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654年,有一个名叫梅勒的法国赌徒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问题:梅勒和他的一个朋友每人出30个金币进行赌博,规定两人谁先赢满3局谁就得到全部赌注。在游戏进行了一会儿后,梅勒赢了2局,他的朋友赢了1局,这时候,梅勒由于一个紧急事情必须离开,游戏不得不停止,他们该如何分配赌桌上的60个金币的赌注呢?梅勒的朋友认为,既然他接下来赢的机会是梅勒的一半,那么他该拿到梅勒所得的一半,即他拿20个金币,梅勒拿40个金币,然而梅勒争执道:  相似文献   

2.
小杰和阿辰打赌.小杰说:“这儿有39粒糖,我们俩轮流拿1粒或2粒,每次不能多拿也不能不拿,谁拿到最后1粒,谁就赢,赢的人可以得到所有的糖.怎么样,你先拿还是我先拿?”阿辰想先拿可以掌握主动权,于是他说:“比就比!我要先拿.”小杰说:“哈哈,这些糖都是我的了!”小杰这么说是吹牛吗? 如果你和同伴试着做一做这个游戏,你会发现想通过先拿来  相似文献   

3.
六、期望 在概率论的萌芽时期,有一个问题曾对其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即所谓分赌本问题.问题是这样的:甲、乙二人各出同等数目的赌注,比方说1元,然后进行博弈.每一局甲胜和乙胜都有同等概率,即0.5.二人约定:谁先胜满a局(如在5局棋中,a=3),谁就取走全部赌注2元.到某时为止,甲已经胜了6局而乙已胜c局(b、c都比a小),而二人因故要中止博弈,问这2元赌注该如何分才算公平.  相似文献   

4.
结果都一样     
17世纪的一天,法国一位赌徒梅尔在巴黎广场附近没了赌局,并大声吆喝道:“诸位,这儿有6枚金币,哪位先生愿意拿出6枚金币,我们掷骰子,谁先胜3局,谁就把12枚金币全部拿去。大家快来碰碰运气吧!”  相似文献   

5.
法国有个大数学家叫做巴斯卡尔,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赌了半天,A赢4局,B赢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那么,这钱应该怎么分?  相似文献   

6.
在公元17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贵族公子梅累参加赌博,和朋友掷子决胜负.他们各押赌注32个金币,并约定:如果梅累先掷出三次6点,或者赌友先掷出三次4点,那么胜方就赢得所有64枚金币.赌博进行了一会儿,梅累已掷出两次6点,赌友也掷出一次4点,很不巧的是,这时有人来通知梅累,要他马上  相似文献   

7.
概率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 ,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介绍概率上六个比较著名的问题 ,供大家了解和理解概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赌徒分金币问题概率论的产生 ,还有段名声不好的故事 .17世纪的一天 ,保罗与著名的赌徒梅尔赌钱 ,每人拿出 6枚金币 ,然后玩骰子 ,约定谁先胜三局谁就得到 12枚金币 .比赛开始后 ,保罗胜了一局 ,梅尔胜了两局 ,这时一件意外的事中断了他们的赌博 .于是 ,他们商量这12枚金币应怎样分配才合理 ?保罗认为 ,根据胜的局数 ,他应得总数的13 ,即 4枚金币 ,梅尔得总数的 23 ,即 8枚金币 ;但精通赌…  相似文献   

8.
游戏争霸     
A抢30 顿顿和怪怪熊玩一种"抢30"的游戏,规定两个人轮流报数:第一个人从1开始,按顺序报数,他可以报"1",也可以报"1、2";第二个人接着报,但最多只能报两个数,而且不能一个数也不报.如此轮流报数,谁先报到"30"这个数,谁就赢.  相似文献   

9.
六、期望 在概率论的萌芽时期,有一个问题曾对其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即所谓分赌本问题。问题是这样的:甲、乙二人各出同等数目的赌注,比方说1元,然后进行博弈。每一局甲胜和乙胜都有同等概率,即0.5。二人约定:谁先胜满。局(如在5局棋中,a=3),谁就取走全部赌注2元。到某时为止,甲已经胜了b局而乙已胜c局(b、c都比口小),而二人因故要中止博弈,问这2元赌注该如何分才算公平。  相似文献   

10.
概率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几率、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提到概率,就不得不提并不高尚的赌博,因为概率论正是因赌博开始的.法国曾经有个大数学家,叫巴斯卡尔.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他俩赌了半天,A赢了4  相似文献   

11.
概率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对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介绍 概率上六个比较著名的问题,供大家了解和 理解概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赌徒分金币问题 概率论的产生,还有段名声不好的故事. 17世纪的一天,保罗与著名的赌徒梅尔赌 钱,每人拿出6枚金币,然后玩骰子,约定谁 先胜三局谁就得到12枚金币.比赛开始后, 保罗胜了一局,梅尔胜了两局,这时一件意外 的事中断了他们的赌博.于是,他们商量这 12枚金币应怎样分配才合理? 保罗认为,根据胜的局数,他应得总数的 1 3,即4枚金币,梅尔得总数的23,即8枚金 币;但精通赌博的梅…  相似文献   

12.
一天,在射阳县实验小学六(10)班的教室里,小明和小强正在为分蛋糕的事争论不休。原来,他们俩都是班里小有名气的“象棋高手”。他们在全班同学的建议并公证下进行象棋比赛,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同学们为他俩准备一块大蛋糕,规定谁先胜了三局,就得到全部蛋糕。结果,因有其他课外活动,不得不终止比赛。此时,小明已胜了两局,小强仅胜一局。小强认为谁也没赢,应该平分这块蛋糕;小明则认为他赢了两局,占优势,应得到全部蛋糕。他们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同学小华提议按照各人胜出局数分配,即按2∶1分配,但小明表示反对,同时也有许多同学认为这种分…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是对具有良好的数学基本功,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数学专门训练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以拓展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数学活动 . 一、培养兴趣,开拓智力 利用数学游戏不失为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我在一次联欢会上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数学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共同数数,从 1数到 30,一次可以数一个数,也可以连续数两个数,谁先数到 30就赢,并且宣布:谁能赢我,不但可以得到一份奖品,同时还罚我出一个节目 .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但前三个同学都…  相似文献   

14.
在公元17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贵族公子梅累参加赌博.和朋友掷子决胜负.他们各押赌注32个金币,并约定:如果梅累先掷出三次6点,或赌友先掷出三次4点,那么胜方就赢得所有64枚金币.赌博进行了一会儿,梅累已掷出两次6点,赌友也掷出一次4点,很不巧的是,这时有人来通知梅累,要他马上赶到宫廷陪国王接见外宾,而且不能耽搁.  相似文献   

15.
一次和爸爸下五子棋,我赢了爸爸,令我至今难忘。那是一个炎热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开始了一场五子棋大赛,谁赢了就有奖励。我想:哼!我这一个月的五子棋可不是白练的,这几局我一定要赢!第一盘,比赛刚开始就进行得非常激烈,我和老爸谁也不让谁。我刚要摆满五个棋子,他就给我堵住了。他刚摆了三个棋子,我给他堵住了,因为他要是摆了四个棋子,我就输了。这时,爸爸使出了一招“双三棋”,我得意地说:“这还难不倒我。”我说着就在中间加了一颗棋子。接着,爸爸使出了点评虽是一场家庭内部的五子棋比赛,读来也如同在一旁观战,你来我往,有守有攻,厮杀…  相似文献   

16.
在公元17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贵族公子梅累参加赌博,和朋友掷子决胜负,他们各押赌注32个金币,并约定:如果梅累先掷出三次6点,或者赌友先掷出三次4点,那么胜方就赢得所有64枚金币,赌博进行了一会儿,梅累已掷出两次6点,赌友也掷出一次4点,很不巧的是,这时有人来通知梅累,要他马上赶到宫廷陪国王接见外宾,而且不能耽搁。  相似文献   

17.
吃馒头     
鬼谷子对徒弟孙膑和庞涓说:今日你们比赛吃馒头,谁吃得多算谁赢。他还规定,每次最多只能拿两只,吃完了才准再拿。庞涓等师父刚揭开笼屉盖,就抢先抓起两只馒头大吃起来。孙膑见笼内还剩三只,就先拿了一只吃起来。庞涓暗笑孙膑准输。可是,比赛结果却是孙膑赢了。请问,孙膑怎么会赢了呢?  相似文献   

18.
香港有家商店,推出一种新型的"强力万能胶".店主用这种胶把一枚价格数千元的金币粘在店门口的墙上,告示说:谁能用手把这枚金币抠下来,这枚金币就奉送给谁.这一个"特别"的广告引来了许多人的尝试,可没有一个人能抠下那块金币.店主这一与众不同的宣传手法取得了成功,原因就在他具有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小李和小张在玩一种15点游戏,玩法挺简单:把红桃A、红桃2、…、红桃9这9张扑克牌随便摆存桌子上,两个人轮流拿牌,1次拿1张,谁手中的任意3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最先是15,谁就赢了.  相似文献   

20.
<正> 有个财主到了年底想赖掉长工的工钱。一天,他和他老婆下象棋,要长工猜谁赢谁输,说若猜对了就给他二年的工钱,猜错了这一年的工钱就不给了。长工想了一下,便答应了。他写了“你赢她输”四个字,财主见后,就接二连三地把“车、马、炮”送给他老婆“吃”,不一会他就输了,便对长工说:“你猜错了,今年的工钱你就不用拿了。”可长工说:“老爷,别急,我没猜错呀!”接着他把这四个字念了一遍。财主一听,承认长工赢了。但他不服气,他要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