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张艺谋电影的视觉表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表现性是张艺谋自觉的艺术追求,也是他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张艺谋电影艺术的视觉表现性突出地体现在他对造型、构图、场面、场景、光色等电影画面元素以及音乐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2.
作为最能表达人的感情的一种造型元素,色彩可以作为语言在电影中直接表达思想。陆小雅的三部影片《红衣少女》、《红与白》、《热恋》就是很经典的例子。红色是陆小雅电影中一以贯之的颜色。如同"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一样,红色在陆小雅的电影中时而代表不羁和热烈奔放,时而象征死亡和绝望。在其他色彩如白色等的衬托下,红色的象征意义也会不同。本文分析色彩中的红色在电影中的艺术表达来解读其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3.
作为色彩艺术大师,张艺谋执导的影片《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曾获国际电影节大奖,影片《英雄》等开启了中国电影大片生产的新时代。张艺谋的影像叙事极具文化特色和审美意蕴。本文旨在从视觉本位、诗化写意和民俗仪式的运用等方面,对其影片的视觉艺术、影像造型的文化诉求、文化表征、文化特性以及文化蕴涵等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电影诞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一种艺术,它的美学特质主要包括"综合性与技术性"、"逼真性与假定性"、"造型性与运动性",本文主要对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色彩造型性与镜头运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复杂的特性促使电影研究必然呈现为多学科、多视角的趋势.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研究电影,运用民俗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电影批评也构成了现注电影的独特视角.而蒙古族电影一向以浓郁的民俗色彩见长,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以塞夫、麦丽丝、宁才、哈斯朝鲁等为代表的蒙古族导演创作的多部优秀影片,以地域特色鲜明的画面造型...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影坛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张艺谋的电影为世人注目受世人青睐并不奇怪。他那绚丽而奇瑰的艺术造型和大块大块的浓烈的色彩,以及对故事近于剑拨弩张式的叙述都倍受影坛上下称誉。特别是他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一无二的对红色道具的偏爱和成功地运用,更使他饮誉中外。在《红高粱》中,那摇曳于微风之中扎根于黑土之上的金  相似文献   

7.
电影修辞是电影艺术个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导演风格的彰显。张艺谋擅长运用电影修辞寄寓审美理想,建构电影文本的内在意蕴,创造了"有意味的形式",也实现了艺术和商业的双赢。他的电影打上了浓烈的"张氏风格"的烙印,其修辞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鲜明突出、富有民族特色的色彩配置;强调纵深动感的多层次构图;突显隐喻手法。  相似文献   

8.
张艺谋影片中人物的情感符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形象在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中作为其情感的符号载体 ,体现了他对人物深层的透视 ,对生命真谛的把握 ,以及深层凝重的人文关怀。本文根据张艺谋影片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的意向化、符号化的建构及其文化意义的生成这一脉络 ,阐释了其影片中人物的情感符号性  相似文献   

9.
张艺谋拍摄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电影艺术领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领域,然而,当他将《大红灯笼高高挂》搬上芭蕾舞台时同样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领域,他成功地运用唯美、高贵、典雅的芭蕾艺术展现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社会陋习,将影片复杂的剧情以及对人物的细腻完美地展现在芭蕾舞台上。  相似文献   

10.
张艺谋对电影品质表现出很纯粹的追求和敬仰,在拍摄过程中完美诠释他心中的电影故事。回顾他这些年的电影作品,风格迥异,虽有商业大片和文艺片的分别,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电影画面色彩的超强把控力度。出身于摄影师的他对色彩极其偏爱,他电影中无处不在的中国红元素和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唯美画面让人记忆深刻,观赏性和艺术性的高度合一,对人性、生存和死亡主题的剖析,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张艺谋的电影美学。  相似文献   

11.
张艺谋是一位色彩运用的大师,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他对色彩的运用极为丰富也极具内涵.影片《大红灯茏高高挂》就是代表,不同于张导其它作品,本片中除了红色外,还出现了黄、绿、紫等颜色,而且有时出现的极为隐秘,但却十分有深意.本文对片中的色彩,尤其是人物服饰的色彩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色彩不仅是电影的造型手段,更重要的是构成电影视觉语言的形态。不论是影片整体基调,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人物内心状态的刻画,色彩除了表现意境与渲染氛围外,色彩还会揭示电影主题与主要思想,表现色彩在电影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俗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张艺谋的电影既借鉴了西方电影美学思想,又吸收了传统民族文化养分。他早期的电影很多都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风格,电影中的服装、音乐、语言等方面处处显示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民族特色鲜明。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意象对张艺谋的电影,对中国民俗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代表了张艺谋影片的美学风格,而且从中可以发见第五代电影共同的美学风格.《紫蝴蝶》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2003年,由娄烨执导,刘烨、章子怡、李冰冰等主演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代表了娄烨影片的美学风格,而且从中可以发见第六代电影美学风格的重要向度.第五代电影试图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偏向宏大叙事,电影借助视听效果、情境氛围、剧情人物等体现鲜明的民族历史性,象征寓意性强烈.第六代电影充斥着不确定性和怀疑态度,表现在视听上的反讽性、碎片化的叙事、虚无感的人物形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色彩语言。肖似化代码、修辞性代码、风格化代码共同构成了张艺谋电影的红色代码能指。红色折射时代与社会,刻划人物及心理、营造意象与意境、表现思想与哲理,体现了丰富的美学价值。红色整合民俗、涉指伦理,具有深刻的文化蕴含。以红色为基调的多色彩结构,与电影其他要素共同构成张艺谋电影的视听语言系统,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电影艺术理念,一种新的电影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淡妆浓抹总相宜——浅析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的电影之旅亦即“色彩之旅”,色彩即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观照均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或隐或现地透露出来,深深地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画面华美、色彩绚丽、效果极度夸张、冲突对比强烈、细节富有匠意,色彩能指功能充分发挥,承载了张艺谋电影的化表征。  相似文献   

17.
张艺谋的电影创作贯穿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的当下,常常处于时代文化潮头,具有某种文化编年的意味。更准确地说,是当下的时代、社会、文化创造了张艺谋,制造了一种独特的“张艺谋现象”。在张艺谋电影创作的表象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文化、社会、时代变迁的轨迹。划分了张艺谋电影的几个主要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影片的艺术与文化特点,进而探析张艺谋电影的美学风格变迁、文化流变及文化价值或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18.
后殖民视点中的张艺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对张艺谋的电影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张艺谋的电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的虚幻的想象.他以西方作为参照物探索着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在对好莱坞电影的仿效中,张艺谋在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罗忠贤 《初中生》2013,(13):27-28
在中国,张艺谋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名字。我一直以为张艺谋的人生如他的电影一样充满传奇,直到看了他新近出版的口述传记《张艺谋的作业》,我才恍然大悟,电影奇才张艺谋原来下的也是笨功夫。张艺谋涉足摄影时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启蒙老师是他的表哥。有一次,他跟着表哥拍了  相似文献   

20.
摄影一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出色的应用摄影光线更能为一部电影增光添彩。通过影视语言里“光”的角度,从光的造型对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加以分析,找出影片如梦幻般的效果的原因,从而印证“电影是光学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