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族群建构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学者安德森(B.Anderson)的民族观为参照平台,通过展示前辈学者对"族群"概念的丰富多彩的解说,指出了族群建构的学理依据和实践价值,揭示了学术意义上的族群建构与具有政治意义的国家认同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强调了将它们并置关联在一起的现实意义,进而初步彰显了学术研究中固有的"政治倾向性",阐明了在学术研究中要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客家民系"的概念是由罗香林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对客家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族群"的概念进入学术视野后,很快被学者运用到客家研究领域,进而形成了"客家族群"的概念。近年,在客家研究领域,"客家族群"的使用频次已经超过"客家民系"。对"客家民系"与"客家族群"两者进行概念上的辨析,再从田野与历史的视角中寻求学术界接受"客家族群"的理由,并通过这一概念的转变来反观概念变化背后所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族群关系是台湾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生存的眷村文学亦是台湾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族群关系的变迁对台湾外省眷村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眷村作家的族群书写和族群意识建构体现了他们的族群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河西学院学报》2014,(1):F0002-F0002
正教育部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长期致力于在"语言和文化之间搭桥",在中国社会科学界的民族和族群研究中首次尝试建立中国族群研究的"符号学派",对该领域产生重要学术影响;该领域的理论创新及成果,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保持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他在中国首次批判性地应用皮尔斯"语言三观"分析法来研究中国族群,  相似文献   

5.
身份、差异与认同: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群身份是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概念,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公民身份.针对自由主义的普遍公民观,多元文化主义提出差异公民观,在承认公民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强调族群差异的公共性,同时,主张族群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必要前提,国家认同是族群差异的精神基础.对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多元文化主义倡导积极国家观,认为国家应在保障少数权利方面有所作为.差异公民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差异政治观,对当代多族群国家的族群政治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身份认同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新加坡由于受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因而新加坡的身份认同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文化标本的意义。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态。新加坡英语文学作为新加坡的主流文学创作,深刻地反映了新加坡人在身份认同过程中所表现的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双重困惑。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先生"北京大学社会学十年"纪念会上提出了一个新名词,称之为人的"心态关系",生态关系是指人和人的共存关系,心态关系是指人和人的共荣关系,人和人既要共存也要共荣。笔者认为"心态关系"的提出为舞蹈理论建构提出了更深层次意义,带来了新的研究视野。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密林庄"竖秋节"仪式舞蹈活动为例,从"心态关系"角度,研究其多方参与互动下族群关系,族群行为与认知、观念与信仰体系等,试图探索云南传统民俗舞蹈研究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三语教育"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构建族群身份的视角出发,旨在以语言教学为载体来促进各民族间的思想交流,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  相似文献   

9.
族群理论研究产生于西方,影响深远,是当代国际人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具有思辨和应用的双重价值.在中国,开展族群理论的时间并不长,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学术气氛的活跃,伴随着对民族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商榷,族群理论才逐渐被引介进来.族群认同理论是族群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对族群认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解析我国各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现状,还可以通过对族群理论的深度剖析探究出其中蕴含的教育启示.本文主要在乡土教材开发、双语双文化理解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探讨族群以及族群认同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地区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家间资源优势互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倡议跨越三大洲,涉及东亚、中亚、西亚、南亚、中东欧共65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倡议参与主体多元,势必关系到复杂多样的族群群体和宗教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沿线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本身就是族群矛盾和冲突的多发地带和敏感地带,对于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地缘政治中的族群冲突及其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影响是本文论述的主要议题。笔者将从族群冲突的理论等相关问题出发,叙述"一带一路"地缘政治中族群冲突的缘起,进一步分析族群冲突对推进"一带一路"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族群边界和身份认同表征。瑶族作为我国一个举足轻重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族性特征和复杂的身份表征样态。广西金秀大瑶山的茶山瑶、花篮瑶、坳瑶、盘瑶、山子瑶等五大瑶族支系通过他者认同、族群认同、"瑶族共同体"认同等形式彰显族群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苟利武 《历史教学问题》2020,(1):113-122,167,168
乌克兰独立以来,族群冲突与分离长期存在。通过对乌克兰族群结构最为复杂的敖德萨地区族群历史变迁和当前族群结构分析发现,敖德萨地区族群冲突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俄帝国和苏联因领土和文化的扩张对敖德萨产生的影响至今存在;而乌克兰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和治理失效等因素使少数族群对乌克兰政府产生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族群对乌克兰政府的认同,在此背景下,任何动荡都有可能成为族群冲突的诱因。  相似文献   

13.
有研究表明受许多边界条件的影响。本研究认为无意识思维动机是无意识思维效应的动力源基于以往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本研究通过无意识理论知识学习以诱发被试的无意识思维动机,探究无意识思维动机对。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4.
论无意识和民族无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意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对人的活动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民族无意识是通过心理积淀而形成的;是意识向无意识的转化;是未被意识到的定势的功能状态。民族心理作为人的心及背景中的深层背景,对民族主体的认识对象的选择、认识材料的整合加工,以及行为的决策、评价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论无意识教育确立的客观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式。但在目前关于无意识教育的研究中,理论界尚缺乏对“无意识教育确立的客观依据是什么”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系统探讨。本文认为,无意识教育确立的客观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依据、人的无意识接受心理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论依据、教育实践的现实反馈依据、时代的环境条件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华阳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为基本史料,旁补及其他两汉魏晋史志,论述了两汉魏晋西南族群地理观的族群意向、文化意向、环境意向三个基本问题。以《华阳国志》政区为空间解析单位,基于如上三个方面的论述,结论将两汉魏晋西南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划分为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不含史料不详或缺载郡)四种类型。文章同时发现:两汉魏晋西南"汉""夷"的划分与族群原本的身份世系没有刚性的关联,但与族群间的政治、文化关系有关,也与地缘有一定关系;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与族群客观分布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均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是当代亚裔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种族或族裔背景是身份认同的基础。亚裔在美国一个半世纪的开拓历程中,他们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以下几种变迁:暂居者(侨民)、族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和正在生成的一定程度的多数族或族裔美国人。而第一种身份认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体现了亚裔美国人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接受和适应,也反映出美国多种族社会中复杂的族群认同现状。  相似文献   

18.
柏柏尔人作为北非的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经历了诸多的外来侵略者,对其影响最大的当属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在与阿拉伯人的融合中逐渐完成伊斯兰教化,柏柏尔人族群认同出现变化。后殖民时期各国政府的政策尽量抑制柏柏尔人的身份并且限制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这使得柏柏尔人的身份认同再一次出现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贵州军屯的制度背景使屯堡族群主动将国家意识与符号运用于族群身份的建构过程中,最终使国家的权威得以在地方社会中“驻扎”,充分利用国家符号更有效地支撑了屯堡族群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地增强,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意识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而无意识教育作为一种不为受教育者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逐渐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它具有不同于有意识教育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地避免大学生的反感情绪,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实施无意识教育,通过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内容的渗透力及校园环境的感染力等途径科学有效地实施无意识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