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说诗味     
诗(包括传统古诗词曲和新诗)是美化了的简练的文字,具有音乐美、形式美与意境美。诗的美是相对的,因主客观的人、时、境不同而不同。诗不拘一格,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
诗要有意境,这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古诗是这样,新诗也是这样。可以说,没有意境,就称不上好诗。标语口号的诗,与意境绝缘,没有诗意,严格地说,它算不上诗。这里,让我以郭老解放后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骆驼》为例,谈谈新诗创作的意境。大家知道,郭老从少年时代开始写诗。青年时代,正值“五四”革命高潮,他诗情爆发,创作出了著名诗集《女神》,奠定了我国新诗发展  相似文献   

3.
宗白华把诗的内容分为“形”和“质”两个方面。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是“形”,所表写的意境,是“质”。诗人也有人、艺两个方面。诗形的完善有赖诗艺的训练,诗质的表写有待于诗人人格涵养的提高。诗人人格的养成,要通过哲理研究、自然中活动、社会中活动三种途径。诗的本质在于“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而境界主于美。美之来源,在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相似文献   

4.
诗词是不会消亡的,即令旧体诗词其富生命力的名句也有如"种子",将一代一代地"种在心田"."我"(刘章)的走入诗界即得益于古诗句的薰陶.相比旧体诗词,新诗缺少"规矩"和"共同审美标准".继承和发展旧体诗的传统,是发展新诗的一条"康庄大道"."我"写了四十多年诗,新诗极少被人引用,而一些讲究形式和声韵的山水诗句却经常被文友引用,即可为证.当然也要坚持追求诗意为第一原则,不可"因声律伤诗".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新月派浪漫诗人徐志摩的中英名诗<再别康桥>(Saying Good-bye to Combridge Again)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该诗体现了徐志摩从诗歌创作实践上对中国新诗进行改革创新的成果,是中国新诗发展的一块里程碑.诗人运用"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艺术原则,把美作为诗歌艺术创作的核心.隐喻与象征是该诗艺术的两大修辞手法.诗中隐喻性与转喻性的视觉意象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中西浪漫主义山水诗美学风格的结合,使该诗内涵隽永,意境述人,其艺术成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不但是位伟大诗人,也是个杰出的音乐家。他终生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他的诗独具浓厚的音乐美。《琵琶行》一诗是白诗具有音乐美的典型代表。此外,白居易还写了许多音乐诗,白居易的其他诗篇也大都音律和谐,可歌可唱,具有音乐美。白居易诗同音乐密切结合的特点,不但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规律,而且也是当代新诗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新诗界出现了震灾诗热潮,很多新诗诗人放弃了个人化写作,把写震灾诗当成诗人特有的救灾方式.诗人博客、诗歌网站及各大门户网站和诗歌论坛与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极大地促进了震灾诗的创作与传播.新诗的抒情功能和宣传功能受到高度重视,新诗在抚慰心灵、凝聚人心及宣传救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诗人的写作方式发现了巨变,出现了诗人与记者、诗歌与新闻互动现象.受情感和时效的影响,出现了情感性>艺术性>思想性的写作策略,诗人通常采用了"歌唱"和"直写"的方式,缩小了新诗与读者的距离,使新诗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也导致了一些震灾诗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不足.一些诗人在写作时间上的"滞后"和认真修改保证了震灾诗的质量.震灾诗运动提高了新诗和新诗诗人的声誉,也暴露了新诗存在的问题,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新诗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诗歌艺术中的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审美标准,新诗既然是诗,当然也不应该放弃中国诗歌讲究意境的优良传统。许多新诗由于创造了意境,带来了艺术上的优势,使新诗更具民族化特点,更含蓄多义,更符合广大读者的欣赏习惯,因而促进了新诗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月派诗人在新诗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觉进行艺术尝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个性、风格,而徐志摩正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他的诗歌创作集个性化与创造性为一体,从意象创造到情绪情感的宣泄以及音律和谐,都带有"徐志摩式"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也被广泛收录于中学教材与读本中,对于学生掌握现代新诗的艺术技巧和体味诗美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侧重于对课文逐词逐句的翻译和解释,忽略了从整体上分析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诗歌在内外各种因素的交困下而产生了质的突变,中国新诗发展出现了断裂的局面,诗歌从中心走向边缘,诗人受到了新诗发展以来的最大冷落和寂寞。面对诗歌生态的巨变,诗人队伍严重分化与解体,诗人的诗写态度、诗写观念、诗写内容的全面转型,断裂转型后的中国新诗遭遇了新诗发展以来的最大尴尬与危机,由此关于新诗的反思也悄然进行。  相似文献   

11.
俞平伯是“五四”以来著名的新诗人,是新诗运动的先驱和闯将。朦胧的意境、富有哲理的思想和音律美的语言,共同构成了其新诗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他淳朴、恬适、自甘的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素称诗国,赖有历代诗歌形式总结了汉语言文字的优长。近世诗坛渐趋沉寂,原因之一是未能创建适合语言发展特点和表现现代人生活情感而为大家接受的新形式,且因倡导汉字改革、运用新文字而停止了对建立新格律诗的深入探讨。文章旧话重提,从与欧诗对比的角度,提示古代诗、词、赋共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怎样利用汉语言文字的优长的。期盼新诗继承发扬优良传统,重建诗国的殿堂。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诗标准建设已成当务之急,一定要重视诗体、想象与意象。新诗标准应该分为“写什么”的标准与“怎么写”的标准两大部分,但是后者远比前者重要。好的新诗应该是艺术地表现平民性情感的语言艺术。新诗应该在内容(写什么)上放开,实现真正的多元,形式(怎么写)上做适度限制,必须重视诗家语和诗体等诗的基本文体特征,重视诗的艺术性。没有好诗人就没有好诗,与其对新诗提出标准不如对新诗诗人提出标准,应该适度提高新诗行业的“准入”难度,新诗诗人应该过语言关、诗的知识关和诗的技巧关,诗人要重视学养、技巧、难度和高度。诗人写作需要重视“想象”和“意象”。  相似文献   

14.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新诗在语文课堂上始终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教师可从"以‘歌’带‘诗’,激发兴趣","以‘读’品‘诗’,增强语感","以‘写’论‘诗’,提升能力"三个方面,实施新诗教学,唤醒学生阅读新诗、创作新诗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诗是最精炼的语言,不管是传统诗或现代诗,都是以最少的文字,表现最丰富的内涵。新诗是相对于旧诗而言的,旧诗也就是传统诗,指的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采用古代的语言,典雅的文言文,讲求格律的限制,讲求一定的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新诗则是采用现代的语言,平浅的白话文,打破格律的限制,只求分段分行,形式十分自由,是现在所流行的诗体。新诗的特质,包括意象美、节奏美、视觉美。王鼎钧说:“学诗由认识音节开始,直到文学和韵律合作无间;由事物引发想象开始,直到以想象再造世界。”他认为学诗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要讲求音律节奏,二是…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诗学理论的起点是对于新诗"形式失败"的焦虑,他认为新诗在学习西方诗、旧诗、民间诗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学到"本色行当"。朱光潜认为诗的"本色行当"是声音、节奏及韵律,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模型",其诗论具有浓郁的"音律中心主义"色彩。他提出新诗"不在放弃格律而在于格律之中求变化"的基本原则,号召新诗人大胆艺术实践,创造新诗的新形式,达到"从心所愿不逾矩"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余光中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中国文化典律的影子,虽然是新诗,没有明显的格式规范,而且主题博大,但余诗并未因此而失去中国诗的精神与潜在的韵律,原因应是诗人能够在作品中与文化及传统主题连结,处处唤起典律的回忆.而今日现代诗却面临着两大困扰:格律的消失与主题的扩大.前者导致现代白话新诗无章无法,无从建立标尺,无论句法或段落均大幅度自由解放,在散文诗诞生后,更彻底磨灭了诗与散文的可能区隔,何者为诗、何者为文已难分晓.英文本是拼音语言,文字本身有潜在音律及抑扬顿挫的本质,虽同是字母,却能辨别诗与散文,白话中文无此一本质,在去掉格律后即无法区分诗与散文,充其量只能有诗的意境.主题扩大后,诗的国界更是无限,雅俗同聚一堂,这容或是大势所趋,却造成一些让人摇头叹息的作品.这两大因素使得现代白话诗的领域博大如宇宙,却谋杀了传统诗歌的美,也毁灭了文化的传承.这些负面的影响,在一般诗人的作品中都可能产生,而余光中却能从中蜕变而蝾化,为现代诗竖立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诗发轫于翻译诗歌已是学界的共识,且不说作为白话新诗第一人的胡适依靠译诗《关不住了》来宣告新诗成立的“新纪元”,单是梁实秋“新诗,实际上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一说,便足以道出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不同寻常的因缘。  相似文献   

19.
1919年的“诗体大解放”促使新诗产生,然而不少诗人、诗论家在这一时期突然开始提倡诗律的价值,这表明人们对诗律的认识存在着强烈的反复状况。诗律价值的回归其实一方面源于新诗创作的实际——新诗本身在艺术表现上的贫乏、形式的粗糙,使得不少批评家开始呼唤诗歌的音节效果;另一方面源于批评家对诗律的重新认识——不少批评家认识到诗律是诗歌形式的本体要素,它有助于诗歌情绪的表现。这一时期诗律价值的回归,主要不是声律价值的回归,而是西方音律观念进入中国的前期预备。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所说的词"别是一家",就是说词应有别于诗,词与诗源同而流异,界线迥然,不能混淆,因而二者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意境上,都应有所区别.这种区别自诗词分疆而治便开始存在,且越来越趋于明显.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是符合当时词的发展现实的,但她在关于诗与词的关系及词"协音律"这两个问题上,表现了明显的不足:过分地强调了"不可混淆"一面,而忽视了"互相借鉴"一面;过分地强调"协音律",把它看得过重,搞得过细过严,未免又有些保守.但她的<词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其特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