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战略联盟作为企业参与竞争的一种手段,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利用战略联盟不断发展壮大.跨国战略联盟已成为跨国公司谋求国际竞争力、强化内部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从企业战略联盟的实践来看,战略联盟在企业国际化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联盟各方的竞争优势.本文以中国跨国企业--海尔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化进程中战略联盟的运用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战略联盟在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日益成为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本身的特性又使得跨国公司在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时不得不加紧防范.本文从影响跨国公司进行专利战略规划的六大因素着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跨国公司专利战略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调整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化市场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国公司作为我国开放性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其在华投资战略和竞争行为的调整对我国多重性市场结构的变迁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跨国公司的进入增强了我国市场结构的寡占性和竞争强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市场结构变迁中滋生的跨国公司垄断市场行为,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影响了我国市场结构的有效性.因此,我国应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跨国公司行为的监管,以利于我国市场结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趋势,国际业务正在经历一个繁荣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竞争的分享全球市场的进入国外市场.选择正确的市场进入模式的关键是一个公司的国际业务.已经有许多研究策略的进入外国市场.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入世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迅速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中国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殊的背景,所涉及的问题较多.本文结合跨国公司市场进入的主要理论,主要选取了中国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动因和市场进入方式等问题,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加强其竞争地位的过程,一些涉嫌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往往与限制竞争或者垄断行为联系在一起。这尤其突出地表现为拒绝许可、搭售、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过高定价等。我国急需建立和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体,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突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扩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跨国投资与兼并,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的分工体系,推动着生产经营的全球一体化发展,从而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重要而广泛的影响。跨国公司也越来越独立于某个确定的国家,与多国经济竞争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国家与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普遍认为,跨国公司有利于母国和东道国增加就业机会。本文主要就跨国公司对母国和东道国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2003-2007年汽车行业的六家跨国公司在华的竞争活动进行分析,并对这些活动进行了分类,同时也找出了这些活动的特点,以便为今后的竞争行动分析和深层次的战略变迁分析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日益成为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本身的特性又使得跨国公司在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时不得不加紧防范。本文从影响跨国公司进行专利战略规划的六大因素着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跨国公司专利战略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经营的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特点、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竞争优势的来源以及竞争优势的选择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竞争优势选择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竞争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区位优势作为后发优势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空间集群则成为当代跨国公司突出的区位选择变量。本文在阐述广东跨国公司群起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产业集群是当代跨国公司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区位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广东跨国公司所参与并主导的产业集群越来越多,彼此密不可分、相互促进,构成重要的区位优势,这无疑为广东省跨国公司培育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资源配置的日趋合理、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在加紧扩张的同时也开始放弃一些非核心的业务,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归核化和业务外包已成为跨国公司当前发展的一大趋势。跨国公司在制造业外包后,又开始外包一些亚核心的业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积极寻找对策,才能在外包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取更大利益。  相似文献   

12.
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既是提高民营企业素质和打造优秀品牌的必由之路,也是培植跨国经营主体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措施。湖南民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有效方法去寻找和确定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曾繁华  李明 《培训与研究》2007,24(12):83-85
在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是全球技术竞争的主角与驱动力量,其全球技术开发竞争是为了形成全球技术垄断,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垄断性利用是为了获得实现长期的控制市场从而达到技术垄断利润的最大化。本文主要从9个方面研究了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利用竞争力绩效评价指标,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在"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指导下,积极运用全球技术利用竞争战略,通过"干中学"提高中国企业全球技术利用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来临,跨国公司出现一些新趋势:跨国并购浪潮加剧,根据全球区位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其经营战略发生根本性变革,研发机构外化为一个独立的投资项目。跨国公司格局的转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走向跨国经营的产业选择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取消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和增强劣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参与全球产业生产体系的不同价值链;立足于世界与区域产业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投资产业集群的产量竞争优势,在于其较低的边际成本和东道国缺乏需求弹性的市场结构。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对外开放度越高,其消费者所获得的福利也就越多。对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集群市场竞争进行博弈分析,提出促进我国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国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对市场竞争领域的有关问题做出规定。而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与规制对象是反垄断立法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以反垄断法和经济法的原理为基础,强调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首先是确保公平竞争,最终是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以中国市场上的具体垄断为基础,强调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重点在于行政垄断与跨国公司滥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商业世界瞬息万变,商业往来使整个世界日益相互依赖。全球性思维模式要求管理者"思维全球化,行为当地化"。同时,企业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在于能否利用文化的融合和能否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弊端。只有树立跨文化的思想路线,建立一种多元化、包容性的企业文化,才能使跨国企业的管理顺利进行。这是经济全球化环境下跨国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在目前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形势下,只有明确跨文化商务管理的理论根源,才能使跨国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Until the mid-1980s, New Zealanders were progressing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of and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world poverty and injustice. However, the arrival of more multinational aid agencies and the increased competition for the donor dollar have given rise to a new conservatism in the development debate. This has coincided with the imposition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policies in New Zealand which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demonstrate connections between poverty and powerlessness, and parallels between the growth of poverty and inequality at home and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The government, the media and the wealthy agencies conceal these parallels and promote aid responses based on charity. This excludes from the development debate the increasingly marginalised sectors of New Zealand society and undermines the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essential for building strategies for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