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课改把教师从讲坛上解放出来,也把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解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也就是说,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把自己从“神坛”上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这几年间,从教材到教法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各地也都纷纷开展反映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比赛。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也都在课改中积极探索新方法,贯彻课改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提炼、总结课改成果,充分展示课改的新进展、新成效,提升理念,总结经验,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经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编辑部特组织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一、征文内容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评价;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策略;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推进上海二期课改的主阵地,为使广大教师适应上海二期课改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005年11月,上海市南汇区教育局出台了《南汇区小学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推进方案”)。三年以来,南汇区的各小学齐心协力,工作环环相扣,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课堂教学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我校制定了“着力打造学校课改环境,让教师在课改中提高专业素质,学生在课改中快乐成长,学校在课改中焕发生机”的行动纲领。两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发挥教学研究的引领作用,解决了广大教师确立新理念和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来教学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课改与非课改年级以课改理念为支撑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提炼、总结课改成果,充分展示课改的新进展、新成效,提升理念,总结经验,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经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编辑部特组织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一、征文内容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评价;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单元导学模式的构想萌发于课改新理念。此次课改不仅是教材的改革,而且是观念的更新。教材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要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为主”、“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对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必须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获得发展。在这种实践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成了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行动研究以其平民的性格、实践的取向赢得了广大教育工作,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原来的“星星之火”现已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8.
王君  刘丽丽 《学子》2009,(12):6-8
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积极投身课改,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经过几年的课改实验,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转化,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方式发生了全新变化。目前,全校正以王启航校长提出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宗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课程教学行为,推进教育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业已十年有余.基于实证研究,十余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价值诉求、语文课堂生态建设、语文教科书编制、语文教学方式选择、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实践与理论、工具与人文、课改与考改、学生与教师、传统与革新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鉴于这些问题,今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要:重点聚焦“新版课标”培训,切实有效为语文教师“洗脑”、“补脑”;立足鲜活的语文教学世界,着力推进“自下而上”课改实施策略;“三管齐下”改革语文考试,规避基于学生考分来“以学评教”;抵制泛人文教育,恪守“语文姓语”的学科信条;学习“哲学智慧”,树立融通辩证的课程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0.
“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师的发展”是课改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课改绝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是呼唤数学教学要彻底“新”起来,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新”起来.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教师要创设“新”的课堂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课改实践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充分认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评价特色和评价策略,以人为本,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帮助他们通过学习生活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1"课改生"是牺牲品吗?有些教师认为“我们这一届学生,成了课改的实验品、牺牲品”。福州十八中学高一年级组长章建东说,不少使用新教材的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知识点的缺漏越来越多”。其原因是,高中现在的教材是与课程改革前的旧初中课程体系相衔接的,而课改后的新初中课程体系,删除了部分知识点,所以出现脱节现象。安徽、浙江等省也都遇到“课改生”升入高中水土不服”的现象。福建省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85%以上的初中教师深感“不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重任”;75%的教师“不喜欢新课程教材”,认为新教材知识结构零乱,缺乏系统性;新课程明确要…  相似文献   

14.
邓任远 《成才之路》2012,(20):39-39
迄今为止,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广大教师通过课改丰富了教育教学理念,创造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也从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综合素质的锻炼,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减负增效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是课改的新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念是课改的核心。作为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学习来理解课改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必须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获得发展。在这种实践背景下,校本科研成了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校本科研以其多元的、实践的取向赢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原来的“星星之火”现已发展为“燎原之势”。然而,由于认识层面和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失当,校本科研在实践中产生了种种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校本科研的种种尴尬。  相似文献   

17.
魏海霞 《考试周刊》2012,(30):103-104
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很多课改试验学校或教师都总结出了一套适应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唯学唯生”的教学新理念,即教学以学习为主,师生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悟”出来、“说”出来、“演”出来。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创建英语高效课堂呢?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展示,满足其终身教育的需要,亟待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多年的习惯以及现行的考核机制,致使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仍然只是一张试卷,至多改头换面,美其名曰“素质考核”。教师嘴里高唱课改,课堂教学却“涛声依旧”,评价已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成败的瓶颈。新  相似文献   

19.
张朝全 《教书育人》2007,(12):15-16
校本教研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应该说,它是推进新课改、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同时它也应是一所学校中校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新的对话方式。然而,在现实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互动”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互动”成了“互冻”倒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新体育课程需要新的评价理念与之相适应,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真正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给教学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使教学评价改革成为课程改茧中各爰美沣的焦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