似文献   

7.
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知识、资源的连通和整合,是知识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知识网络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流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科技创新.以知识网络内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测度模型.首先提出了知识流动效应系数的概念和模型,通过效应系数分别计算组织内部网络和组织外部网络边的阻力系数,在此基础之上计算节点间知识流动阻力,最后计算出节点间知识流动效率和网络整体知识流动效率,修正了V.Latora and M.Marchiori的效率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8.
杨爽 《情报科学》2012,(3):460-463
在介绍技术创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信息需求,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的内涵及要求,从信息技术保障子系统和信息资源保障子系统两个方面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卢小宾 《情报科学》2004,22(11):1300-1303
本文在论述我国信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信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增强我国信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形式之一.创新信息是集群技术创新的主要资源基础,创新信息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其在集群创新系统内的流动,创新信息在流动过程中其自身价值也在不断的进化.文章在分析了创新信息在集群创新系统内流动过程和特性的基础上,将创新信息的进化过程分为信息转移、信息整合和信息进化3个演化阶段,研究了各阶段运行的内在机理,初步构建了基于信息流动的创新信息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集成的信息资源共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玉照  杜言 《情报杂志》2003,22(7):54-55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许多的企业和组织机构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由于建设目的不同和软硬件配置不一致等多种因素,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的形成,信息无法实现共建共享,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通过对“集成”概念的引入和介绍,分析企业中的信息集成与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问题缺乏系统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收集,从信息援助视角出发,构建信息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采用文献分析,从提供方、目的、主要议题、基本手段4个方面对信息援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弱势群体信息援助中存在的障碍类型,针对障碍类型划分了不同的公共信息服务渠道。收集国内相应的实例,对渠道划分提供支持,设计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沟通及期望确认体系,构建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援助存在的不同障碍造成了不同信息弱势群体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特征,这决定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既要提供同质性信息服务,其受众范围面向整个信息弱势群体,又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聚焦于特殊人群或者个体。公共信息服务需要考虑信息客观性和需求的主观能动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多维的且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是以服务、信任、自愿及互利为出发点的社会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3.
从信息主权的高度认识信息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慧  俞芙蓉 《情报杂志》2001,20(5):3-4,7
从分析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落后而造成的种种危机出发,阐述了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提出发展信息产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信息构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霞 《情报杂志》2006,25(5):102-104
介绍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信息构建和网络信息生态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利用信息构建的思想改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构建合理的网络信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构建的政府信息沟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构建和政府信息沟通的原理入手,构建了基于信息构建的政府信息沟通模型;针对政府信息沟通的要求,提出了政府信息沟通空间的设计原则;将政府信息沟通空间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主题型、研讨型以及流程型,并分别给出了三类空间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特征表示是信息可视化中一个关键环节.多媒体信息的特征表示决定了对其可视化的质量.从可视化的通用目的出发,总结多媒体常用的特征表示方法,从中选出适合可视化通用框架的特征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信息及信息资源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信息及信息资源本质、信息资源概念观点的比较分析、总结概括,认为杨文祥教授在其《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中提出的信息及信息资源本质具有创新性,是信息时代对两者本质的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及信息资源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分析,希望能对信息及信息资源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质量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基于政府信息质量的概念和美国联邦政府、新西兰政府及我国政府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政策法规,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指标,并采取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总体不高。为改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应制定信息质量专门性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的信息质量意识,倾听公民的信息需求,建立信息质量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新情报观与信息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新情报观与信息科学,对图书馆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必将对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过滤的Web信息查询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过滤的角度分析信息查询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用户需求与信息内容的相似性匹配过滤与用户需求无关的信息,从而实现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查询结果的优化.据此建立基于信息过滤的用户模型框架,探讨基于信息过滤的信息查询系统优化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