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身六问     
王萌 《健身科学》2010,(6):18-18
一 瘦人总是比胖人健康吗? 体重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唯一标准。静止状态下的心跳次数、血压高低和胆固醇水平能更好地反映健康水平,而不是看你是否拥有漂亮清晰的六块腹肌。尽管腹部脂肪过多的确会对健康造成很多副效应,但一些医学专家认为人体内组织器官周围无形的脂肪才是对健康最大的杀手。这种看不见的脂肪特别常见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身上,无论他是瘦人还是胖人。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胖人和瘦人。胖人希望自己再瘦一点,瘦人总希望自己再胖一些。这篇短文的目的就在于使读者知道脂肪是如何形成的,从而调节脂肪,调节自己的体重,进而得到一个健美的体型。一、脂肪生理学正常数量的脂肪包绕着人体,起着缓冲、保温作用,并给人一种健康的美感;人在连续工作或运动的情况下,能量供应也来自脂肪。  相似文献   

3.
运动     
《新体育》2011,(6)
瘦人也要防高胆固醇 研究发现,体型偏瘦,但没有运动习惯的人,虽然脂肪没有胖的人多,但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却并没有改变,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与胖人无异。原因是,心脏病与胆固醇含量紧密相连,尤其当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含量高时,容易促使动脉硬化。专家建议,体型偏瘦的人也应培养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一定要坚持参加一些力所...  相似文献   

4.
靠缩食来求得身材苗条和保持健康不是明智之举。而经常性的锻炼和旺盛的食欲才是达到健康的两全其美之法。在美国,成年人中20%—40%的人都有“身体超重”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原因很显然,那就是饮食过量。但现代的某些研究已经表明:平均看来,胖人并不比瘦人吃得多。而  相似文献   

5.
钓友大江     
张孚 《中国钓鱼》2005,(12):59-59
大江很胖,肚子像怀孕四五个月的妇女。冬天,他是白胖子;一到夏天,就变成了黑胖子。胖人比瘦人爱出汗,伏天垂钓,他常光着上身,肩上搭着条湿毛巾,边钓边擦汗。望着他坐在遮阳伞下的马扎上,笑眯眯地盯着水中浮漂的样子,我就忍不住想起了大肚子弥勒佛。  相似文献   

6.
陈雅轲 《体育世界》2010,(6):108-110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本文通过问卷对大学生健康内涵知识、健康运动方式、运动过程等方面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大学生运动健康知识获取途径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找出相应对策,以期对高校健康教育的实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汤寅 《精武》2012,(29):60-60,62
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和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技能。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体育健康知识内容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运动习惯、突发事件、渗透时机、运动技能教学和课余体育文化生活入手的渗透方法,以期让学生掌握科学、健康、安全、文明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8.
养生新发现     
《健身科学》2012,(7):7-7
最近,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将110名男性分为三组:36人体形偏瘦,每周做3次有氧运动;46人同样体形偏瘦,但不运动;另外28人为没有运动习惯的肥胖者。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两组瘦人的体重和身高相差不多,但有运动习惯的人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不运动的人,  相似文献   

9.
浅谈新课标下的运动技术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课标下运动技术教学的地位新课程性质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础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是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在领域目标中提出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不应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与完整,不强求技术动作细化和统一化。以上说明新课程不是不要运动技术,而是给运动技术的传授以更大的空间和重要的地位。其原因在于:首先,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体能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0.
社区健身、家庭健身运动因不受季节的影响而为众多老百姓所青睐。在您为此动心,准备实施家庭健身计划前,可得做番深思熟虑。家庭健身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其最大的局限性即空间(住房条件)的限制。因此,您首要考虑的事儿便是掂量您的经济状况与住房条件。纵使您打算进行无器械锻炼,也最好有一块儿专用的垫子。在您“约”完家底儿后,肯定想迫切了解一下行情。目前,国内健身器械市场流行的产品适于家庭使用的,大致可以划为三档。其中,高档家庭健身器械多属多功能综合性,并予以电脑装置辅助,既适用于一般人士健体之用,又可满足胖人减脂、瘦人增重丰围所需,同时,还可兼作运动  相似文献   

11.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在2011—2020年收录的79 758篇体育科学研究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及可视化等方法,从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2个维度探析体育科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特征。结果显示:体育科学的知识吸收主要来自健康、护理、医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康复学等期刊类群,逐步形成了相对较为稳定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在相应的时间段内,体育科学知识扩散广度随时间呈对数增长趋势,体育科学知识向其他学科知识扩散的强度呈幂率分布特征,体育科学知识扩散速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趋势;骨科学、外科学、康复学、生理学等15个学科为体育科学知识扩散核心学科;跨学科知识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系统工程学、运动神经科学、体育健康与环境、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教学、儿童体育和老年运动医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9,(5):57-59
学校常规性地组织学生参加体育健康教育中的运动训练与比赛,不仅不会影响和阻碍学生文化知识教育,造成彼此间的互相脱节和耽误,相反主观上还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良好养成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修身养性、逆境奋起、人格健全、现代社会适应等;同时体育健康教育在客观上又能有效促进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效率与各科学习成绩的整体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生命质量与健康促进的K.A.B.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农民运动知识、态度、信念、行为和生命质量特点,对河北省5个地区1 040(男523,女517)名农村居民的生命质量与K.A.B.P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运动行为中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与生命质量中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和躯体疼痛显著相关,但锻炼强度与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运动与健康的知识、态度和信念与生命质量中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显著相关.提示,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应重视对农村居民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转变思想观念,激发锻炼热情,促进和提高其生命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及访谈法对乌鲁木齐市第11中学、第29中学、第70中学、第73中学及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共450名在校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六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掌握较好的是体育奥运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其次是运动常识和体质知识,最为欠缺的是体育健康概念理解等知识。  相似文献   

15.
李文江 《体育教学》2011,31(3):26-28
获得运动基础知识是课程标准规定的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目标,是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是实践的过程,实践就会有知识的参与,这是知识与教育的关系决定的。那么具体到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传授体育知识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做到六个结合,即结合学生、结合教材、结合媒体、结合作业、结合生活、结合赛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儿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归纳儿童健康生活需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有三大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营养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安全运动的措施与预防。同时探讨了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在实践案例中渗透,在媒体辅助中增效,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在多元评价中巩固。  相似文献   

17.
《健身科学》2012,(12):57
01您阅读《健身科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哪方面的需要?□养生知识□保健常识□医药知识□运动科学□心理疏解□休闲娱乐□生活常识02决定您购买《健身科学》的最关键原因是什么?□习惯性购买□物美价廉□内容吸引□版式新颖□贴近读者□不了解其他杂志03您喜欢阅读《健身科学》中哪些类型的文章?□养生理念□医药健康□运动健身□养生知识□专题策划□健康老人04您觉得在健康养生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增加哪些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营养学家在最近的调查资料表明,约有1/3的人因各种原因持有不正常的进餐心理,而这些心理因素又正是影响进食量和进食范围的重要因素,也是有损于健康的不良因素。餐桌上的心理状态,多表现在进餐时对食物的挑选上。肥胖者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食欲心理,他们对饿与饱的感觉,几乎处于病态。研究认为,胖人的味觉十分丰富,对种类繁多、口味强烈的食物,总是馋涎欲滴,摄取意愿最终会占上风。他们对餐桌的食物信息(色、香、味)十分敏感,反应极为强烈。专家们认为,胖人对食物的强烈摄取欲,正是促使其进食过多、体重增加的原因。怎样遏止胖人过旺的进食欲…  相似文献   

19.
一、编写基础理论知识教材的意义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内容,对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知识,指导体育锻炼和发展运动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体育与健康的能力和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准确而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是更好地开展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调查分析,发现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不够、不注重良好的锻炼和生活习惯、健康知识以及不良的锻炼环境和不科学的运动方式是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因素。本文从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人群的监测和评估,并进行具体健康指导,以期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