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传统上将大众传媒作为国家对外传播载体的认知有所不同,笔者基于国家对外传播=国家(对外)行为+解释国家(对外)行为这一框架,将国家对外传播的载体定义为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外交、经济外交、能源外交、体育外交及舆论外交等。本文讨论的正是其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上将大众传媒作为国家对外传播载体的认知有所不同,本研究将国家对外传播的载体定义为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外交、经济外交、能源外交、体育外交以及舆论外交(包括媒体外交)等。本文讨论的是其中之一的经济外交载体。文章从国际经济论坛、经济谈判、能源外交、公司外交与国际经济援助等方面,阐析了经济外交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芳 《军事记者》2012,(1):38-40
军事外交是以军队为主体的对外军事交往.而军事对外传播则是对外军事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名片”.担负着军事外交主体的形象塑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军事外交以“新安全观”为指导.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军队领导人往来、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军舰互访、文体交流、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军控履约、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人员培训、智力引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军事交往格局.这为开展军事对外传播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4.
强汉盛唐时期繁荣的对外文化交流为大量外交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这段历史时期的外交档案管理制度,为我们今天妥善保管及合理利用外交档案,促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公共外交议题受到关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建设,为中国各方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公共外交是传统的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的良好载体,也将使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更灵活且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强汉盛唐时期繁荣的对外文化交流为大量外交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这段历史时期的外交档案管理制度,为我们今天妥善保管及合理利用外交档案,促进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清末时期,清政府为了顺应外交近代化的形势,为了对外国人来华旅游问题进行有效管理,防止或者减少不必要的外交纠纷,制订了一系列的对外国人来华旅游进行管理的制度、政策和法令。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近日,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办的《公共外交通讯》在京创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担任总编辑。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的互补构成中国外交的整体外交阵容。培养民众,尤其是加强有对外交往机会人士的  相似文献   

9.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公共外交议题受到关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建设,为中国各方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公共外交是传统的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的良好载体,也将使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更灵活且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致力于公共外交的实践拓展与理论梳理.而对于公共外交与媒体关系,赵启正认为:"对外传播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把媒体的对外传播纳入公共外交,不但没有降低其重要性,反而使其具备更高立意、提出更高标准、赋予更重责任,也使得对外传播媒体的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活泼、效果更明显."那么,媒体应如何培养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以不断提升传播实效?赵启正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主要谈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对外传播涉及新闻传播与外交两个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彼此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本文拟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出发,就对外传播中媒体的自我定位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文章认为,媒体在对外传播中,要积极主动介入外交活动中,发现热点,引导舆论方向;要注意与官方宣传的"和而不同",明确自身的报道特殊;而且要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文章最后对我国媒体未来在对外传播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传媒观点     
赵启正:媒体应有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对外传播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把媒体的对外传播纳入公共外交,不但没有降低其重要性,反而使其具备更高立意、提出更高标准、赋予更重责任,也使得对外传播媒体的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活泼、效果更明显。他认为媒体培养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应该内知国情,外知世界;要能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不但会说,而且会听;加强政府发言人和媒体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论国家对外传播的通道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外传播的通道包括官方外交通道和非官方外交通道。非官方外交通道又包括公众外交通道和民间外交通道。本文在论述上述几种传播通道的基础上,结合西藏-奥运风波中的中西舆论对决——西方国家打出几张牌(官方通道的政府牌、国会牌;民间通道的媒体牌、智库牌、NGO牌、民意牌);而中国只有一张政府牌——这一案例,分析了中西方国家对外传播通道利用的优劣。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拥有最多的传播渠道,那么,它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亦即,有效的国家对外传播,应置于多渠道传输框架之下,即由政府(及议会)、政党和多元化的民间团体(智库、NGO、新闻媒体)共同担当传播通道。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对外新闻报道中怎样有的放矢,掌握主动?日常的宣传报道尤其是一些成就报道如何更好地吸引人?读一读这篇曾任外交部发言人、现任我驻法国大使吴建民的访谈录,将不无启迪。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工作与外交工作之要旨和艺术性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5.
政府对外传播的两种表现形态就是政府(外交)行为和解释政府(外交)行为.即政府对外传播,既是一种政府行为,又是一种传播行为.政府对外传播形成的舆论是多元的,但影响政府对外传播效果的不外乎有两种正向国际舆论和负向国际舆论.前者推动国家利益的实现,后者阻碍国家利益的实现.消解、稀释、扭转国际负向舆论,也是政府对外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叶昊  李波 《东南传播》2010,(10):147-149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在新世纪新阶段,外宣和内宣之间的严格界限已经逐渐模糊,我军要树立"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正面形象,必须要"内外兼顾",做好对内宣传即是做好对外传播。地方都市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无论从覆盖面还是与读者的联系来看,都市报的军事报道在构建军队形象中有着巨大的潜在优势。组织好地方都市报的军事报道,既是对内塑造中国军队的需要,也是对外塑造军队形象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多年以前,作为我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外援助”这个“关键词”频频出现在报纸上、广播里。对于上点岁数的中国人来说,“外援”一词并不生疏。但是,有关我国“外援”的具体情况及统计数据,恐怕很少有人说得清楚。随着外交档案不断解密,新中国的“对外援助”也已不再是秘密。在近日向公众开放的、至1960年底的外交档案中,记者发现含有对外援助字样的标题竟有200多个。  相似文献   

18.
记者洛丁报道,第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第二天,一些出版社老总、版权专业人士上午还在展览会上频繁地开展“版权外交”,下午2时许,又行色匆匆地赶到“出版之家”参加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召开的对外合作出版交流会。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始终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是中国外交的基础,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这一点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水平,都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新闻传播中的公共外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外传播与公共外交的交集谈起,探讨当代新闻传播与公共外交策略的互动.认为新闻传播要渗透"公共外交"的整体意识,设法让中国的声音通过新闻传播来告知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