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中美日公司治理结构的财务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公司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经营者报酬等财务方面,对中国、美国和日本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公司财务结构是否合理对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在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企业财务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民营企业和传统民营企业的区别在于是否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现代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及全体员工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和实质就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问题,即现代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效率的维护问题,核心是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代理人尽可能对自己行动负责,全心全意经营管理好公司,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中小板上市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几个变量,研究其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尝试提出完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一些方法,提高中小民营企业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明确了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和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基于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认同,并借鉴国外家族企业和现代企业治理模式,为建立健全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国家也一再出台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而民营企业最常见的就是家族企业,由于家族企业通常股权高度集中于家长或家族,易引发一系列企业风险,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制度方面的现存问题,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创新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公司治理是最受资本市场关注和质疑的重要方面,国内很多IT公司都是从原来一些国有企业脱胎而来,改制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依旧存在,低水平的公司内部治理现状给中国IT业的未来发展造成隐患。本文通过对国内IT公司内部治理问题的剖析,借鉴先进的跨国公司治理经验,从而为调整和优化我国IT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公司经营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显现,其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问题实质就是公司创造价值和利益分配的动态平衡问题。民营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协调相关各方利益,加大决策的科学性,完善监督机制,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以达到民营企业实现现代化改造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就是研究公司债务与权益的相对比率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较早论述是由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从委托代理角度做出的。之后,这个问题就成了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两者关系展开了研究。主要可以归结为  相似文献   

9.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我国中小企业改革的成效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改革的核心,充分认识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很有帮助。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显示:中国百强上市公司治理中其“董事会责任”的治理水平有所下降,其得分之低,以及与2005年相比处于下降趋势,值得特别注意。在运用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价值前100名的数据资料,从董事会治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找出董事会治理结构中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如何改善董事会治理结构和如何提高公司价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7—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互动作用的视角,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公司治理水平会影响公司绩效,公司绩效的提升也会通过声誉传递机制被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所获取,从而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效率。研究结论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中国上市公司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和问题,认为其核心和根本问题是治理结构上的问题,并对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包括银行治理结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阐述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深层次治理结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问题、提高其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熵理论及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引入治理熵概念,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公司治理的演变规律,提出公司治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最后,本文引用2004--2010年7年间南开大学公司治理指数的变化趋势验证,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效率遵循长期向上发展局部时段出现停滞和后退,证实了公司治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演进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总结了中国国有企业历史变迁的五个阶段的基础上.归纳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演进的九种基本模式,认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正在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进,推而广之得出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也正在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演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资本对公司治理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以南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百佳公司中的7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社会资本对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与中小股东和社会的关系越协调,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但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引入双因素交互作用因子后,企业社会资本对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结构下的财务导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许多控制与协调机制构成,其中公司财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通过公司财务的三个不同层次来协调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出资者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和行为,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公司治理结构决定其财务模式。因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表现形式不同,论文将现有公司制理结构分为外部监控型、内部监控型、家族控制型和转轨经济型,由此产生了经营者主导型、出资者主导型、业主主导型和内部人主导型的财务模式;并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发展方向。对于寻找适合我国不同企业及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治理构架和财务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先聪  刘星 《软科学》2011,25(9):116-120
首先分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然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手段以及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文献,找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旭  姜雪  张召珍 《情报科学》2012,(8):1242-1246
借助于信息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在探究现代公司环境下因两权分立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委托代理关系下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从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基于内、外部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刚 《科学学研究》2018,36(2):249-263
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简称:“科技认定”)视为特定的政企创新联盟和科技资源分配机制,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年度专利申请量反映其创新绩效,重点分析了在不同政府治理和公司治理环境下获得“科技认定”资质对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获得“科技认定”资质后,民营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且随着预期政府代理成本或公司代理成本的减少,“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治理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改善外部政府治理和内部公司治理质量将显著优化“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治理环境。总体上,较之“政治资源诅咒”效应,“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扶持之手”效应占主导。本研究指出,发挥“科技认定”政策的创新治理功能依赖社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内部创新资本有效利用。本文协调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研究提供的不一致的经验证据,对厘清政府在构建普惠性创新治理环境体系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与企业治理结构匹配与否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修正了Kitschelt模型,并通过对美、日IT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我国企业应根据技术变迁和市场变化情况,灵活改变企业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