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永和 《军事记者》2001,(10):13-14,39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由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1937-1938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1938年2月中译本在上海以复社名义出版。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作者没有用《红星照耀中国》的原书名义出版,而是改名为《西行漫记》。该书出版后轰动了国内外,震动了世界人民。直到现在它仍然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读物。新闻历来被称为“易碎品”,即使是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昨日黄花,唯有60多年前的这本《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在21世纪的今天,它仍然在全世界拥有亿…  相似文献   

2.
何伟  李霞 《新闻前哨》2014,(4):71-72
美国新阐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1972)1936年采访中共陕北根据地后出版的采访记《红星照耀中国》(又译《西行漫记》)闻名世界,他让世界获知中国共产党正在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程粉艳 《军事记者》2007,(10):57-58
1937年10月,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埃得加·斯诺1936年6月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被重重封锁的中国陕甘宁边区红色根据地进行亲历式采访后所写的长篇通讯《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由伦敦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至今已经整整70年了。今天,  相似文献   

4.
重读斯诺     
凌翔 《军事记者》2009,(6):57-59
很小的时候,我心目中有一个记者的形象,他就是斯诺。 1984年,刚刚开始学写新闻作品的时候,《斯诺文集》首次在中国出版。这之前,《斯诺文集》中的作品只有《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曾以《西行漫记》的书名在我国出版过,其他作品均为首次在我国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报道红色中国的经典著作,先后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传播。《红星照耀中国》全球出版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地域格局不仅展现该书在全世界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对新时代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利用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的全球图书馆在线联合目录数据库OCLC WorldCat,对《红星照耀中国》全球馆藏数据进行长时段、大规模的考察,并呈现该书在全球化语境下出版传播的时空特质。[结果/结论 ]全球馆藏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该书问世85年来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迅速流传、更新换代、短暂停滞、海外复苏和平稳发展等5个出版传播阶段;在空间维度上构建出版语种多样性、出版市场规模化、海外馆藏广泛性的文化地域空间。  相似文献   

6.
埃德加.斯诺(Edgar&;#183;Snow)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中国新闻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国人心目中,他是西方近代来华记者中最负盛名者,他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也使之成为世界著名的新闻记者。可以说,他和他的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乃至世界新闻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影响了几代中国新闻人。2005年7月24日是斯诺先生100年华诞,为此,本刊特刊发朱清河先生《斯诺职业精神成因溯源》一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7.
《出版史料》2004,(1):61-61
《西行漫记》原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译作此名?胡愈之曾经作过解释。他说:“因为在工农红军长征以后,关于我们党在西北情况的比较真实客观的报道,只有一本书:范长江同志写的《中国的西北角》……从此,‘西’或‘西北’就成了我们党听在地的代称。《西行漫记》这一书名,一般人看了就可以联想到我们党。”(胡愈之同志谈《西行漫记》中译本翻译出版情况,载人民出版社的《译讯》1979年第1期)  相似文献   

8.
1937年初首先在北平翻译出版斯诺《西行漫记》的王福时老人,已于7月2日辞世,享年100岁,百多位亲朋好友到八宝山为他送行。老人一生为新闻出版事业做了大量工作,留下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1937年初,斯诺将正在写作的《红星照耀中国》的部分书稿交给王福时,  相似文献   

9.
1937年初首先在北平翻译出版斯诺《西行漫记》的王福时老人,已于7月2日辞世,享年100岁,百多位亲朋好友到八宝山为他送行。老人一生为新闻出版事业做了大量工作,留下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1937年初,斯诺将正在写作的《红星照耀中国》的部分书稿交给王福时,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3,(21):71-74
埃德加·斯诺是20世纪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居留了13年,用勇敢、诚实而又敏锐的笔触记录下了20世纪上半叶有关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实报道。其报道,给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人民、中国革命的窗口。本文从"埃德加·斯诺与鲁迅、埃德加·斯诺与进步学生、埃德加·斯诺与抗战、埃德加·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不灭的中国情结"等方面进行阐释,以展示斯诺与中国的深厚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