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走进生活,力求写真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在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  相似文献   

2.
刘香兰 《江西教育》2007,(12):15-15
一、走选生活,力求写真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办,西方的天空,还色……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在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作者峻青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中学生作文大多脱离实际,词句生编硬套,往往废话连篇,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看一段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文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是在描写海上的晚霞,那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把海滨夏夜的景色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赏 析】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晚霞的特点。诗的第1、2句,诗人对晚霞作了生动的描绘:那层层晚霞里射出金黄的余辉,就像红色锦缎一样美丽。这是直接描写。接着,诗的3、4两句想象奇特,采用拟人手法赞美晚霞无与伦比的艳丽。这里的想象是在前两句写实的基础上展开的,可是,想象要真实、合理。这首诗确实写出了大自然的美。【诗歌大意】那层层绚丽的晚霞里射出金黄的余辉,晚霞犹如飘散的红色锦缎,听由天风裁剪成片,这大概是给仙女们做衣裳的吧。【…  相似文献   

5.
1.观察生活,力求写实现在的中学生作文大多脱离实际,词句生编硬套,往往废话连篇,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看一段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文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是在描写海上的晚霞,那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把海滨夏夜的景色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抓住了景色的本…  相似文献   

6.
孟宪华 《文教资料》2011,(11):44-45
本文以《醒世姻缘传》为对象研究存在句的语用及句法功能。存在句按其语用类型可以分为叙述型、描写型和判断型三类。从语用类型的分布数量看,以"有"字句为主的叙述型句和以行为动词中介句为主的描写型存在句的数量较多,判断型存在句较少。同时,该书中的存在句结构还在句中担任一定的句子成分,主要充当句子的宾语、谓语、补语等,体现出句法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在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  相似文献   

8.
赵文彬 《考试周刊》2009,(50):61-62
对王士祯的《真州绝句》(其四)的第四句"半江红树卖鲈鱼"的解释,各家说法不一。本文作者从《真州绝句》组诗的写作时间和杨柳的意象来分析,认为这句诗是描写春天的景色,而不是描写秋天的景色,;并且分析了造成人们曲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 板书课题:一路花香 师:"你闻到花香了"吗? (生沉默) 师:找一句描写花,能让你闻到花香的句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要点如下:1.上古汉语兼语前置句的分期描写。上古汉语兼语前置句的发展可以分为殷商、西周和东周秦汉三个时期。关于殷商甲骨文的兼语前置句,张玉金已有系统的描写。西周是该句式的空白期。笔者在东周秦汉典籍中随机收集到的32例兼语前置句,就其兼语而言,共有"谁(孰)"字句9例、"自"字句23例;就其第一谓语而言,共有"使"、"令"句各14例,"强"字句3例,"引"字句1例。2.上古汉语兼语前置句的演变特点。(1)情况多变:殷商、西周、东周秦汉三期,该句式由有到无、又由无到有,历经三变;殷商甲骨文的前置兼语均由名词充当,东周秦汉的都由代词充当。(2)数量趋减:殷商时期的兼语前置句多,东周秦汉的少;东周秦汉前段的较多,后段的更少。  相似文献   

11.
1.《海上日出》(五年制七册第15课,六年制九册第3课) 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的绘形绘色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激情。根据本文特点,教学时,可以揭释题目入手,把中心句作为突破口。首先,提出问题: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写海上日出的过程、景  相似文献   

12.
文本解读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对父母在病房中相互关爱情景进行描写,引人人胜。此文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一个个生活细节、一个个细小的动作、一句句看似平淡的话语、一个个微妙的眼神……传递着茉莉一样淡淡的真爱。  相似文献   

13.
高远耀 《广西教育》2010,(16):17-17
小学语文课文《景阳冈》中有这么一个句子:"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句中描写的是在景阳冈上老虎要抓武松时的情景。这句子有四个地方存在着毛病。  相似文献   

14.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潮平两岸阔"写的是海潮,"海日生残夜"也是写实之句,即诗人描写的是海上日出。《次北固山下》是王湾由《江南意》修改而成,它在艺术上依旧存在缺陷,而《江南意》也自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15.
受事主语句和被动句的界限一直混淆不清。我们根据有无"被"字把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分为受事主语句和"被"字句两类。在语义上,受事主语句表示一种状态。其主语具有定指性或周遍性和非施事性;其谓语主要是对主语的状态进行描写说明,这在句法上有一些形态标记;谓语和受事主语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指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源氏物语》所蕴含的"物哀"是日本古典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审美理念,其内涵是以"外物诸象"为客观源泉而使"哀"之主体——"人之内心"而萌生出诸多感动,即"感物兴情"。其中"物"作为第一性,人的思想感情是第二性。"物"无所不包,从人事、自然到人间万相。《源氏物语》作为一部鸿篇写实巨著,对"物"的情景描写可谓纷繁生动,其描写手法大致可分为窥见、平面描写、音声描写、嗅觉描写以及远近描写法。  相似文献   

17.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侧重对景物的观察与描写。作者重点观察和描写的是“海上日出的全过程”和“在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写“海上日出的全过程”时,突出其“变化快”和“太阳光的强烈”;写“在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时,作者分两层来写,一是云薄时的日出,二是云厚时的日出。作者在描绘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观时,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些描写性的词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陶冶学生情趣。  相似文献   

18.
《颜氏家训》里有大量的被动句,这些被动句有不同的类型。从总体上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一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中,有形式标志被动句中,根据标志形式的不同,这类被动句可分为"蒙"字类被动句、"可"字类被动句、"于"字句、"见"字句、"被"字句、"为"字句等。这些被动句基本体现了古汉语被动句的特征,也基本反映了南北朝时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江淮官话洪巢片无为方言反复问句的形式是"格+VP?",属于无倾向的中立问。"格"是疑问副词,显示疑问焦点。对田野调查的口语材料进行描写与分析。讨论了"格"与情态动词、否定词的相对位置,并联系了洪巢片其他方言点进行比较;状语在"格+VP?"句中的位置分布。  相似文献   

20.
高向华 《贵州教育》2005,(14):40-41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完成的作业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以便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废话连篇,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的一段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