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学设计理念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描写艺术(音乐和绘画)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积累一些基本的鉴赏技能,进而培养学  相似文献   

2.
刘学习 《现代语文》2011,(10):84-86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一首诗。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主要目标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领略诗人的艺术风格,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中美术鉴赏课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在当前的课堂讲解中,课堂往往是缺少互动和学生自己的艺术体验的,更多是像数理化那样老师给学生们讲解知识,没有足够的鉴赏实践。本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作出分析,并且寻找美术鉴赏课程的真正方式。  相似文献   

4.
当下,艺术鉴赏课程多开设于艺术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而对于医学院的学生,艺术鉴赏仿佛是并不相关的课程。本文希望通过梳理艺术与医学之间从古到今的复杂互动影响,来阐明医学生学习艺术鉴赏课程的诸多积极作用。在审美体验,道德意识,哲学理念,临床实践,以及长效学习发展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曹陆军 《文教资料》2012,(23):92-93
大学影视艺术鉴赏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感情、强化人文素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实现影视艺术鉴赏教学目标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便增进学生对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音乐鉴赏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鉴赏水平,因此课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最终达成这一目标,而课堂效果则完全依赖于教学设计。本文全面介绍了如何科学地、艺术地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达成生机勃勃的音乐鉴赏课堂,如何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鉴赏课以及艺术活动带给他们的深刻的体验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课、专业课中贯彻艺术素养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结合<水族生态技法>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探讨在应用技术类课程中对学生实施艺术素养教育:通过对观赏鱼的鉴赏,饲养容器厦布景的方法学习,使学生了解色彩在审美中的作用,明确和谐是水族造景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油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称为非具象艺术,是指任何对真实自然物象的描绘予以简化或完全抽离的艺术。本课是安排在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之后的一课,符合学生通常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具象到抽象,层层递进,并与前两课构成一个教学单元,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9.
顾国珊 《广东教育》2007,(7):105-106
对西方音乐的鉴赏,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热爱高雅艺术,感受、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同时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艺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内容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欣赏>第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必修美术鉴赏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历了近一年鉴赏课学习,已初步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美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艺术具有鲜明的多义性和情感性特征,艺术鉴赏的过程要遵循艺术的规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实现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鉴赏,激活审美潜能,营造活跃的艺术课堂。  相似文献   

12.
班志霞 《成才之路》2012,(4):18-I0013
我国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财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感性理性目标相结合,融入时代元素,配合艺术实践,使学生全面、深层次地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加强他们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3.
理解与鉴赏是中学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任务。理解把握作品思想内涵,感受鉴赏作品艺术魅力。学习中既要注重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也要重视作品细节的仔细品味。  相似文献   

14.
<正>美术鉴赏就是对美的一切事物的欣赏,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现在作为普通高中的选修课,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修养,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体现高中美术教育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是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主要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活动,既包含对美术作品的形式、风格、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认识与理解,又包含对主题、题材等美术作品意蕴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进行戏剧的鉴赏学习。如何进行戏剧鉴赏教学是教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实践的重要问题。戏剧鉴赏的内容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基础起点,把握戏剧的核心要素;重视鉴赏戏剧的艺术特征,把握戏剧最本质的特点;戏剧鉴赏的方法操作层面需要重视戏剧鉴赏的课堂教学,把握戏剧鉴赏教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教学重点] 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主要是元杂剧的初步鉴赏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体会唱词的抒情性和音乐美;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7.
单元学习任务是连接单元核心素养与知识点,实现单元整体性知识结构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为例,通过剖析小说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内在联系,研究如何基于学习任务,进行小说单元教学整体性设计,落实单元目标以及新课标提出的相关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从单元角度鉴赏小说文本的审美能力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快餐化和通俗化的文化消费时代,学生们离经典名著越来越遥远了。许多学生反映最烦上语文课,一芳面是因为语文课的一些文章枯燥无味,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其工具性,而文学鉴赏需有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其学科所特有的浪漫性消失殆尽了。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更是一个人的知识、思想、艺术、审美等各个方面的提高,这也是今天我们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文学鉴赏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文学是人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鉴赏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开拓视野,更能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和思想境界。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活动,有其独特的学科规律。文学鉴赏的教学活动应在遵循其学科规律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几千年积累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中真善美的内容和高妙的艺术精华,是当代中学生成长的精神营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把握诗词的艺术形式,从中体验审美情感,启迪人文智慧,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不会鉴赏美术作品,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美术作品,很多学生表示难以理解。那么,美术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抽象美术作品呢?一、讲清抽象艺术概念,转变学生审美观念1.抽象艺术的概念。抽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偏离表现对象外观的艺术。其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的结果。2.转变学生审美观念。学生在鉴赏抽象美术作品时,往往以像与不像为标准进行评判,这种传统的审美观念影响了他们的审美体验。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转变学生的审美观念,要让他们认识到传统美术作品与抽象美术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不同,并引导他们站在现代艺术的立场上去看待抽象美术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