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请认真分析比较下面两道涉及铝沉淀的图象.例1图1是向MgCl2和AlCl3混合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后又滴加盐酸,所得沉淀y(mol)与试剂体积V(mL)之间的关系.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NaOH和盐酸的分界点是6mL处(B)原混合液中c(Al3 )∶c(Mg2 )∶c(Cl-)=1∶1∶5(C)c(NaOH)∶c(HCl)=2∶1(D  相似文献   

2.
例1 将3.9g镁铝合金溶于60mL 4mol/L硫酸中,当合金完全溶解后再加入60mL 8mol/L 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0.7g.加入硫酸时产生的H2的量为( ).  相似文献   

3.
题目 向100mL0.1mol/L的AlCl3溶液中滴加350mL0.1mol/L的NaOH溶液,求生成Al(OH)3沉淀的质量。 解法一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从反应过程看,首先生成Al(OH)3沉淀,当沉淀量达到最大值后,过量的NaOH与Al(OH)3反应,使沉淀部分溶解.题目中要求的是剩余部分的Al(OH)3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题1 准确称取魄铝土矿(含Fe2O3、Al2O3、SiO2)样品,加入盛有100mL H2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  相似文献   

5.
例1 向100mL 3mol/L的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 Ba(OH)2溶液.(1)试写出至刚好出现沉淀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的离子方程式.(2)随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横坐标),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纵坐标)如图所示.求B点和C点所对应的Ba(OH)2溶液的体积.  相似文献   

6.
1.指示剂与中和反应在中和反应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是指示中和反应进行程度的常用方法.往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应边滴加边振荡,当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即为该反应的终点.例1在实验室用15 mL 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相似文献   

7.
一、1.操作: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2.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达到最多→逐渐减少→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8.
例1.5.lgMg、Al 合金溶解在500mL 2mol/L 的盐酸中,再加入4mol.L~(-1)的 NaOH 溶液时,恰好沉淀完全,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A.560mL B.500mL C.425mL D.250mL分析:此题中恰好沉淀完全,就对此时该溶液中溶质进行分析,和盐酸反应后的 Mg~( 2)、Al~(3 )全部以Mg(OH)_2和 Al(OH)_  相似文献   

9.
题1 向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的体积之关系如图.原混合溶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相似文献   

10.
1.油酸为何要用酒精稀释一滴纯油酸的体积大约为V=4×10-3^cm^3(每1mL的油酸大约有250滴).  相似文献   

11.
此图有误     
在含Mg~2和Al~(3 )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沉淀量(mol)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L)之间的关系图,一般作成图一:  相似文献   

12.
以实验为基础的探讨和推理,容易为学生理解,如再配合运算,那么,学习效果尤为显著。今以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互滴为例。 [实验]:取二支试管,一支中盛AlCl_3溶液。一支盛NaOH溶液,往盛AlCl_3溶液的甲试管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往盛NaOH溶液的乙试管中逐渐滴加AlCl_3溶液。 (现象) 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逐渐消失变澄清。乙出现少许沉淀,很快消失,继续滴加,最后出现白色沉淀。  相似文献   

13.
取350mL冷的饮料倒入一只500mL的长颈瓶中.取100mLNaOH(浓度约1mol/L)倒入一个足够大的无色橡胶汽球中,立即将汽球扎紧在长颈瓶的颈上.要确保NaOH不倒流进长颈瓶中.用磁力搅拌器缓慢搅动长颈瓶中样品,待强烈的嘶嘶声结束后,再继续强力搅动30分钟一将此装置放置约十个小时,汽球收缩后说明CO2被NaOH吸收。定量地转移汽球内容物干25mL长颈瓶中;加入3滴酚酞,使用磁力搅拌器,用标准浓度的HCI(约1lllol/L)滴定此液体;记下到达第一个终点的IICI体积几:再加4滴甲基模.继续滴定把下第二个终点所用HCI的体积*。可按下…  相似文献   

14.
题1 向100mL由BaCl2、AlCl3和FeCl3组成的混合溶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NaOH混合溶液B,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加溶液B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F浮=ρ液gV排对公式中V排易产生如下两个方面的误解.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充分的注意.一、V排是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它有别于但又依赖于物体的体积V物例如把截面积为S,长为L的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如图1所示,当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人时,如图A,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等于圆柱体在水面以下部分的体积SL1,而小于物体的体积SL.当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在上表面未与水面相平之前.随着L1的增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将逐渐增大,但总小于物体的体积V物.当圆柱体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  相似文献   

16.
一、解读互滴操作过程中的“相对量”例1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 O H溶液和A l2(SO4)3溶液B.H2SO4溶液和N aH C O3溶液C.C aC l2溶液和N a2C O3溶液D.Ba(O H)2溶液和N aH SO4溶液分析若将K O H溶液滴加到Al2(SO4)3溶液中,当K O H不足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A l3++3O H-Al(O H)3↓,随着K O H溶液的加入,沉淀量逐渐增多后又逐渐消失。而将Al2(SO4)3溶液滴加到K O H溶液中,开始时由于K O H过量,没有沉淀生成:A l3++4O H-AlO2-+2H2O,随着Al2(SO4)3的加入,沉淀会出现并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7.
1问题提出在某教辅读物[1]上有如下的叙述:若向含有Mg2 、Al3 混合溶液中滴和入NaOH溶液,则沉淀量与n(NaOH)的关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例1(2007年扬州中考题)向含CuCl,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透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下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9.
银镜反应是中师《化学》有机部分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可作如下改进: 1.在配制银氨溶液之前,先将2%的氨水试剂瓶中加入4~5滴5%的NaOH溶液。 2.在盛有2~3m12%的AgNO_3溶液(现配且不能有颗粒)的试管中,逐渐滴入试剂瓶中2%的氨水,产生黄褐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直到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CuSO_4+2NaOH=Cu(OH)_2↓+Na_2SO_4是一个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这很容易让学生认为当 CuSO_4和 NaOH 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时,生成的就是 Cu(OH)_2沉淀。事实上生成的沉淀是不是 Cu(OH)_2呢?北京大学严宣申在《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一书中认为,当 CuSO_4溶液和 NaOH 溶液浓度相同,体积比为2:3混合时,生成的是碱式硫酸铜Cu_4(OH)_6SO_4。胡传生在《化学教育》2004年第5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